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谨遵妻训
作者:肖枫罅隙   春衫寒最新章节     
    两人又闹了大半天。
    延洲最后看着全身没几处好的余焕英,这才收手,抱着人沐浴换衫。
    余焕英累得意识模糊,几乎是沾床就睡。
    延洲在山里猎了几只野鸡,在小厨房用小火煲着汤,一旁还烤板栗,桌上碟子放着采回来的野果子,桑葚、柿子...
    延洲伏在书案前,仔细看着山河图,旁边放着雪鹰刚送回来的信笺。
    是云辞的来信,上面写着三百万敌军,明日开始便从垭口出发,预计9月中下旬到达箍域关。
    看着山河图,延洲紧锁眉心,双方的敌我悬殊简直是天壤之别,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算破辎重、生嫌隙、斩将领这三件事一起做,且都以最好的结果完成。
    最多也只能将战事延缓到十二月,这一仗始终都是要打的,越和余焕英接触,他就越发现,梁国在余焕英心中的分量,远超过他当初预估的。
    原本是计划,若战事避无可避,以梁国割裂为结局时,自己就带着余焕英去卫国亦或是去北疆雪国。
    可现在看来,若战败,余焕英肯定是不会独活,这是他最近这一个多月,从余焕英身上感觉到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延洲想到这些,心痛剧增。
    这种痛楚贯彻全身,只有在和她做最亲密的事情时,才能淡忘几分。
    所以,当初想着带着她走的想法,现在行不通了,如何破了十国割梁计划,保住梁国才是真。
    只有保住梁国、他的玉絜,他的娘子才能平安无事。
    余焕英这一觉睡得很长也很沉,几乎是一点梦也没有。
    再次醒来时,窗外的晚霞已笼罩,她揉了揉眼,一阵板栗香味扑鼻而来,她环视了一圈房间,目光落到坐在书案前的延洲身上。
    天光透过房顶,将屋内照的明亮无比,延洲坐在书桌上,紧泯双唇,透露出一种严肃和沉思的神情,本就俊秀的五官轮廓分明,线条刚毅,此刻显得沉稳坚定,让余焕英感觉很安心。
    “延洲,怎么了” 余焕英起身,走近才注意到延洲眉宇紧锁,抬手去想去抚平那没散开的眉心。
    延洲思索入迷,丝毫没注意到余焕英走到了身旁,直到微凉的指腹碰到自己眉心,这才从思绪中抽离出来。
    脸上阴霾一扫而光,满脸和煦柔情看着余焕英 “娘子,醒了” 顺势牵起手拉在嘴边亲吻了两口。
    “怎么了?” 余焕英几乎不确定方才那满脸阴沉是否是自己看花眼了。
    延洲勾唇一笑,起身拉着人朝小厨房走去 “娘子,饿了吧,看这是山鸡汤、这是烤兔子、还有野板栗...” 延洲揭开锅里的鸡汤、指着一旁的烤肉、板栗邀功式的说道。
    余焕英踮起脚尖,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挣开握住的小手,害羞跑开 “我去洗漱啦”
    延洲满眼笑意,宠溺望着余焕英背影。
    玉絜,别怕,这辈子我都陪着你。
    .....
    等余焕英洗漱完毕后,延洲已经把饭菜摆好上桌了。
    “娘子,先喝碗汤” 延洲把汤递给余焕英,一副你不喝完,我就一直盯着你的模样。
    余焕英被他看得很不自在,一边用小勺喝着汤,一边用另一只手推延洲的脸 “别看我,你快吃啊”
    “饭有什么好吃,我的妻比饭好吃” 延洲眼里多出一抹坏笑,嘴上说着不顾旁人死活的话。
    余焕英听到这话,被刚入口的汤给呛住,止不住的干咳
    延洲边用手在背上给她顺气,嘴里还不停说道:“娘子,以后你都唤我夫君好不好,白天我也想听,除了我们两人,在人多的地方,我也好想听,你唤我夫君”
    “娘子只要唤我夫君,我心头就满满当当的,感觉将整个天地间都揽入怀中了,我就是最幸福的人”
    余焕英咳了几声,才慢慢平复下来。
    延洲见她耳根又泛了红,连带着满是性痕的脖颈都蔓延了一层淡红。
    心中有些难耐,重新坐回凳子上,不再逗她。
    延洲没吃多少,一边给余焕英剥烤栗子,一边看着她进食。
    吃完饭后,又把人搂在怀里,喂了半天桑葚才将人放下。
    因为明天要出发,所以两人在花圃里散了一会儿步,就早早准备洗漱。
    等延洲上床时,余焕英已经睡着了。
    俯身在红肿的嘴唇上亲了两下,一把将人搂在怀中,心满意足的闭上双眼。
    次日清晨,
    延洲起身煮好米粥后,就坐在床沿边看着熟睡的余焕英。
    当余焕英半梦半醒,睁开双眼时,映入眼帘的就是延洲满脸情深的面容。
    余焕英内心满是温暖,嘴上却嘟囔 “又偷看我”
    延洲用手摸着余焕英脸颊 “我自己的娘子,怎么叫偷看,这叫明目张胆的看”
    余焕英撅起小嘴,不满的轻哼一声,这个语气娇气又撒娇。
    延洲温柔无比的问道 “身体好些了吗?还酸吗?”
    余焕英乖巧摇了摇头,慢悠悠开口 “什么时候走?”
    “我们吃过早餐就走,我煮了粥” 说话间拿过一旁准备好的干净裙袍递给余焕英。
    虽然两人很亲密了,但余焕英看着延洲落在自己身上快发烫的眼神,还是经不住害臊。“你...你先去盛粥,我饿了”
    延洲勾唇浅笑,对着额头吻了一下 “好,谨遵妻训”
    两人用过早餐后,延洲带着余焕英下了仙霞居。
    初秋的山里,树木依然郁郁葱葱,只是枝头的叶子开始微微泛黄,山崖下的小路上,铺满了落叶,一脚踩上去,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
    水潭里的水,水清澈见底,觅食的野鹤抖擞着羽翅,好不惬意。溪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
    余焕英转头望向插入云端的仙霞居 ,对着延洲说道 “延洲,我们什么时候再来?”
    这语气好似在问延洲,又好似自己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很快,花圃里的芍药花还等着娘子回去采” 延洲温和回答,搂在腰上的手,力道不自觉重了几分。
    什么时候回来?
    延洲自己也不知道,同样余焕英也不知道。
    两人充满爱意的眼神里,余焕英信了延洲的话。
    同样,延洲自己也信了自己说出去的这句话。
    .....
    两人沿着无涯峰小径,朝着西南商道而去。
    西南商道是连接梁国和齐国以南的各小国商道,地处无涯峰背面,一路经过黢江河域源头,就到了箍域关。
    箍域关属于齐国边陲地界,从十国割梁的消息大告天下后,许多异国的商贾百姓,都看好齐国,以往在梁国楚城经商买卖的异国人,都从箍域关迁入齐国。
    所以,这几个月下来,齐国箍域关白日和夜里都是城门打开,对来往的人口几乎都不盘查。
    大有一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的势头。
    齐国皇帝还下令,给从梁国迁移过来的百姓、商贾大开方便之门。
    不仅在城门口设立粥棚,还在各衙门设立专门的文书要职,主要登记这些新来的百姓、商贾需求,并逐一追踪落实。
    箍域关城墙和街巷四处,更是张贴满了对这些新来人的福祉,和利他好处。
    延洲和余焕英驾马赶到箍域关已经是两天后的半夜,原本以为箍域关夜里没什么人,结果离箍域关还有十里路程的官道,被火把照得通光大亮,沿路更是有当值衙役执勤。
    官道上的牛马车、拖家带口的百姓更是络绎不绝。
    余焕英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这些人都是从梁国出来的,这些人里大多是异国人,他们有自由迁移的权利。
    只是心中难过又像是什么东西不见了,空荡荡的,充满失落和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