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救人
作者:唐僧扫塔   四合院之春华秋实最新章节     
    过了十几秒钟,于莉才在他身上拍了一下说:“瞎说八道,你不知道,他已经结婚了吗?”
    于海涛一愣说:“不知道啊。他怎么就结婚了呢,结婚那么早干什么,太可惜了。”
    他现在不过十岁,怎么可能会关注大人的事情,听到秦铮已经结婚的消息,只觉得可惜。
    于海棠心里也觉得可惜,如果秦铮是自家姐夫,那自己以后的工作就不用再担心。
    只是,他们都忽略了此刻脸色涨红的于莉,没想到在她的心中,也满满的都是遗憾,还带有一丝的不甘。
    实在是,像秦铮这样的人,百分之九十的女子都不能无视,想嫁给如此男子自然不奇怪。
    但谁让于莉来晚了呢?
    秦铮看电视时,对于莉也是比较欣赏,这是个容貌不下于秦淮茹、潜力强过娄晓娥的女人。
    也就是限于学历和眼界,更因为还有阎家的一帮废物掣肘,于莉没有特别大的发展,即使如此,她也能靠开火锅店实现了财富自由,确实是个能力很强的人。
    回家的路上,还能看到路边有不少灾民,都是没得到安置的人,还可以看到有居委和街道的干部在做着后勤工作。
    这时,秦铮看到了居委会主任李大妈,只见她焦急的喊人:“快点来人,把她送医院急救。”
    秦铮立刻停下车走上去问:“李大妈,她是怎么了?”
    只见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女子,紧闭着双眼躺在路边,人事不知,她的身边,还有一个年轻女人在哭着喊妈,这应该是一对母女,或者是婆媳,年轻女人身边,还有一个三岁多的小男孩,应该是年轻女人的孩子。
    “不知道,正说话呢,就一头栽倒了,我正准备安排人送她去医院。”
    说完,看到秦铮的汽车,眼睛亮了亮。
    秦铮蹲下来,拉起女子的胳膊开始号脉,又翻了翻女子的眼睛说:“她没得病,这是饿的,还有低血糖,营养不良,弄点儿吃的就没事了。”
    “哎哟,那就好,可把我吓死了。”
    李大妈一拍胸脯,算是松了口气,如果在她管理的辖区饿死了人,那她可就要受批评了。
    秦铮说:“我车里还有吃的,等我拿过来。”
    他打开车门,从里面拿出一瓶北冰洋,一个馒头和几颗糖,当然,事实上是从空间中取的。
    再次走到女子身边,让年轻女人把她扶起,掰开嘴巴灌了两口北冰洋,十几秒钟后,女子慢慢睁开了眼睛。
    这下,李大妈才真的放下了心中的石头,看来是真的饿昏的。
    女子醒来后,睁开眼睛,看到儿媳妇正给自己灌水喝,那水甜甜的,只觉得好喝极了。
    又看到她递过来的馒头,眼睛猛得亮了亮,但是,她没有接,而是说:“给小天吃吧。”
    小男孩看来叫小天,只见他吞了吞口水,艰难的说:“奶奶,你吃吧,你都饿昏了。”
    推让之后,他们都退了一步,三人一起将馒头吃下。
    秦铮看得心里发酸,但他没有说什么。
    李大妈说:“秦铮啊,谢谢你了,赶快回家吧,天快要晚了。”
    “好的,那辛苦李大妈了。”
    “没事儿,这就是我的工作。”
    秦铮启动车子,回到家将车停在楼门口,陈雪茹立刻迎了上来。
    “铮哥,回来啦。”
    “回来了。你怎么一直守在楼下,孩子睡了吗?”
    儿子秦靖林已经十个多月大,口齿伶俐,聪明得很,因为一直喝灵泉水,能跑能跳,身体壮得跟个小牛犊似的,素质强得不得了。
    “睡了,我在等你回来。妈说明天她就回四合院住了,把儿子也带过去,说天天领着儿子爬楼,烦了。”
    “行,就几步路,以后咱们天天过去吃晚饭,饭后再走回来,很方便的。这样,咱们又算是过二人世界了。”
    “你没意见就好。对了今天咱们家被居委安排,收留了一家五口。”
    “知道了。我回来的路上,还看到有不少灾民没有地方收治,都在路边过夜呢,救助站肯定没有那么多地方。你把他们安排住在哪里了?”
    “我把一楼的仓库收拾出来一间让他们居住。”
    “挺好,现在是夏天,温度比较高,冻不着人。”
    说到这里,秦铮打开吉普车后门,从里面拎出一个袋子,这种袋子,他在空间里放了很多,就是为了方便拿出。
    “这是一袋子玉米面,和居委给的棒子面一起蒸馒头,每顿饭多做点儿,别饿着了。”
    “知道了。”
    虽然灾民的饮食由居委负责,但是,毕竟要各家负责做饭,而且,居委发放的粮食,也仅能保证灾民不会饿死,想要吃个五成饱都很难做到。
    秦铮拿出来的,可不是棒子面,而是金灿灿的纯玉米面,这种面,粮店都是按细粮对外销售。
    为了避免麻烦,家里也不敢把这种纯玉米面做成馒头给收留的灾民吃,必须掺进去一半甚至一大半的棒子面。
    没办法,即使对京城百姓来说,靠棒子面都很难吃饱,秦铮也不敢太出头,不然,就是祸非福了。
    不仅如此,所有的酒坊也暂停酿酒,秦铮已经不再给徐慧生提供粮食。
    什么是棒子面?
    棒子面,名副其实,就是玉米和玉米棒子一起打成的面,口感极差,特点就是喇嗓子。
    “我到咱妈那里看看,看有什么缺少的。”
    “好。一起去吧。”
    大哥家也收留了一户灾民,吃过晚饭后,正坐在院子里和嫂子说话,秦铮看了一眼,并不认识,但长相不差。
    那是个比嫂子稍微大点儿的女子,带着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是两三岁的女孩儿,怀里还抱着一个,看样子,也就六七个月大。
    秦铮自然不知道,这个女子,就是徐慧芝,另外两个孩子,就是她的两个女儿。
    “老二,你找时间去看看你舅舅和你叔叔,看他们过得怎么样,可别饿着了。”
    “知道了,我这周就去。”
    又和父母、哥嫂聊了几句,留下一袋玉米面和一些水果,再次回到家中。
    除了徐慧真,其他人都没注意到,徐慧芝定定的看着秦铮的背影,怔怔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