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卿钗梦中初相见
作者:琦骜   琏二爷的幸福生活最新章节     
    宝钗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声音中却充满了苦涩。
    “奴婢知道了。”莺儿垂首回道。
    一时间主仆俩都不再说话,默默地向大观园的方向走去。
    昔日花团锦簇的大观园如今就只有一些耐寒的植物依旧青翠,漫步其中有着说不出萧条。
    过了许久莺儿方才担忧的问道:“姑娘,您真的要担起老太太的丧礼吗?”
    “怎么可能,一切都有大嫂在呢。”宝钗笑道。
    李纨看似如同槁木死灰一般,实则比谁都向往着管家的权力。
    “大奶奶会接手这些吗,毕竟这事做的好了不会有什么夸赞,若是一旦出了什么差错就无法收场了啊!”
    “你不了解她,她就像那些混迹官场的文人一般,无论表现的如何清高,都掩饰不了其蝇营狗苟的本质!”提及李纨,薛宝钗是一脸的鄙夷。
    莺儿嘴唇微微动了一下,在宝钗看来的时候立刻闭上嘴。
    主仆二人回到怡红院的时候,院内格外的冷清,连杯热水都没有人准备。
    “姑娘您先稍微坐一会,奴婢这就去烧热水。”莺儿连忙说道。
    “不用忙活了,把那只狐皮的手捂找来就行。”宝钗放下手中早就没有了温度的手炉。
    “您受委屈了。”莺儿轻声说道。
    “没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我自己选的路就是哭着也要走下去!”
    莺儿闻言不再言语,默默地进了内室的箱笼里掏出宝钗说的白狐皮的手捂子。
    等到宝钗再次来到荣国公府的议事厅时,里面早就站满了等待领对牌的婆子媳妇。
    议事厅正中的椅子上坐着一个少妇,少妇穿着一袭藏青色的衣裙,显得格外的端庄。
    “大嫂回来了,兰哥儿呢?”宝钗亲昵问道。
    “已经快马通知兰儿了。”李纨淡淡的说道。
    “可惜了。”听到李纨说快马通知贾兰后,宝钗的眼中闪过一抹可惜了的神色。
    贾母去世贾兰虽然不用守大孝,但是今年的乡试是没法参加了。
    看着宝钗眼中一闪而过的神色,李纨紧紧握住了拳头,努力压制住自己心中的怒意,淡淡的说道:“弟妹有心了。兰儿倒是没有什么关系,左右年龄在那放着呢。”
    “嫂子说的是。”宝钗笑道。
    “开始吧,一会儿该来人了。”
    “我年龄小,知道的也少,一切还要仰仗嫂子才是。”
    “你如今是这府中的当家主母,不再是皇商家的千金,有些事情也该学着打理了。”
    “还请嫂子多教教我。”宝钗笑道。
    李纨发现自己无论说什么,薛宝钗皆是笑着应下。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李纨也只好收起自己心中的不忿,一心分派起来。
    “大奶奶,老爷派人过来通知钦天监阴阳司已经择好了日子,推准停灵三七二十一天,三日后开丧送讣闻。”一个仆妇进来回报。
    李纨闻言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说道:“三日,也足够了。”
    “这是府中的对牌,一切还要劳烦嫂子。”
    莺儿在薛宝钗的示意恭敬的把对牌和钥匙放在了李纨身旁的桌子上,然后又退到了宝钗的身后。
    李纨装作不在意的扫过对牌和钥匙淡淡的说道:“府中以后总归要交给二奶奶的,二奶奶也该好好的学着些。”
    “嫂子说的是。”
    看着如棉团一般的薛宝钗,李纨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说简单也简单,这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责,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只要理清这五件,府中就不会出现什么大错。”
    “都听嫂子的。”
    在宝钗的有意恭维下,李纨很快就把略显混乱的荣国公府整顿的差不多了。看到这种情形,莺儿脸上浮起一抹震惊。
    薛宝钗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莺儿一眼,示意她收收脸上的表情。
    忙碌了一天后,薛宝钗揉着自己发胀的脑袋随便躺在了床上。
    迷迷糊糊中她仿佛看到了一个女人,那女人一脸复杂的看着薛宝钗。
    迷糊中只听到薛宝钗问道:“你是谁?”
    “有缘人。”女子轻声说道。
    “您有什么事吗?”宝钗小心翼翼的问道。
    “你如今也算是如愿嫁进了贾府,贾府内的情况你也该知道个差不多了。”女人站在迷雾中沉声问道。
    “知……知道!”
    “贾家煊赫百年,早就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不知可有什么保全之法?”宝钗问道。
    “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
    “哪两件?”宝钗不解的问道。
    “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於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竞争,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
    听完女子的话,宝钗沉默了许久最后发出一声苦涩的笑声说道:“姑娘说的是。”
    早在贾珍还是族长的时候,他就在出事前把荣宁两府从族谱里划掉了名字。
    一阵风吹过,吹散了周围雾气,一道抽气声从宝钗的口中传出。
    只见面前站着一个袅娜纤巧的女子,鲜艳妩媚与自己相似,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你是谁?!”宝钗厉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