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乌斯藏送礼
作者:望九九   红楼:帝国柱石最新章节     
    含元殿中,文武群臣纷纷一愣,满脸错愕。
    皇帝陛下的意思很明显,不要百万石粮食,而是要用两个叛徒来交换完颜康,而这两个叛徒之中,有一个就是洪程。
    以大炎立场而论,洪程罪孽滔天,罪不可恕。
    以贾蓉的立场而论,洪程与贾蓉之间有着生死之仇!
    可以说,就是因为洪程的背叛,而导致贾代化郁郁而终。要知道贾代化郁郁而终的时候,才不足五十岁。
    贾代化死后,宁府直接陷入衰落。
    无论是大炎王朝立场,还是贾蓉自身立场,应该最为支持用两个叛徒,将完颜康换走。
    贾蓉却阻止了皇帝。
    不少朝臣很是不解,原本想要站出来,反对皇帝这种做法的大臣,迈出去的脚,又收了回来。
    既然贾蓉选择出面,他们何必再去出头?
    “哦?”
    皇帝对此也是有些意外:“庆宁郡王,你有什么要说的?”
    对于叛徒洪程等人来说,能够将他们换回来,从而审判,最终斩首,都是应有的下场。太上皇朝时期,这些叛徒叛离大炎,在他昌宁年间,被金国送来大炎审判,他这个皇帝,无疑都会收获巨大声望。
    但是贾蓉阻止了他!
    “陛下...”
    贾蓉微微一叹:“粮饷、灾情都需要粮食。区区叛徒洪程。祖兽等杂碎,迟早一天,臣为陛下捉来...”
    皇帝一愣,陷入沉思。
    这次大炎兵马,陈兵辽东,如果不是缺少粮饷,贾蓉就要进攻金国,极有可能,金国不复存在。
    为了粮饷、灾民,放弃提升威望的机会?
    皇帝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洪程,朕答应你们交换完颜康的条件,不过...粮食先运入山海关再说!”
    金国言而无信,总是出尔反尔。
    昌宁帝根本不信任金国人。
    “是是是。”
    洪程后背已经被冷汗湿透,他差点完犊子。
    眼睛余光瞥了一眼贾蓉,洪程内心充满恐惧。大炎庆宁郡王军事才能卓绝,统兵作战战无不胜,绝对是金国最可怕的劲敌!
    现在,洪程为了自己的小命,也要全力支持金国发展。
    金国存在,他才不会被捉,才不会死!
    “陛下圣明!”
    户部尚书出班,跪伏在地。
    作为户部尚书,这两年的灾情,让他焦头烂额。
    百万石粮食,虽不至于能够缓解灾情,却也足够边军半年所需,剩下的,就是他处理灾情之事。
    “陛下圣明!”
    群臣纷纷跪地见礼。
    贾蓉也是松了口气,皇帝太过注重名望,而失去了实际判断。
    相比较所为的斩首叛徒,还是百万石粮食重要。
    这并不是贾蓉图谋声望,也不是贾蓉有圣人之心,而是...目前他的利益,完全捆绑大炎王朝利益之上。
    接下来就是乌斯藏与吐谷浑使臣,上朝朝贺。
    随着辽国覆灭,吐谷浑原本附属于乌斯藏,如今逐渐走上前台,大有重复祖上荣光的野心。
    贾蓉对此没有什么兴趣。
    戎狄仓皇逃窜到漠北,乌斯藏与吐谷浑,失去了戎狄这个攻打大炎的急先锋,自身难保,最怕就是大炎发兵攻打他们。
    况且,当初戎狄南下之际,乌斯藏积极出兵,两国矛盾,不是这一次乌斯藏入朝朝贺就可以解决的。
    贾蓉的注意力,在几个节度使之子身上。
    大炎是一个矛盾且复杂的王朝,有些类似朱明,一些制度又像晚唐,对待文人的态度上,类似两宋,勋爵制度上,类似螨清。
    其中节度使,有的是实权人物,有的是无实权。
    比如长安节度使云光,执掌长安兵马。
    比如永兴节度使冯胖子。
    这两个只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
    实际上,大炎的节度使都只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但是在大炎文宗皇帝之时,为了应对边塞威胁,逐渐放权给节度使。
    甚至,册封了几个节度使。
    到了太上皇登基之时,边塞威胁日益壮大,太上皇又册封了几个节度使。江南也册封了节度使。
    并且,为了解决节度使养兵粮饷问题,文宗皇帝与太上皇时期,更是将盐税、粮税等征收,逐渐放给节度使。
    如今的节度使,与藩王无异。
    节度使没有亲自前来朝贺,而是派来了自己的儿子...可见,这些节度使,不信任朝廷,也说明他们有了野心。
    根据红楼最后贾惜春削发为尼之后,双眼所见,就是战火燃遍天下,天下兵灾四起,陷入混乱之中。
    “节度使,必将成为大炎心腹大患!”
    现如今,庆宁郡王府的利益,已经与大炎王朝深度捆绑,且秦可卿已经被证实身份,乃是前太子之女。
    以太上皇、太后对待秦可卿的态度,再有皇帝对待他的态度而论,换一个王朝,换一个皇帝,他的存在都会成为皇帝最大的猜忌。
    几个节度使之子,似乎感受到了贾蓉的目光,脸上浮现微笑,面色恭敬。
    其实,几个节度使之子都清楚,随着贾蓉的崛起,他们的父亲,对贾蓉充满了忌惮。这次入京,除了朝拜之外,就要与庆宁郡王拉近关系。
    “怎么削弱节度使的力量?”
    天下节度十几个,加起来兵马足有数十万,这无疑是极大的威胁。
    “庆宁郡王。”
    贾蓉正在思索,昌宁帝这个时候,点名贾蓉:“乌斯藏使臣,给你带了礼物,是几只大虫。”
    “哦?”
    贾蓉一愣,看向乌斯藏使臣:“大虫?”
    天地之间,万物可以分为五虫,大虫属于毛虫,也就是老虎。
    乌斯藏送礼送大虫?
    贾蓉神色不动:“如此,多谢乌斯藏使臣的礼物。”
    礼物不在皇宫,而是在驿馆,乌斯藏使臣恭恭敬敬的见礼,低头一瞬间,眸子里略带振奋:“王爷,明日给您送王府中去。”
    ......
    太极宫。
    太极殿。
    太上皇守在床边,看着依旧还在熟睡的贾铮,眉眼间含笑:“戴权,添一盆木炭,殿内冷了。”
    戴权擦了一把额头的汗珠,这太极殿,都已经放了三盆木炭,他穿得厚,已经浑身粘腻。
    太上皇就是怕庆宁郡王世子冷,今日都是多添了一盆木炭。
    “是...”
    戴权转身离开。
    “慢着...”
    太上皇忽然叫住戴权,随后他看着睁开眼睛,睡醒的贾铮,嘴角勾起:“小家伙,睡醒了?”
    贾铮小脸上有些茫然,转头看了看两边。
    随后,张开双手,小脸上浮现笑容:“嗳...咿呀...”
    “哈哈...”
    太上皇放声大笑的抱起贾铮,太上皇可是很清楚的,小孩子刚睡醒,本能的就会找父母。
    以前太上皇也曾照顾过最喜欢的孙子,醒来后,首先要找的就是奶娘。
    还会哭闹。
    这个重外孙,不哭不闹,很是喜欢他这个老头儿,太上皇内心是欢喜的:“你先去将那几个奶娘叫来...”
    “太上皇。”
    戴权深深低头:“那几个奶娘,是十八皇子、十九皇子的奶娘,上次被叫来之后,十八皇子、十九皇子都在挨饿,两位娘娘,将老奴数落了一顿。现在,十八皇子、十九皇子应该也睡醒了,正在吃奶吧...”
    “哼...”
    太上皇冷哼一声:“我大重外孙吃奶重要,还是皇子吃奶重要?去告诉她们,是我的意思!另外,你再去御膳房,熬一碗鹿肉粥来。”
    戴权躬身后退。
    十八皇子之母是庄妃,庄妃之父乃是内阁次辅。
    十九皇子之母是敬妃,敬妃之父就是兵部尚书。
    太上皇心里,自己的大重外孙最重要,但是两位娘娘心中,两个皇子最重要。
    为了庆宁郡王世子,也是给庆宁郡王世子招惹了政敌哇。
    再说,庆宁郡王世子,可不是太上皇的大重外孙...太上皇的重外孙足有近百个呢...要是论起来,庆宁郡王世子这个重外孙,至少排在一百二十位以后。
    “唉...”
    太上皇此举,并非理智!
    还是另有用意?
    太上皇向来是老谋深算,不会做无意义之事。
    所以,太上皇在算计什么?
    戴权不敢再想,赶紧去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