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刘辟反叛
作者:圣人云人生都是浮云   三国之召唤系统,开局吊打吕布最新章节     
    得知汝南刘辟反叛的消息后,荀彧表现得异常镇定,他深知此时需要保持清醒头脑来应对这一突发状况。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立即命人将这个紧急情况传达给了正在官渡驻军的曹操,并与之商议对策。
    与此同时,荀彧在许昌的政务厅召集了所有的文臣武将们召开紧急会议。会上,众人面色凝重,都意识到此次叛乱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荀彧环视四周,依次询问每个人对于当前局势的看法以及应对之策。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之际,刘政匆匆赶来。原本他计划前往官渡战场,但听闻汝南刘辟叛变一事,便急忙改变行程返回许昌,希望能了解荀彧等大臣们对此事的安排和决策。
    刘政倒是忘记了这一点,在历史记载中,汝南刘辟确实曾率领军队背叛曹操,响应袁绍,并加入了刘备的部队。尽管最后他们被曹操派遣的大军击溃,但如果不是当时刘备亲自指挥作战,恐怕曹操根本不会把这次叛乱放在眼里,只需派出一员偏将带领数千兵马就能轻易将其平定。
    不过以现在的形势来看,刘政认为刘辟这样的小角色实在不足为惧。毕竟,如今刘备并未参与到袁绍一方,单凭刘辟一己之力难以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文若先生,依目前形势来看,我方可调遣之兵力究竟尚存几何?”刘政一脸凝重地开口询问。
    荀彧缓缓地摇了摇头,语气低沉地道:“恐仅余数千人而已,余者皆散布于各郡县间,以守要害之处。”
    “三千士卒,数量虽有限,但应对那由刘辟所率之黄巾残部应已足矣。然,现今许都城内可有独当一面、统领一军之良将乎?”刘政略作思考后说道。兵力方面暂且无忧,但需有一员猛将亲率此军方能奏效。
    诚然,刘辟所领黄巾军战斗力实非强劲,然其人数众多,亦非轻易可敌之辈。刘政暗自琢磨着,这无疑乃一绝佳历练机会,正可供我徐州新军磨砺实战能力;且观这群黄巾军,其素质固然稍逊一筹,然而经汰除老弱者后,尚可获万名善战之士矣。
    想到这,刘政主动开口道,“我看,区区刘辟,不足挂职,我徐州现今仍有不少善战之人,不如,便由我军出兵,为贵军平叛如何?”
    听到这话,荀彧等人皆是一脸狐疑的看着刘政,你这家伙能有这么好心?帮我们平叛?
    “你不会是想趁机占据我军的汝南郡吧?”
    荀彧十分警惕的盯着刘政。
    “什么话?这是什么话?我军愿意出兵为你军平叛,你竟然怀疑我想占据你们的汝南郡?”
    刘政闻言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他瞪大双眼,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花,似乎随时都会爆发出来一般。
    荀彧见状不禁愣住了,心中暗自思忖道:难道真如自己所想那般,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可就在这时,只听得刘政继续说道:
    “诸位不妨仔细想想,汝南郡地处要冲之地,东接沛国、南邻九江郡和庐江郡等地皆乃我方势力范围。倘若有朝一日双方兵戎相见,汝南岂不是会陷入重重围困之中?与其到时坐困愁城,何不将汝南交予吾等管辖?如此一来,对尔等亦大有裨益啊!”
    话音未落,荀彧已是气得浑身发抖,他猛地拍案而起,怒斥道:“荒谬至极!此等言论简直滑天下之大稽!若依阁下之言,莫非吾等便要将汝南拱手相让不成?哼!还不如由吾等自行出兵征讨叛军来得痛快!”说罢,他拂袖而去,留下一脸惊愕的众人。
    看到荀彧生气了,刘政心中一紧,连忙换上一副谄媚的笑容追了上去:“哎呀呀,文若先生您别生气嘛,小子我就是随口开个玩笑而已啦,您大人有大量,千万别往心里去哦!”
    荀彧气得直跺脚,恨得咬牙切齿,如果不是因为曹操和刘备刚刚签署了盟约,他才懒得搭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呢!
    “哼!有你这么开玩笑的吗?”荀彧怒目圆睁地质问道。
    刘政挠了挠头,一脸无辜地说:“嘿嘿嘿,不好意思啊文若先生,我真不是故意的,您就原谅我这一次吧。其实呢,咱们现在可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离不开谁呀。那些黄巾军算什么东西,交给我们去收拾就好啦。不过呢……文若先生,你们那边还有没有多余的粮草啊?”
    说到最后,刘政的声音明显低了下来,脸上也露出一丝尴尬之色。毕竟这段时间以来,他们确实从对方那里薅了不少粮食。荀彧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回答道:“没有!想要粮草?门儿都没有!我们自己都不够吃呢!”
    刘政苦着脸哀求道:“可是……您总不能让我们饿着肚子去打仗吧?这样也太不厚道了吧!”
    荀彧双手抱胸,冷漠地说:“没办法,要粮食没有,要命倒是有一条!你看着办吧!”说完便转身离去。
    荀彧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心中暗自思忖:这小家伙究竟像谁呢?刘备可没有这般厚颜无耻啊!
    整日里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着你们徐州穷困潦倒,可事实却是,这段日子以来,你们徐州频频发动战事,先是攻打徐州北部和泰山郡,紧接着又进军淮南地区,接连攻占了九江郡、庐江郡。如今,你却泪眼汪汪地告诉我说你们徐州粮草匮乏?
    \"文若先生,您想想看,横竖都是要派兵出征的嘛,军队打仗肯定得耗费粮草呀!既然如此,不如将这些粮草交予我,由我来替你们平定叛乱可好?\"
    刘政依然不依不饶,喋喋不休地嘟囔着。
    看着眼前这个油嘴滑舌的家伙,荀彧无奈地又是一声叹息,\"罢了罢了......最多只能给你三千石!\"
    然而,却见刘政缓缓地摇了摇头,然后伸出一根手指,眼神坚定地看着荀彧。
    \"怎么?难道一千石粮食就足够了吗?\"荀彧挑起眉头,疑惑地问道。
    刘政再次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回答:\"不,不是一千,而是一万!\"
    荀彧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紧接着便是冷漠和质疑。他紧紧地盯着刘政,仿佛要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他内心真实的想法。这小子莫非真的认为他们的粮草多得用不完不成?一万石对于军队来说虽然不能算是一个小数目,但实际上也并不是太多。可是他们必须要精打细算每一粒粮食啊!毕竟前方官渡之战还未结束,这场战争将会耗费大量的粮草资源。荀彧深知其中利害关系,自然要谨慎对待,绝不能有丝毫浪费!
    \"我说了三千就是三千!\"荀彧毫不退让,态度坚决地说道。
    刘政显然对这个结果感到非常不满,他瞪大了眼睛反驳道:\"先生,您也未免太过小气了吧!三千石粮食,够给谁吃呢?\"
    荀彧并不理睬刘政的抗议,他依旧死死地盯着刘政,心中暗暗愤恨。\"哼,你休要与我胡搅蛮缠!你们徐州怎会没有粮食?最多给你五千石罢了!\"荀彧咬牙切齿地说道。
    面对荀彧的强硬态度,刘政知道再继续争执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于是他无奈地点点头,表示接受了这个条件。
    \"好吧,那就成交吧!\"刘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容。能够从曹操那里薅到五千石粮草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尽管离他最初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但总比一无所获要好得多。想到这里,刘政心中不禁暗自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