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入主寿春
作者:圣人云人生都是浮云   三国之召唤系统,开局吊打吕布最新章节     
    成功将纪灵斩杀之后,成廉满心欢喜地跑到刘备面前请战:“主公,敌军现在已经乱作一团、溃不成军了!那些负责护送袁术撤退的士兵数量稀少,加起来不过区区千人而已。属下恳请带领一千名精锐骑兵前去追击袁术,定要将他斩于马下!”
    刘备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这个提议:“很好,如果你能够顺利斩杀袁术,我一定会重重赏赐你,为你记下一份天大的功劳!”
    成廉得到刘备的许可后,兴奋地点点头,并高声回应道:“谢主公!属下遵命!”紧接着,他迅速转身离去,率领着一千名气势如虹的骑兵,如疾风般朝着袁术逃窜的方向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刘备亲自率领着大批人马进驻寿春城,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此外,他还派遣其他将领分头行动,准备前往攻占了庐江、石亭、合肥、濡须口和寻阳等关键据点。
    随着袁术势力的瓦解崩溃,如今整个淮南地区陷入了权力真空状态,成为一片无主之地。原本依附于袁术的各路地方豪强和割据势力此时面临着艰难抉择——要么寻找新的靠山依附,要么鼓起勇气顽强抵抗刘备大军的进攻。
    而在彻底击溃袁术后,徐州方面更是持续增派援兵。要知道,仅靠这两万兵马想完全掌控整个淮南地带,力量显然稍显单薄。当前局势下,各方诸侯都积极响应袁绍的号令,不停地对曹刘联军的大后方发动袭击。此刻刘备率军直逼淮南,那些盘踞一方的政权和豪强们,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刘备进一步扩张势力。
    然而幸运的是,此时孙策正与他人激战,分身乏术,无暇顾及这边。不然的话,刘备恐怕只能紧急调遣张辽和高顺前来寿春备战了。现在随着泰山众将的归顺,攻打青州的重任交由他们或许能够取得一定成果。但目前来说,平定淮南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因此刘备倒也没有过分焦虑。
    而在成廉率领骑兵追杀袁术的过程中,局势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袁术竟然突发恶疾,病发身亡!这一变故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至此,袁术苦心经营的政权如大厦倾颓般轰然倒塌。曾经追随他的那些文臣武将们命运各异:有的不幸战死沙场;有的仓皇逃窜,不知所踪;还有一小部分人审时度势,决定投靠刘备以求自保。
    至于袁术手下那帮失去斗志的残兵败卒,则大多四散奔逃至乡间田野藏匿起来。只有少部分倒霉蛋被成廉等将领捕获。
    然而,面对这些战俘,刘备展现出了宽容大度的一面。凡是愿意投降并效忠于自己的士兵,刘备欣然接纳,将他们编入自己的军队;而对于那些心有不甘、不愿归顺的人,刘备也没有苦苦相逼,反而慷慨地放行,让他们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
    不仅如此,就连袁术昔日的旧部臣子们,刘备也表现得十分宽厚仁慈。对于那些无意归附之人,他毫不为难,任由他们自行离去。
    对刘备来说,如今袁术已逝,其势力已然土崩瓦解,这些残余力量再也无法掀起多大风浪。与其大动干戈造成更多伤亡,不如网开一面,收买人心。毕竟,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嘛!
    而当刘备进驻寿春城之后,受到了当地民众极其热烈地欢迎和拥戴。人们对他充满敬仰之情,视其如救世主一般。
    不仅如此,刘备所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进城后,他们丝毫没有扰乱居民的生活秩序,更不会索取百姓任何财物。每一名士兵都坚守岗位、尽忠职守,展现出高度的纪律性和职业操守。
    整个淮南地区,除了那些长期盘踞在此的各大世家豪族之外,普通百姓无不欢欣鼓舞,纷纷涌上街头,以各种方式热烈庆祝刘备大军的到来。
    然而,与这种喜庆氛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个世家大族却在明里暗里与刘备的军队较劲。其中一些家族虽然表面上表示归顺,但背地里却策划着暗杀刘备的阴谋。
    这些世家之所以如此行事,实属无奈之举。因为此时此刻,他们已与曹操结盟,并公开对抗袁绍,这使得他们成为全天下共同的敌人。
    那些原本支持袁绍的豪强世家,则趁机对刘备发难,企图借此时机立功,以便将来能在袁绍面前邀宠献媚。
    当然,有看好袁绍之人,便自然会存在力挺曹刘联军者。
    原本雄踞于曹操南面的张绣,经贾诩一番劝言后,竟也心悦诚服地率其所部归顺刘备。若依正常历史轨迹发展,张绣本应投身至曹操帐下,但现今连贾诩这等智谋之士亦被刘政笼络至徐州,张绣自当不会再选择加入曹操一方。
    然而事已至此,张绣归入刘备麾下与之前并无太大差异,毕竟此时他们皆为抗击袁绍的中坚力量。
    说起来,张绣此人着实令人惋惜。想当年,他亦堪称一员猛将,统军作战能力堪称一流。只可惜在宛城一役时,他杀了典韦、曹昂二人,连曹操自身都差点命丧黄泉。
    因此,在归降曹操后,张绣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重用。事实上,在后续的历史文献中,关于张绣的记述寥寥无几,甚至连他何时离世都变得扑朔迷离、众说纷纭。有种说法称张绣后来再次背叛曹操,并惨遭杀害;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张绣是被曹操暗中谋害致死。然而,无论真相如何,这一切已不再重要。无可争议的事实是,自从张绣归附曹操那一刻起,他便沦为一个无关紧要、存在感极低的角色。
    想当年,张绣作为赫赫有名的“北地枪王”,声名远扬。可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其自身价值荡然无存,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幸运的是,此刻张绣并未应袁绍之邀,反而投身于刘备帐下。如此一来,或许历史的走向将发生改变,未来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