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兵临城下
作者:上官雪牛   三国首富:邢道荣之货币收割机最新章节     
    洛阳金库固若金汤,刑道荣自以为无虞。
    不料东南联盟诸侯不甘心败,乃秘密集结兵马,誓要一举攻破洛阳。
    其间,有一名诸侯,曰苏定,为联盟之首领,智勇双全,深谋远虑,慷慨有义。
    遂聚盟众,严整兵马,积极筹备军资,悄无声息,向洛阳进发。
    初时,苏定与诸侯同心协力,立誓要雪先前之耻,竟不惜以全部兵力合围洛阳。
    苏定居首策之位,令其副将陈威、韩越分别统率左右翼,锐士精兵,披甲持刃,旌旗蔽天而来。
    每闻士卒抱怨曰:“洛阳之固,非吾辈所可轻撼。”
    苏定则威言厉色,激励众将士:“吾等此行乃为雪耻而战,必以忠勇之心,锐不可当,方能战胜洛阳,取胜归营。”
    众皆慷慨应命,誓死效忠,不畏生死。
    及苏定军马行至洛阳城十里之外,便秘密下令扎营,严守军令,不动烟火,以避洛阳之耳目。
    苏定亲自召集各部将领,作战前详议,谓诸将曰:“今我军聚集兵马十余万,声势浩大,然洛阳城池高固,墙垣坚厚,且刑道荣久镇此地,势力根深,非一朝一夕所能摧毁。故宜先布重围,断其四通八达之路,坚壁清野,令其军中粮草难续,士气渐衰,吾军则可攻城如探囊取物也。”
    韩越奏曰:“刑道荣久居洛阳,兵强粮足,恐难久困。宜速战速决,正面攻其城池,务求一举破之。”
    陈威亦言:“洛阳虽固,然兵马不过五万,我军十余万众,可分三路夹击而进,取其不备,或能速克。”
    苏定笑曰:“二位将军所言皆有道理,然正面攻城,非取胜之上策。今敌军皆聚于城中,严守城池,士气正盛,直攻恐有不利。吾意不如且先合围,待其粮草耗尽,内生纷扰,再作计策,击之必胜。”
    陈、韩皆颔首称善,遂依苏定之计,各自分兵,密布洛阳四周。
    旌旗猎猎,尘土飞扬,声势浩大,洛阳城中不日即传警讯。
    赵元闻报急赴刑道荣府中,面色凝重,疾语曰:“东南联军云集,旌旗数十里,兵马十万,城外四处皆有敌营。此一战,恐非寻常小敌。”
    刑道荣闻言,心头一紧,然面色自若,召集赵元与李深,共议对策。
    刑道荣言曰:“吾虽预料有此一战,然敌来如此之速,实出意料。
    且东南联军合兵一处,势不可轻视。
    须速定良策,以守此关键之地。”
    李深自信言曰:“敌虽众,但长途跋涉,必疲于奔命。我等可利用洛阳险峻地势,设伏击之。又可焚其粮道,断其后援。若敌粮草耗尽,士卒自散,不战而胜矣。”
    赵元亦建言:“洛阳城墙坚固,宜速集民兵,扩充守军,且于城四周设多处防御工事,以稳固城防。”
    刑道荣深思熟虑,采纳两人之策,遂命赵元主持城防,严整守军,广聚粮草,设多处防御工事,以固城防。
    李深则负责外围作战布置,设伏击阵,以扰敌军。
    又暗中派出死士,探敌粮道,以焚其后援。
    不日,敌军至,远山上旌旗如林,尘土飞扬,兵临城下。
    洛阳城内,民心惶惶,然赵元整顿军纪,严阵以待,城上旌旗展开,军士各据其位,矢箭如雨,待敌军射程之内,即发射攻击。
    苏定见洛阳城防森严,不敢轻举妄动,乃下令扎营围城,设重兵把守要隘,试图以长期围困迫使洛阳投降。
    然刑道荣识敌意图,命民休养生息,备战待敌,严肃军纪,广备粮草,暗中遣死士出城,焚烧敌军粮草,扰其后路。
    数日后,李深率死士绕道至敌后,潜入敌营,伺机而动。
    至夜深人静之时,焚其粮草,火光冲天,敌军仓促应对,慌乱不堪。
    此举令敌军后援大受打击,士气不振。
    苏定闻讯震怒,急令副将陈威加派人手,严守粮道,然已难挽颓势。
    苏定虑粮道受损,恐难久困洛阳,遂召诸将共议。
    陈威言曰:“今敌城固守,吾军久攻不下,且粮道不稳,恐不宜再久困。”
    韩越亦言:“敌军潜伏难测,吾军虽围洛阳,然内患不绝,且粮草渐尽,士气低迷,宜速战速决,以免贻误战机。”
    苏定蹙眉曰:“粮道既毁,吾军虽多,亦不敢久耗。此时士气未泯,宜发起总攻,誓夺洛阳,以保大业。”
    乃定计明日全军猛攻,以求一举破城。
    次日,苏定亲自督战,陈威、韩越分领左右翼,率众士卒,列阵于洛阳城下。
    初时,敌军鼓声雷动,旌旗漫天,士卒皆持矛戟,或执长弓,矢如蝗雨,箭弩齐发。
    赵元于城上自督军士,军士严阵以待,矢箭如雨,大石飞落,火油猛泼,敌军伤亡惨重。
    苏定数次督阵,陈、韩轮番上阵,然洛阳城池壁垒森严,赵元指挥若定,敌军屡攻屡败。
    李深则领一支精兵,自城侧潜出,奇袭敌营,杀敌将士措手不及,血流漂杵,尸横遍野。
    苏定怒不可遏,令副将陈威强攻不止,然攻势已乱,军心动摇。
    陈威见状,不得不退军稳阵,然士卒早已疲惫不堪,士气全失。
    三日连战,敌军攻势渐缓,久攻不下,粮草亦告匮乏。
    苏定见形势不利,士气低落,乃令副将韩越暂停攻城,集中兵力御外扰,整顿阵营,以图再战。
    赵元、李深见敌军阵脚大乱,敌营士卒互相猜忌,心存疑惧,乃加紧派遣探子潜入敌营,搜集情报。
    苏定苦思良策,欲再鼓舞士气,然军中将士纷纷传言洛阳坚不可摧,已为不祥之兆。
    韩越密奏苏定曰:“敌营势坚,士气已失,粮草难继,宜速撤兵,以保全军。”
    苏定叹曰:“撤退诚非所愿,然势不得已。”
    遂定计分三路撤退,仍立下严令:“各部须互相照应,若敢溃逃,杀无赦。”
    然事未如愿,赵元、李深早已看穿敌计,各自率兵趁夜掩杀,敌军溃散成流,奔逃之状,不可收拾。
    敌军溃败,苏定心急如焚,急令陈威统兵后撤,自率中军殿后,严防洛阳军追击。
    李深、赵元见敌军士气尽失,纷纷溃逃,遂命军士乘胜追击。
    赵元率兵出城,疾行数里,击敌于山谷之间,大破其翼侧,俘斩无数。
    李深则绕至敌军后方,截断其归路。
    敌军腹背受敌,不知所措,众将士皆弃甲而逃,哀声震天,洛阳军乘势掩杀,斩敌如割草。
    苏定狼狈率残兵败将退至一处山谷,陈威、韩越犹护其左右,聚集数千余人坚守。
    赵元与李深闻讯,商议曰:“苏定勇而有谋,若令其逃脱,恐后患无穷。宜速设重围,将其一网打尽。”
    遂命赵元率步兵于山谷口结阵堵截,李深率骑兵绕至山谷两侧,分兵夹击。
    洛阳军旌旗蔽日,鼓声震天。
    苏定见势危急,乃登高处以鼓舞士气,大呼曰:“吾等至此,不可坐以待毙,须奋力一搏,杀出重围!”
    陈威、韩越皆引军士死战,殊死冲击洛阳军阵。
    赵元督战严密,军士死守阵地,以长戟利刃密布谷口,迎敌锐士。
    李深则率骑兵自谷侧掩杀,杀敌无数。
    苏定军众人皆知无路可退,纷纷殊死搏战,奈何兵微将寡,终难敌洛阳军阵。
    谷中尸积如山,血流成河,苏定见大势已去,乃将军旗一折,手刃爱将陈威,自尽而死。
    韩越侥幸逃脱,率残军突围而去,赵元见敌军大溃,不欲穷追,遂鸣金收兵,命军士清理战场。
    李深则整顿兵马,巡视谷口,捕获俘虏万余,悉数押回洛阳。
    赵元、李深共执苏定尸首,返城见刑道荣,刑道荣闻敌首领已死,遂上城楼大赐三军,嘉奖赵元与李深之功,颂其忠心耿耿,守护洛阳。
    刑道荣设宴于府中,邀诸将同饮,抚劳三军将士。
    席间,赵元敬酒言曰:“苏定虽死,然东南诸侯尚存,联军未尽,恐将再起。吾等不可懈怠,当速筹策。”
    刑道荣颔首称是,随即召集诸将商议,以图后策。
    李深言曰:“洛阳虽胜一役,然城内粮草亦耗,民心未稳。今宜设法稳民心,广积粮草,休养生息,以待东南联军再来。”
    赵元亦言:“宜派轻骑分道探查敌情,防其卷土重来。”
    刑道荣思虑再三,遂命赵元分遣斥候,严密监视东南诸侯动向。
    李深则负责广积粮草,操练军士,稳固城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