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绝地反击
作者:上官雪牛   三国首富:邢道荣之货币收割机最新章节     
    然远南之地,有诸侯名曰梁岳,不服洛阳威权,暗聚义士,谋图反叛。
    梁岳,年少英杰,善使双剑,人称“南岳双雄”,武勇卓绝,义士皆附之。
    时梁岳遣使献书于刑道荣,表面言和,实则挑衅。
    书中多有侮辱之辞,谓洛阳雄势已衰,不足为惧。
    刑道荣读书大怒,然思忖再三,乃冷静审度局势,以静制动,命李深密谋策应。
    李深素有智谋,深谙兵法,乃建议曰:“梁岳素恃其雄勇,蔑视朝廷威严。今欲图其败,当先行削弱其势,以困其军心。”
    刑道荣从之,遂遣赵元暗带精兵,深入梁岳境内,削其水源与粮道,以困敌军。
    赵元奉命,率数百精锐,潜行至梁岳境内,设伏于水源粮道之处,暗中截断之。
    梁岳军中水粮日渐不足,士气渐衰,且疾病渐生,军心惶惶。
    梁岳察觉水粮之危,急遣部将巡查,却不知敌踪所在。
    赵元且断且伏,行踪不露,使梁岳大为困扰。
    其军中粮草既缺,水源难继,士卒乏力,疾病蔓延,士气低沉,时有叛逃者,梁岳乃遣亲信严督纪律,诛斩叛者,方稍稳军心。
    刑道荣于洛阳,闻赵元已断梁岳粮道水源,乃密谋加强城防,以静示之。
    于洛阳周边大兴土木,修缮城池,备守具器,日夜演练兵卒,示之以不虞。
    实则暗中厉兵秣马,训练精兵,以待梁岳北上之机。
    梁岳见洛阳城中大兴土木,工匠络绎不绝,以为刑道荣果然已弱,无复雄势,遂不以为意。
    其时部将进言:“洛阳军器之备,殆有图南之谋。”
    然梁岳轻之,笑曰:“刑道荣虚张声势,吾今率军北上,必可一举攻破洛阳。”
    遂发兵北上,统军数万,举旗高歌,扬言必克洛阳,以示其雄威。
    刑道荣得报梁岳北上,命赵元继续潜伏,伺机击其虚实。
    赵元自梁岳境内设伏,探得梁岳行军路径,乃遣急使报刑道荣。
    刑道荣闻之,乃召李深谋策,曰:“梁岳军势浩荡,吾当若何?”
    李深对曰:“梁岳狂妄自大,轻忽敌情,必于行军途中露其破绽。今其粮道水源已断,军中疾病蔓延,不可持久。吾等可乘其危而击之,必获全胜。”
    刑道荣大喜,遂命赵元以精锐潜伏梁岳军途,候其疲惫之际,予以奇袭。
    赵元奉命,率领洛阳精锐,潜伏于梁岳行军路径之侧,设伏山谷之间,待机而动。
    梁岳统军北上,行军至半途,水源被断,粮草不济,士卒皆无力疾行,军中疾病蔓延,士气日低。
    赵元见时机已至,遂于夜半之时率领精锐突袭而出,打其措手不及。
    梁岳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
    赵元挥军猛攻,洛阳精锐如狼似虎,所向披靡。
    梁岳军伤亡惨重,士卒四散奔逃。
    梁岳亲自披甲,手持双剑,奋勇杀敌,然势单力孤,终不敌洛阳精锐,遂被生擒。
    赵元擒得梁岳,以礼相待,劝其归降。
    梁岳既被擒,心中愤懑,言辞之间多有不屈之意,赵元乃徐言宽慰,曰:“梁君勇武过人,广聚义士。然今洛阳之威已盛,刑公仁德昭昭,纳贤礼士,诸侯皆心服之。君何不降而共襄盛事?况刑公宽厚爱才,必不以成败论人。”
    梁岳怒曰:“吾岂贪生畏死之辈?此生唯效忠义士,死无悔矣!”
    赵元见其志坚,暂时未逼,遂厚待之,以示洛阳宽仁。
    刑道荣闻梁岳被擒,命赵元押其至洛阳,欲亲自劝降。
    赵元遵命,将梁岳押送洛阳,沿途厚待。
    梁岳虽被囚,然赵元以礼相待,不曾辱之。
    行至洛阳,刑道荣亲迎梁岳,设宴款待,温言抚慰。
    梁岳见刑道荣,初有怨言,刑道荣徐言笑曰:“梁君何故怀怨于我?吾仰慕梁君英才,欲与君共谋大事。然君偏于一隅,不识时务,遂至今日之败。今朝廷以君为才,特赦君过,愿与君共襄大业。”
    梁岳久闻刑道荣之名,今见其气度,亦心折焉。
    宴毕,刑道荣命梁岳居于客馆,日赐膳食,遣士卒侍奉周全,且屡遣使者劝降。
    梁岳深思良久,感刑道荣之宽仁,遂见刑道荣,曰:“某久闻将军贤明,今日相见,果非虚誉。然某自幼立志图南,不愿屈居人下。若将军真能以诚相待,某当誓效死力。”
    刑道荣闻言大喜,遂赦免梁岳之罪,赐以高官厚禄,收为己用。
    梁岳既降,刑道荣任其为南境统领,封号“南岳侯”,统御南方诸郡。
    梁岳受命后,感激刑道荣知遇之恩,遂以忠义自许,励精图治,广揽贤士,整肃军纪,平定南境叛乱,重振洛阳威权。
    南境诸侯见梁岳归降洛阳,纷纷献表,愿为朝廷效力。
    时南境虽定,然刑道荣深知南境险要,不可失守,乃命梁岳驻守其地,以镇抚南方。
    梁岳治军严明,凡不服从者悉依法惩治,施恩泽于民,抚民心而守边疆。
    其统治之下,南境渐渐平安,百姓安居乐业,叛乱渐止。
    梁岳每遣使洛阳进贡,呈献其治境之绩效,刑道荣深悦之,屡次加封赏赐。
    梁岳得刑道荣器重,乃广交洛阳之士,与李深、赵元等人亲善,言必称刑道荣之明智,务以忠贞自效。
    洛阳军政士卒皆服其才,谓之“南岳忠雄”。
    然梁岳虽居南境,常存兵道,以保其军威。
    洛阳朝廷因此而对南境更为倚重,南北皆安,四海承平,刑道荣之声威日隆。
    刑道荣设宴于洛阳宫,宴请百官,与梁岳共庆南境平定之功。
    席间,刑道荣举杯劝酒,对梁岳曰:“梁君,南境平定,君之功劳至伟。今朝廷倚重君才,愿君继续尽忠职守,抚民固疆,令南方长治久安。”
    梁岳起身拜谢,谦辞曰:“将军明鉴,岳本愚人,但蒙恩遇,方有今日。愿尽忠职守,不负朝廷所托。”
    酒酣之际,刑道荣召李深与赵元至前,共谋大事。
    李深曰:“南境虽定,然远南诸国未必心服,恐有异志。当遣梁君南巡,宣扬朝廷威德,以震其心。”
    赵元亦曰:“今梁君之名已显于南境,若其以身为朝廷之使,诸国必然折服。”
    刑道荣点头称善,遂对梁岳曰:“君素为南境敬仰,今遣君巡抚南疆,令诸国尽归服朝廷。君意下如何?”
    梁岳拱手应命,曰:“刑公厚望,岳必不负。今当率部南巡,宣扬朝廷威德,以定南疆。”
    刑道荣闻之,乃赐梁岳金印、佩刀,并拨精兵千人,令其南巡。
    梁岳奉命后,即日启程,率军南下。
    途经诸郡,各地守将无不亲迎,百姓皆敬仰其威名。
    至南境边陲之地,梁岳遍访诸侯,宣扬洛阳之威德。
    远南诸国君长闻梁岳至,无不献表归顺,呈上珍宝贡物。
    梁岳一一受之,并令其将各国情势尽报朝廷,以便统一治理。
    其时远南之地,有一小国,国主不愿臣服洛阳,常挑衅边境。
    梁岳闻之,遂遣使谕之,曰:“洛阳威德日盛,朝廷四海承平,尔等当识时务,速献表归顺,方能免祸。”
    然其国主不从,遣人辱骂使者,扬言必以兵力拒之。梁岳得报,勃然大怒,乃召集诸部将,曰:“小国狂妄,拒不归顺,今吾当率兵讨之,以立威于南境。”
    部将皆愿从。
    翌日,梁岳率军南征,行至小国边境,严阵以待。
    小国国主见梁岳大军压境,仓促出兵迎敌。
    两军对垒之际,梁岳亲自披挂上阵,双剑在手,勇猛无比,杀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
    其军士皆受鼓舞,奋勇杀敌,锐不可当。
    小国军士不敌,大败而归,国主仓皇退入城中固守。
    梁岳乃命军士围城,将小国断绝水粮。
    数日后,城内兵民皆困乏饥饿,国主不得已,遣使请降。
    梁岳受降,令其缴械投诚,并召集城中百姓,宣示朝廷恩德。
    其国主恐惧,遂呈上降表,献出城池珍宝,宣誓效忠洛阳。
    梁岳赦其罪,遣使报刑道荣,言其国已定,并奏请朝廷派员治理。
    刑道荣得报大悦,命封其国主为地方官,并赐其金银,以示恩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