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中秋赏菊,花好月圆
作者:叠叠熊   我的夫君是条傲娇大黑龙最新章节     
    过年事忙,时间过得格外快。
    我和阿婆独自过年太孤寂,所以凑热闹去了药房江家。
    白日里无所事事,我便和江桂儿凑在一起理着丝线闲聊。
    “这都临近元宵了,咱们乡里的小胡先生还不回来啊?”
    江桂儿双手撑着丝线,突然挑起话题问道。
    我没抬头,想也没想地回答,
    “他说要元宵后回来呢,现在还早。”
    “他什么时候回来都要提前跟你说呀?阿钦,你们……”
    江桂儿一张小脸凑近,暧昧地冲我眨眨眼睛。
    我无奈地一巴掌拍上她的面门,
    “你想什么呢,我和胡邻很正常,你别混说。”
    “你是嫌他对你不够好吗?”
    这小妮子,胡乱揣测。
    “没有,我没有嫌他,我只是,不想嫁人。”
    “为什么?”
    江桂儿很震惊地瞪大眼睛看我,
    “你不想嫁人,是不想嫁给她,还是不想嫁给所有人?”
    “我对胡邻,还没有那种感觉。”
    这是实话,即使和他相对而卧,即使被他吻过额头,我对他,还是缺少了男女之间动心之情。
    我的心里很平静,像一汪静泉,
    而胡邻作为飞鸟轻轻掠过,确实掀起波纹,却没有激起任何水花。
    “哦……”
    江桂儿嘴巴张圆,“那季婆婆要伤心了,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看你成家。”
    “我知道。”
    我叹了口气,思绪飘荡,
    “可是就这样凑合着成了亲,对我对胡邻,都不负责。”
    话说至此,两人无言,我最后说出一句作为总结,“还是顺其自然吧。”
    鞭炮噼里啪啦地响过一夜,今年的大年算是送走了。
    江桂儿抱着一堆竹条彩纸,进了我的房间,
    “阿钦,今年你想做什么样的花灯啊?”
    按照桂花乡的惯例,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贡献出一两盏花灯,无关制作难易美丑,主要是心意。
    乡里会特意辟出一块空地,将这百余盏花灯悬挂在一处,供乡民观赏祈福。
    我放下手中缝了一半的荷包,抬头看她,阵势还真不小,
    “我还没想呢,你呢,打算做个什么样式的?”
    她将手中材料往桌上一堆,“桂花灯,怎么样?”
    我嗤笑道:“又是花?要是我没记错,去年和前年也是花吧?你是百花之王啊。”
    “可是,我只会做花嘛。”
    江桂儿嘟了嘟嘴,“而且我们是桂花乡,做个桂花样式的花灯多应景啊。”
    倒也能自成一派逻辑,我点点头,又拿起淡青色的荷包。
    “你在绣什么啊?”
    江桂儿好奇地一探头,“荷包?你给谁绣荷包啊?”
    我没有掩饰,大大方方地回答,“给胡邻。”
    “你给他绣荷包?你要坠入爱河啦?”
    “说什么呢!
    过几天就是他来桂花乡教书一整年的日子了,我给他做个贺礼,庆贺一下。”
    算算日子,还真快到了我在山路捡到胡邻的日子了。
    还真是有缘,能平白无故捡着我们乡里学堂的先生,我也算做了好事积了德。
    一下午时间,我绣荷包,江桂儿画图样,各自都是收获匪浅。
    怪不得她执着于各类花的样式,画起来还真是得心应手,活灵活现。
    日子很快就到了元宵节这一天,我们家交了一盏兔儿灯,憨态可掬的小兔子抱着大月饼,也挺符合元宵赏月团圆之意。
    晚上吃过了饭,江桂儿早早地就来我家,拉我去乡里看花灯,
    “听说今年乡长还在每个花灯里藏了灯谜,我们快些去,多猜几个,挣个好彩头!”
    凑热闹的事永远少不了她。
    远远就看到半空中灯光闪烁,照得四周一片温暖。
    听声音好像已经有不少人了,江桂儿拽着我的胳膊快走了几步。
    今年的花灯各色各样,别出心裁的也不少,我仰着面挨个看,脸上不禁染上笑容。
    江桂儿非要拉着我猜灯谜,连着猜了好几个,都耍赖着要提示,我哑然失笑。
    “下一个,中秋赏菊,打一成语。”
    乡长扯过一个莲花灯,展开藏在其中的纸条,大声念出了谜面。
    我和江桂儿皆是凝神思考,无奈肚子里墨水太少,没有很大供我遨游的空间。
    身后突然传来一道清冷如涓涓细流的声音,“中秋赏菊,花好月圆。”
    我转头去看,不由得惊诧“哎呦”一声,“你怎么提前回来了?”
    身后的正是胡邻,他神色淡然,应该不是刚赶路回来。
    这家伙,无声无息的,倒吓我一跳。
    胡邻冲我一笑,笑容漾在白净脸庞,比百盏花灯更要耀眼,“嗯,提前回来了。”
    “哦呦,我们桂花乡的先生回来啦!
    胡先生,快来坐镇,大家都来猜灯谜,要累坏我老头子咯。”
    乡长在我身后热情招呼,将胡邻揽过去按坐在他原本的位置上,自己捶着腰板,打着哈哈就要偷溜。
    胡邻被强拖着坐下,也不恼,面上带着温和的笑容,“钦钦还要玩吗?”
    说着,他纤长的手拉过一个流苏花灯,翻出纸条,看了看谜面,倏地加深笑意,
    “这个有意思,扁担作字两头看,打一成语。”
    然后,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我,略一挑眉,“猜猜看?”
    江桂儿苦着脸,一个脑袋两个大,“怎么又是成语啊……乡长净出难题!”
    我余光看见躲在人群后的乡长喝茶的动作停了一瞬,嘿嘿笑着。
    我偏头凝神思考,“扁担……一?”
    “方向正确,一,两头看,是什么呢?”
    胡邻很有耐心地谆谆善诱,当真像教书一样。
    我不太确定地猜测,“始终如一?”
    “钦钦答对了。”
    江桂儿摇晃着我的胳膊,比我还要兴奋,“哇塞阿钦,才女呀!这么难的都能对!”
    “再玩一个?”
    答对的成就感驱使我点头答应了胡邻的邀请。
    他又挑选了一个花灯,竟然是我做的兔儿灯,他先是盯着花灯观察片刻,笑着评价,
    “这个花灯好看,小玉兔很可爱。”
    我不动声色地红了耳根:
    他……应该不知道这是谁做的吧,凑巧,凑巧而已。
    “这次还是猜成语,迎着月光散步,打一成语。”
    “月光……散步……会是什么呢?”
    我连着猜了好几个答案,都不对,只能认输,脑子里存货就这点儿了,实在没办法。
    胡邻将纸条又叠好合上,原封不动地塞进兔儿灯中,“迎着月光散步,形影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