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报菜名……抱蔡明??
作者:余从墨   大唐:开局渭水之盟活捉颉利最新章节     
    嘶~
    什么叫大唐要黄了?
    这臭小子还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但别说这话还有点道理。
    大唐现在一共有两百多万户,一户存十个铜板,那就是2000多万铜板啊!
    李世民眼睛越来越亮,怎么想怎么觉得可行。
    “2000多万铜板,这得是多少财富啊?只怕朕的国库都要装不下了。”李世民兴奋道。
    “什么?才2000多万铜板?你这数据是哪来的?”严逸诧异道。
    大唐人口虽然不多,那也不至于才2000多万,就自己这庄子都不止,他是有多小看大唐百姓啊!
    “贤侄有所不知!如今大唐一共才200多万人口,连年征战使得人口……”长孙无忌正要解释,却被严逸直接打断。
    “等等!谁说大唐才200多万人口了?哦对!你这么说我突然想起一事。
    长孙大人要是有兴趣可以查查黑户的问题,总有些百姓穷困潦倒为了逃避人头税,荫庇到世家大族门下,成为他们的私属人口。”
    提到这里,众臣对视一眼,眼中满是震惊。
    这事他是如何知道的??
    其实这种事屡见不鲜,就连他们家中也有一些私属人口之类的奴仆。
    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都是对双方有利,谁也不会将此事移到明面上来。
    武德年间其实真正拥有最多的黑户人口还要算五姓七望,他们那都是些少数,但再少也是有的。
    被严逸这样说出来,众人心里一慌。
    “那个……贤侄啊!这些佃户奴仆人家爷都是自愿的,我们也没强迫……”房玄龄红着脸解释。
    “谁说你们了?你们那才多点人?我说的是世家大族,他们那才是大头。”严逸翻了个白眼。
    他的逍遥山庄这么大才不过百户,算上后山藏匿的人口都不过千。
    就他们?穷的连会员费都想讨要,他们能养活得了多少人。
    “哦哦哦!原来贤侄说的是世家,老夫还以为……”房玄龄刚松了口气,转眼就看到李世民黑如锅底的脸。
    好家伙!我这是不打自招了??
    “咳咳!那秦贤侄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此事?这毕竟……”杜如晦赶紧上前打圆场。
    “办法倒也不是没有。”严逸轻笑。
    杜如晦恍然:“贤侄说的可是隋朝所用的《大索貌阅》和《输税法》?
    这办法虽然不错,但工程量太大,劳民伤财啊!”
    “大索貌阅”其实就是“阅其相貌以验老小之实。”
    说的通俗点,就是:把你们一家人叫来,然后对照你们自己上报的户口数据,来看你们这年龄是否相符。
    有没有故意把二十八报成十八,或者是把六十报成了八十之流,以及其它的种种谎报、漏报之类。
    这也就相当于大规模的人口普查,自然需要的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持,所以这在隋初开展的确实轰轰烈烈。
    此外,要求人们相互检举揭发并予以奖励,进一步摸清那些漏网之鱼。
    和大索貌阅相对的另外一项活动是“输籍法”。
    大索貌阅是针对那些“散户”进行的检查,而输籍法则主要是针对一些地方豪强的。
    一些百姓为了逃避自己的户口问题,而一些地方豪强则是需要劳动力,二者刚好结合。造成了这部分依附的人的税又流失。
    于是,隋文帝采取了宰相高颖的“输籍法”,对这些“大户”的等级进行划分,称为“输籍定样”,然后按照所定级别的不同确定税率。相当于税法中的分级税率。
    这两项措施的应用,使得人口大大“增加”,也就意味着赋税的增加,从而为隋朝的经济繁荣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杜大人也说此法劳民伤财,且此法用了这么多年,他们早就有了对策,就算朝廷沿用也收效甚微。
    倒不如建立土地税,经过重新丈量土地,朝廷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
    不想耕地劳作的人,可以直接按照贫富等级缴税。而那些坐拥田产万亩的富人,则需要缴纳更多的土地税款。
    除此之外在加一个劳务税,专门针对那些有超多奴仆、佃户的土地主,一个奴仆收多少钱你们自己定。
    并且按月收取,所有奴仆需和主家签订劳务合同,解除和签订都需经过官府核查盖章。
    此外我个人建议朝廷可以单独开设一个部门,就只管记录劳务合同和监察各府宅有无瞒报情况,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当然这只是我一个想法,之后还要各位大人商榷后拟定个详细步骤,这个我就不参与了。
    有处罚自然也要有奖励,对于暗示缴纳税款的人,你们也可在各郡县的公告栏上贴出。
    并且给与一定奖励,如果不想掏钱,牌匾啥的也是可以的。”严逸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众人额上挤出好几道褶子。
    听的稀里糊涂,却又觉得很是可行,但脑子里总是有片迷雾笼罩。
    说话间众人已经回到逍遥府,此时餐厅里摆满了美味佳肴,十分浓郁的饭香味惹的他们口水直流。
    “逸儿!这是何物?怎么感觉为父从未见过?”秦琼指着餐桌上一盘红彤彤的菜肴问道。
    严逸定睛一看,秦琼指的其实就是西红柿拌白糖,唐朝没有西红柿,也没有这种棉白糖。
    唐朝的白糖来自于古印度,颜色上偏黄,主要是蔗糖提取。
    严逸朝着身后得下人一摆手:“你给诸位大人报一下菜名。”
    下人一愣,挠了挠头:“抱……抱蔡明?这不好吧?”
    严逸眉头一皱:“这有啥?让你报你就报,难不成还要我亲自报?”
    下人咬了咬牙,往门外走去。
    严逸觉得莫名其妙,让他报菜名,他怎么出去了?
    还没等严逸开口,下人扯着嗓子往院中大喊:“蔡明!你小子滚出来,少爷让我抱你。”
    严逸当即就傻了眼。
    卧槽!我怎么给忘了,我府上还真有一个叫蔡明的侍卫。
    很快一个大块头满身大汗的跑了过来,脸色通红的问道:“谁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