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不对等的战斗
作者:唐僧扫塔   四合院之春华秋实最新章节     
    再看4连,很多战士开着汽车向城外转移,不止如此,等到他们将城东的汽车转移出去后,又跟着张锋到了城里其他地方,继续转移缴获的坦克和汽车。
    可以说,经此一役,116师成为了志愿军第一个实现机动化的部队,战力提升惊人!
    经过审讯才知道,这4架飞机是米军远东总部派来的,飞机上乘坐的是慰问团的新闻记者,而战斗机,则是起保驾护航之用。
    没想到,他们还没见到骑一师官兵的面,就已经成了志愿军的俘虏。
    战争,果然是锻炼人的最佳方式,就在这个打胜仗的晚上,秦铮正式进入大周天圆满,丹田之中,内气翻腾,打着旋涡,两臂力量再次增加二百斤,身体各项机能都有提高。
    他自然清楚,越是前期,进步越是神速,机缘巧合之下,增加一个大境界都有可能。
    但是,越到后来,进步越难,时间越长,也许几年、几十年都无法进入下一个境界。
    但不管怎么说,他现在的战斗潜力却是极大,也许整个志愿军中,能和他比的,只手可数。
    军中高手如云,强者林立,内力达到明劲、暗劲者有很多,但他也很自信,毕竟,他拥有着一个大杀器,空间。
    拂晓时分,云山附近的战斗基本结束,2营接到指令,收拢队伍,救护伤员,疏散缴获的战利品,其他主力继续追击逃敌。
    而在前方,在诸仁桥、龙头洞,战斗依然在继续。
    天亮以后,大批机群飞临云山阵地上空,可是,他们发现很多地方看不清楚,但是,他们知道,烟雾缭绕处,应该就是飞机所在。
    “他们这是掩耳盗铃!”
    “没错,这就是自欺欺人!”
    “这是欲盖弥彰!”
    “这就是脱裤子放屁!”
    飞机内,飞行员们一脸嘲笑的互相交谈着,他们精神振奋,他们意气风发,他们斗志昂扬,他们……。
    当然,他们肯定不会说成语,但就是这么个意思!
    飞机开始下蛋,而烟雾缭绕处,就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还有一些本就被毁坏的重武器和车辆被炸成零件,甚至连被他们遗弃的伤员也被炸死。
    于是,飞行员们迅速高效的完成了任务,高高兴兴得返回机场!
    志愿军入朝的第一次战役结束,第二任侵朝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在他的回忆录中曾写道:
    云山战斗持续了整夜,不时发生近战,其激烈程度是以往战争中所没有的。夜间10时,美第1军自脱离釜山环形防御圈以来,首次转入防御。那一夜,扼守云山的第8骑兵团三面受敌。可是,直到接到撤退的命令,米军才发觉退路已被切断。一支很强的华夏部队在那天中午以前就封锁了主要道路。他们牢牢地控制着阵地,增援的第5骑兵团多次进攻,始终未能成功。
    如果说第一次战役,是志愿军向联合国军亮出了强劲的肌肉,一举打破了米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那接下来的第二次战役,就是扭转朝x战局的一次战役。
    秦铮随同大部队向南进发时,他还沉浸在被师长接见的喜悦当中,他还不知道,他的名字,已经传遍了志司上下,就连彭总、领袖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同时,他也升官了,当了2班的班长。
    第一次战役中,1班损失过半,仅剩4人,而2班则全员牺牲。
    在部队出发前,王华生重组2班,任命秦铮担任2班班长,只是,他的手下,只有2个人,一个名叫刘古新,另一个叫徐汉民,都是从别的班临时调过来的,据说身手不错。
    虽然缴获了不少汽车,但是,这些缴获连同飞机、榴弹炮、坦克大多被志司调走,剩下的被军部、师部领走,他们还是只能靠双脚行军,行军方向:北利洞。
    此时的朝x战场,可谓是风云变幻!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是个极其狂妄的人,即使云山战役中,米军遭遇大败,但他仍未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甚至还乘飞机在鸭绿江上空观光了一圈,然后通过电台、报纸,向士兵们承诺,在圣诞节之前结束这场战争。
    为了配合他的圣诞攻势,凶猛的米25师疾驰北上,并组建了一支多尔文特遣队冲在最前,冲得很快,位于米军战线的最北端,他们的对面,就是39军。
    米25师号称“最优良的作战机器”,是一个和日军类似的兽军,1950年7月26日,该师伙同米骑兵1师,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老根里惨案”,数百难民被屠杀。
    不要以为这个特遣队人少实力差!
    恰恰相反,特遣队的实力非常强!
    由米89坦克营b连、火器排、侦察排、米25师直属侦察连,米27团2营e连、米35团1营b连等单位编成,还额外配属了游骑兵第8213连,游骑兵8213连是特种兵,特遣队兵力1000多人。
    此时,特遣队先头已越过九龙江到达石隅和立石上洞,一部还进至上九洞一线。
    当米25师进至战地时,39军各部距离还远,无法查明当前敌情。
    兵圣孙子就指出:“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这一仗怎么打,对三十九军来说是个考验。
    39军先头团115师345团,迎面对上加尔文特遣队,孤军奋战一日,击败了游骑兵8213连和米27团e连,阻击了米军继续前进,确保39军主力进至预定地域。
    多尔文特遣队遭到打击,两个连失去战斗力,吃了大亏之后,紧急求援,希望离自己最近的米24团能够救兄弟一把。
    26日白天,鉴于多尔文特遣队的窝囊表现,米25师师长基恩少将命令上九洞的米24团1营归入特遣队序列,由25师副师长威尔逊准将亲自指挥,改名为威尔逊特遣队。
    26日下午3时,志司根据全局情况,命令39军发起局部反击,力争包围歼灭当面米军一部,钳制米25师,以保障左翼40军、38军、42军战斗。
    这时,39军已基本查明当前敌情,命115师主力由北向上九洞攻击,1个团向罗汉洞攻击掩护侧翼;
    116师1个团由东北向上九洞攻击,配合115师作战,师主力向上九洞西南上草洞一线攻击前进;
    117师经桂林洞向东攻击,保护116师侧后,并以一部兵力佯攻立石,钳制阻击敌援军。
    39军计划集结三个师关门打狗,全力围歼威尔逊特遣队和米24团于九龙江东岸区域。
    于是,116师让348团经桂林洞渡过九龙江,向南迂回夺取上草洞南侧的110高地,一部警戒立石之敌。
    接到命令,348团于26日15时出发,随后抵达桂林洞附近。
    但在之前,经过侦察,发现此地有200多敌人,怎么办?打还是不打?
    兵贵神速,116师师长汪阳考虑,如果打,时间肯定会被拖延,348团难以完成向上草洞米军侧后穿插的任务。
    于是命令不打,改走桂林洞以东、九龙江东侧山岭的小道前进。
    接着,又是八个小时的急行军。
    秦铮根本不知道,就在他们行军途中,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第24团黑人c连一百余人,被我志愿军39军116师347团4连包围,c连眼看突围无望,于是举白旗投降。
    我志愿军几位战士刚刚起立决定受降,突然遭到对方的偷袭,导致4连4班班长牺牲,几名战士受伤。
    感受到欺骗的志愿军战士马上增大了攻击力度,打的敌人抱头鼠窜。
    4连指导员周风鸣通过望远镜,看到对面美军几乎都是黑人,周凤鸣对于美军黑人地位有所了解,于是决定由英语熟练的文化教员劝降。
    文化教员首先给黑人讲了志愿军的俘虏政策,并强调米国的种族歧视,列数黑人在米军中遭受的种种不公,告诉他们:不值得为这样的政府和军队送命,不要相信“圣诞节前回家”的谎话,力劝黑人投降。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c连黑人连长斯坦莱深受感动,于是带领全连整建制投降,并且告诉志愿军,刚才的“诈降”是由白人军官主导,现在白人军官已经“见上帝去了”。
    这是志愿军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俘虏整个美军连队。
    27日4时,348团渡过九龙江。
    5时,该团2营到达目的地。
    这个时候,115师、116师根据军部计划,已经取得初步战斗胜利,夺取了上草洞、上九洞一线有利地形。
    至此,美威尔逊特遣队、24团一部被围。
    虽然包围了敌人,但是,一个严峻的情况摆在面前:
    封锁米军南下逃跑通路的部队只有116师348团2营和115师344团2营,且被敌两面夹击,北边的威尔逊特遣队和米24团要逃命,南边的米27团要北上救命。
    2个营的阻援部队,确实太少!
    这种情况,让39军成骑虎难下之势。
    就在今天,也就是27日凌晨6点,39军军部突然命令,各部撤出战斗。
    这下116师着急了。
    他们认为米军被包围,已形成歼灭战态势,27日白天阻击,晚上就可以收割人头了。
    这个时候突然要撤,他们想不通。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116师要撤退,难度极大,马上天亮,被敌机袭击的风险太大!
    于是,志愿军中非常难以出现的事情发生了!
    什么事情?
    抗命!
    军部要求2个营撤退,但师长汪阳坚决要打!
    最终的结果是,115师和117师撤出战斗,116师打!
    至此,阻击部队只剩下116师348团2营!
    此时,原来分散的米军已经抱团,并初步查明了逃跑道路上的我军情况,只要通过110高地,就是突出了包围圈。
    并且,天快亮了,这对于逃跑的敌军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一场实力完全不对等的战斗即将打响!
    而秦铮所在的2营4连,占领的就是要害部位110高地,这里,将是敌人进攻的重点!
    此时的4连,是不满编的连队,全连现有人员133人。
    借着拂晓的丝丝曙光,可以看到,110高地下边的公路南北延伸,是敌军援救、退走的必经之路。
    在公路东侧,是连绵起伏的高山,便于部队隐蔽出击,西面无依托,难以立足。
    营长王楠峰思考片刻,立刻发布命令:
    “4连、机枪连1排占领公路东侧110高地,6连在4连后面的216高地山腰构筑工事,机枪连主力和营部占领216高地主峰,5连作为预备队在营部山头待命。各连队迅速就位,就地构筑工事,组织防御。”
    连长王华生大喊一声:“快,4连就位。1排在公路两侧小高地切断公路,3排在公路东侧1排右翼的小山坡担任阻击,2排在1排后面的山坡负责对1排的支援和对付南来的敌人。”
    4连刚刚就位,仅过了五分钟,就有两个米军的查线员来查线,结果,4连战士一枪未放,活捉了两人。
    凌晨6时,米军一部溃兵到达110高地,先用一个排的敌兵沿公路向南做试探性攻击,3排突然开火,毙敌12人,其余大兵仓惶逃回。
    6时10分,敌又以两个排的兵力向4连阵地攻击,企图占领要点,掩护主力突围,4连1、2排以猛烈火力给敌以大量杀伤,将敌击退。
    两次进攻,不过是大战前的开胃菜。
    面对被围的局面,敌人开始调兵遣将,请求增援。
    7时许,空中,敌机发射汽油弹和俯冲扫射,地面,三辆坦克掩护步兵一个连,再次向4连阵地进攻。
    “轰轰轰,轰轰轰!”
    “咻咻咻,咻咻咻!”
    1排和3排的阵地上,炮弹轰鸣,子弹如雨般落下,不时有战士被炸飞,点点血花喷溅,伤亡惨重。
    而英勇的战士们没有退缩,同时实施了猛烈反击。
    坦克作为进攻利器,给两个排的战士造成了巨大伤害,爆破组长陈彦跳出工事,以两根爆破筒将其炸毁,引起了敌军步兵的混乱,4连乘势猛烈反击,敌军再次被击退。
    此战,排长丘立佳身负重伤,4连指导员范喜才大腿负伤,满身是血,仍坚持指挥战斗,极大的鼓舞了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