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严逸送李丽质字帖,惹得李世民怀疑。
作者:余从墨   大唐:开局渭水之盟活捉颉利最新章节     
    逍遥府。
    “臭小子!你倒是会邀买人心,近三十万人每人一百两,你现在还有亵裤穿吗?
    没穷的当裤子吧?”李世民坐在前厅两只眼睛上下打量,一副调侃的架势。
    “陛下要是嫌我邀买人心,要不这钱朝廷出了?”严逸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
    大唐有几个地方像逍遥山庄一样金子当铜钱花的,虽说现在的百姓不至于卖儿卖女,但养一个读书人那也得是几代人省吃俭用省下来的。
    严逸虽然很少在大众面前露脸,但他也曾混在人群里看过,很多人那鞋子都穿成夹脚拖鞋了。
    走那么远的路来到长安实属不易,在穿那破鞋子走回去脚还要不要了。
    李世民被噎了一下,不满道:“你个臭小子有话好好说,朕好歹也是皇帝,朕不要面子的嘛!”
    “你是皇帝又不是我夫人,还想让我哄着你不成?”严逸嫌弃道。
    长孙皇后在一旁捂嘴偷笑,眼珠一转突然说道:“质儿!你不是一直想见见王爷吗?还不快过去。”
    说罢一把将李丽质推上前。
    李丽质,621年生人,被封长乐郡公主,别看她现在才七岁,已经出落的十分漂亮。
    李丽质年纪虽小但极善书法丹青,她的墓志铭上曾刻有散玉轴于缥帙,悬镜惭明;耀银书于彩笺,春葩掩丽。”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展开公主所作的画卷,悬挂的明镜就显得黯淡无光;展示公主所写的书法,就连春天的花朵也被掩去丽色。”由此可见她的书法丹青造诣颇深。
    李丽质是被长孙皇后连哄带骗带过来的,李世民并不知道长孙皇后打的什么主意,还以为是李丽质想要见见严逸。
    李丽质眨巴着好奇的眼睛看着严逸,翩然一礼:“长乐见过王爷!”
    严逸可能是即将为人父的关系,对这种萌哒哒的小姑娘喜欢的不得了,心中想着要是自己的女儿能长得这般可爱就好了。
    “公主快快请起!臣事先不知道公主会来,也没准备什么好东西。
    这样吧!臣听说公主十分擅长书法丹青,臣这正好有副字帖供公主赏玩,来人!去库房拿几幅字帖过来。”严逸高声喊道。
    长孙皇后一愣。
    给啥?给字帖??
    你小子也太……
    不是!我这么漂亮的女儿你就给字帖?
    长孙皇后显然还没意识到严逸的字帖到底有多大震撼,心里不断叹气。
    这小子也太不开窍了,九江公主是怎么教的?
    怪不得这么久九江都没怀孕,难不成他们俩晚上睡觉在被窝里习字?
    很快管家捧着几个册子走了进来:“王爷!您要的字帖,还有几本丹青画册。”
    李丽质好奇接过,随手翻开一本读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好词真是好词,逸哥哥这是你写的吗?”
    李丽质一双眼睛闪闪发亮,看得出来她被这词吸引住了。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不禁惊叹:“这首词写的真好。”
    严逸耸了耸肩:“谁发现就是谁的呗!不过就是首词而已,簪花小楷臣是觉得很适合公主,还望公主喜欢。”
    簪花小楷是楷书的一种,以柔美清丽着称,据传是晋代卫夫人创造的一种字体。
    而卫夫人就是王羲之的老师,唐人韦续称其书法“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只不过在唐朝初期,并不如正楷受文人喜爱。
    李世民嘴角一撇又是谁发现就是谁的,他是发现了,只要是涉及诗词文章,这个臭小子就避之不及,像是怕别人知道他有大才似的。
    当初的弟子规是,现在的词也是……
    他到底在怕什么?
    难不成他不想让人以为他是个文人?
    那他干嘛建立学院,还努力促成科举?
    长孙皇后却不纠结这事,起身将李丽质手中字帖接了过来,打开一看,前面的一张纸薄如蝉翼,近乎透明。
    第二张的词也可看的清清楚楚,长孙皇后惊呼:“这简直就是启蒙圣物啊!
    上面这张纸是用来描绘的吗?”
    “启蒙圣物?”李世民一惊,赶紧接了过来,一只大手不断抚摸上面那张薄纸:“臭小子!你是怎么把这纸做的这么薄的?”
    唐朝也有薄如蝉翼的纸,一般用来糊灯笼,可就算是那纸也不能和这纸相比,摸上去简直比少女的肌肤还要顺滑无比。
    “做纸的办法不是已经给你们了嘛!怎么做应该不难吧?”严逸赶紧打哈哈。
    这字帖是从系统里兑换的,本来是想给玲珑练字,上面的复印纸都是现代科技,他也不知道怎么做。
    李世民却信以为真,暗下决定回去便让工部做出来,诚如皇后所说,这字帖真是启蒙圣物,孩童可以在薄纸上描绘,大大提高书法造诣。
    翻开第三页,李世民又愣了:“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臭小子!这是你写的吗?怎么这么大怨气?”
    李清照的词多是如此,如果是个妇人家倒是能理解,他一个大老爷们哪里来的闲愁?
    严逸一副无所谓的回道:“不是啊!我都说了谁发现就是谁的,跟我有啥关系?”
    他不做文抄公就是因为这个,诗词大多都是抒发作者情感。
    有李清照的忧愁,有岳飞的郁郁不得志,有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的豪迈。
    他一个十六七的少年很难让人相信自己会有这么多复杂的心境,难免有人质疑他,所以严逸从未承认过。
    李世民神色复杂的看了眼严逸,这诗词他从未听过,如果是严逸抄袭,那那个作者不可能默默无闻。
    听说严逸以前时常外出交友,想必是他外出时看到别人有感而发的吧。
    长孙皇后此时也被这词中忧愁之意惹的泪流满面,不断擦拭眼泪:“王爷!你也太坏了,本宫还从未在外面如此失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