第三十九章 去天龙寺
作者:倾情一诺   和嫡姐换亲后我成了王府主母最新章节     
    “我能做什么傻事,我就是随口一说。”赵娥被李筠问的尴尬一笑,仿佛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过于外露了。
    随即,她又赶紧转移话题道:“对了,再过几日便是万宗朝佛会,到时你们都会去天龙寺吧?”
    万宗朝佛会是大隋朝十分盛大隆重的佛教法会,自大隋朝开国皇帝始,就对于佛教十分地看重和推行,以至于大隋朝的百姓也都很重视一系列的佛教活动,甚至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间祈福活动。
    万宗朝佛会每年都会举办,从开始到结束一共是七天,到时候全国上下的大小寺庙都会举行一系列的诵经、开坛讲法、祈福等仪式活动,而天龙寺是皇家寺庙,主要接待的就是京城内的王孙贵族。
    身为寒王府的世子妃,到时候姜青玉自是要陪同老王妃、寒王妃等人一起去的,而且寒王妃事先已经告知她,老王妃因年迈会当天就回府,而她要留下和寒王妃一起在天龙寺抄经祈福整整七日。
    抄经七日这件事情是从老王爷当年去世之后老王妃便决定的,一开始是老王妃和寒王妃一起,后来老王妃年纪变大身体也不能过于操劳,就变成了寒王妃一个人。
    现在姜青玉嫁给了李慕成了王府的掌家主母,这件事情自然是要她跟着一起接手的。
    上一世姜青玉并没有去过天龙寺,皇家寺庙也不是谁说能进就能进的,不过她听说京城王孙贵族多,天龙寺也会十分地热闹。
    “我会去,到时会陪同婆母一起在天龙寺抄经祈福七日。”姜青玉说道。
    寒王府在天龙寺有常年定下的禅房香室,所以即便到时候香客众多,她们也有地方暂住。
    赵娥又看向了李筠,问道:“筠姐姐,你呢?”
    李筠先是沉默地想想,然后轻轻摇了一下头,说道:“我还是不去了吧。”
    “筠姐姐,这么热闹的时候,你在王府里闷着也是无事做,和我们一起去吧。每年你都要去天龙寺上香祈福的,怎么能缺了今年呢,去吧,去吧!”赵娥有些撒娇地晃动着李筠的手臂劝道。
    “是呀,筠妹妹,一起去凑凑热闹吧!”姜青玉也在一旁劝说道。
    世上没有女子不会不介意自己被毁容的,虽然李筠表现得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可以感觉到她近来的心情郁闷了不少。
    李筠本来心里就对此拿不定主意,但两人一再劝说自己,思想一下,也就点头应允了。
    秋雨还在下,李筠和赵娥又和姜青玉闲聊了一会儿,三人约定几日后在天龙寺相见,然后两人就离开了寒王府。
    万宗朝佛会开始的前两天,连绵几日的秋雨终于停了,天空放晴,漫天彩虹,也让人们对即将到来的佛教盛会愈加期待。
    姜青玉特意在离家前见了唐刀一面,询问他近段时间留客居的生意情况。
    唐刀很兴奋地告诉她,自从姜青玉更换了留客居的菜单,又推出了烤鸡、酱鸭、糖醋鱼、东坡肘子这些新菜品,每日里的客人根本就招待不完。
    “每日来寻茶酒的客人还多吗?”姜青玉又问道。
    自从那日全柱离开寒王府之后没多久,姜青玉的新铺子就开张了,她开的也是酒铺,铺子里只卖一种酒,那就是青山醉。
    不过,她卖的青山醉和留客居的青山醉是不一样的,专供留客居的是茶酒,而她铺子里的青山醉是经过细致蒸馏之后的高度纯酿白酒,只要有钱就能买。
    这款青山醉的价格比那些早已出名的极品好酒价格要便宜,不再是只有贵族或者有钱人才能喝得起的酒,而是平常百姓也能消费得起。
    此酒一出自然风靡整个京城,这时人们才知道留客居被争得火热的茶酒青山醉竟是出自寒王世子妃姜青玉之手,怪不得这茶酒只有寒王府独有。
    “世子妃,你说怪不怪,现在寻茶酒的客人比你酒铺开张之前还要多,虽然你那里也能买到不输于茶酒的青山醉,但这些人就是要买只有留客居才能买到的茶酒青山醉。”
    姜青玉新酒铺刚开张的时候,唐刀心里也有小小担忧,毕竟新款青山醉便宜又好喝,客人又不是傻的,自然是要去买那些更容易买到又价格便宜的青山醉。
    “只要不太影响留客居的生意就好,好酒之人各有所好,茶酒独一无二,有些人可能就是喜欢这口吧!”姜青玉满意地点点头,这下子她的生意和王府的生意就不用互相影响了。
    “世子妃说的是,两位老大人还是独爱茶酒。”唐刀相信只要有郑冲和华云鹤这两个活招牌,留客居的生意以后差不了。
    见完唐刀,姜青玉又见了全胜,得知新酒铺的生意一直都很火爆,她也放心不少。
    虽然她要在外七日,但王府里到时候有老王妃坐镇,姜青玉也没有太过担心,倒是李慕的一日三餐成了问题。
    “我会同你们一起去,也会在天龙寺待七日!”明日就是万宗朝佛会的第一天,李慕晚饭时对姜青玉说道。
    “你以前不是从来不去?”姜青玉听寒王妃提过,李慕因为身体原因也因为他不喜人多热闹,所以每年的万宗朝佛会他从不参加。
    面对姜青玉的问题,李慕只是短暂地沉默一下,然后才看着她说道:“我只是更喜欢一个人去。”
    姜青玉听后便明白了,李慕之前应该都是一个人偷偷去的天龙寺,至于他为什么不选择和家人一起去,她并没有继续追问。
    次日一大早李慕就和姜青玉一起出现在王府门外,老王妃和寒王妃得知李慕也要一起去,两人感到诧异的同时也都没有多说什么。
    李慕现在的身体肉眼可见地变好了,他想出去走走,也不算什么坏事,再说亲自到神佛面前跪拜祈祷,他的身体说不定好的更快。
    今日出行寒王府浩浩荡荡一群人,护送的侍卫也各个精气神十足,手中的长枪都被擦得锃亮,气势威严地在马车两旁跟随。
    天龙寺位于皇城东北角,因是皇家寺庙,就连廊柱和琉璃瓦大多都是以代表帝王的黄色为主,而且其占地极为广阔,主要是由七进宏伟的大殿组成,寺院之内大大小小的神佛殿堂更是有百余间之多。
    不仅如此,该寺内还有专门供贵族香客暂住的长生院,内里假山池塘,亭台楼阁,也是一应俱全。
    长生院算是天龙寺的外院后院,它是有单独的院门连着外面的,但凡要居住几日的香客信徒可事先到长生院安顿下来。
    只是姜青玉没想到寒王府的车马刚到长生院院门外,明王府的车马也在这时候到了。
    还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首,两家王府下人因为谁要先进院门的事情先争吵了起来。
    明王世子李禄更是没把寒王府的人放在眼里,下马之后就先把马车里的明王妃迎了下来,萱郡主也随后下了马车,她的禁足已经结束了。
    明王妃只是朝寒王府的几辆马车冷瞧了一眼,明明此时看到老王妃和寒王妃下了马车,她也没有主动上前去打招呼,在一双儿女的簇拥上转身直接进了长生院。
    寒王府的下人也不敢再争什么,主子们都没发作,他们也只好不甘愿地退后一步。
    姜青玉和李慕也掀开车帘看到了这一幕,李慕脸上始终是那种看不到过多真实情绪的冷淡模样,只是他的眸子变得幽暗了不少。
    老王妃更是气得脸都抖动了一下,按照规矩明王妃要尊称她一句“皇婶”,但仗着有太后撑腰,明王妃对她这个长辈一向是爱答不理的。
    寒王妃倒像是什么都没看到也都不在意一样,等明王府的人先进去,她便跟着老王妃一起也进了长生院。
    长生院里将男女香客都分开,有专门的僧人接待,每日里也是和寺中僧人一样的斋饭。
    李慕和姜青玉也随后下了马车,李荣儿和李曼儿、李可儿三人也赶紧从马车里走下来,这还是她们第一次被允许跟着家人来天龙寺参加万宗朝佛会。
    进了长生院,李慕就和她们分开了,姜青玉带着李荣儿三人赶上了老王妃和寒王妃,好在她们住的地方与明王妃要暂住的地方隔着有些远,否则又要多生事端。
    等到分配好各自的禅房香室,老王妃便带着王府女眷去了大殿烧香拜佛。
    一路上倒是碰见不少今日来参加万宗朝佛会的贵族女眷们,大家也都纷纷上前与老王妃、寒王妃等人打起了招呼。
    姜青玉始终跟在老王妃和寒王妃的身边,尽职尽责地扮演好她王府世子妃的角色,李荣儿三人也都规矩地跟着。
    渐渐地,寺中僧众和香客越来越多,今日还有大德高僧开坛讲法,慕名而来的名流之士也不少。
    “你带着她们随意去逛逛吧,不要惹事!”老王妃每年到天龙寺都要单独待一段时间,她知道儿媳寒王妃也是喜欢清净,所以就让姜青玉带着李荣儿三人去四处逛逛。
    “是,祖母!”姜青玉应了下来。
    她刚才已经看到了赵娥和李筠的影子,看来两人来的也不算晚。
    天龙寺后山有一处桃园,此时正是该处桃园果子成熟的时刻,这里的果子必须得到看守此处的僧人允许,才能采摘食用,是不准偷摘的。
    几日前,赵娥同李筠、姜青玉约定的地方就是这后山桃园,相对来说,这里更清净些,景色也十分地优美。
    “玉姐姐,你终于来了,我们都等你好久了!”见到姜青玉带着李家三姐妹一起出现,赵娥欢喜地先迎了上去,李筠也跟着上来打了招呼。
    “对不起,让两位妹妹久等了!”姜青玉发现此处桃园男男女女有不少人在,而且看起来年轻的男女更多一些。
    她随意扫视了一圈,竟在人群中看到了永信侯府的二少爷朱宇,此时他正同一位衣着华丽样貌英俊的年轻公子谈笑着。
    怪不得赵娥要约她们在桃园相见,原来是想借此机会和朱宇见面吧,不过她也没有出言点破,全当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知道你事情多,快来这边坐一坐,歇歇脚吧!”赵娥热情地招呼着姜青玉几人。
    她今日面若桃花,看起来很是春风得意的样子,一扫前几日的忧愁不安。
    姜青玉心里生了疑惑,想着赵娥情绪的变化应是和朱宇有关吧,看来这个男人对她的影响还真的挺大。
    这时,又有几个年轻女子主动和她们说话见礼,她们有的是高官女眷,有的是贵门之后。
    今日有不少人特意装扮精致来到天龙寺,一是为了参加万宗朝佛会,这二很可能就是为了结交或者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或者也带着其他的目的吧。
    毕竟今日能进出天龙寺的男客女眷都是龙子凤孙、权高位重、名流雅士之辈,说不定就遇上一个能改变自己命运的贵人。
    或许是姜青玉一行人的欢乐谈笑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不一会儿朱宇竟主动走到几人面前见礼并自我介绍:“在下永信侯府朱宇见过郡主、姜世子妃和赵小姐。”
    他甚至还指着他身旁的那位俊秀公子说:“这位是公主府的二公子谢珂,他特意前来是想同姜世子妃道谢的!”
    赵娥有些羞涩地朝着朱宇看了一眼,朱宇也含情脉脉地瞅了瞅她,两个人的小动作并没有瞒过姜青玉。
    姜青玉则是疑惑不解地看看朱宇和谢珂,问道:“谢我?为什么?”
    公主府的公子为什么要谢她?姜青玉正觉奇怪。
    这时却见谢珂又朝着她施了一礼,然后解释道:“前段时间多亏姜世子妃出手救下家母,救命之恩,谢珂感激不尽!”
    赵娥也赶紧对姜青玉补充道:“玉姐姐,这位是飞雪公主府的二公子。”
    赵娥这样一说,姜青玉瞬间就明白了,敢情眼前这位谢公子是飞雪公主的庶子。
    上一世她十六岁到京城,二十六岁身亡,总共也就在京城待了十年,这期间她知道的事情也不少,但更多的还是她不知道的事情。
    在信息传输极其快和广的现代社会人尚且不知道那些发生在身边的人或事,更不要说消息闭塞的古代了,她的记忆中并未有谢珂这号人的存在。
    “谢公子不必客气,公主也曾出手救了我,要说感谢,我应该更感谢公主才对!”姜青玉说话的语气带着疏离客气。
    或许是女人的直觉,仅仅只是初见,她就很不喜欢谢珂看向几人的目光,尤其是他故意多看了李筠两眼,那眼神里的算计目光和当初宋毅看她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