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钱庄秘密
作者:上官雪牛   三国首富:邢道荣之货币收割机最新章节     
    刑道荣谋定洛阳,深知其地形势险要,然兵贵神速,欲一举攻破,必仰仗金银之力。
    金银者,天下财货之源,若无足资,虽巧施兵法,亦难成大事。
    于是刑道荣密召府中长老,夜深议事,布置方略。
    刑道荣告之曰:“吾既布计重夺洛阳,然若无金银,何以迅疾而动?吾意欲使洛阳钱庄再发挥用,汝等速为吾谋之。”
    长老皆拜命而行。
    是时,刑道荣府中旧有一密室,藏金银无数,非为外显之用,乃备应急。
    府中信臣凡得其信任者,皆曾见其藏。
    刑道荣深知此物,平日不可显露于外,时人多有所疑。
    然今次大计既定,遂决意暗中流通,以备战事。
    遂命府中信臣,将金银分批运送,潜入市场各大钱庄,隐而不宣。
    使其循序渐入,务求稳定市场,扶持军需。
    各府钱庄接命后,亦加严监管,务确保每一笔金银流入市场,循序渐进,不致引起异动。
    刑道荣更虑此举,恐市中豪强、商贾、巨户皆有窥探之意,遂亲自布置,命各钱庄之主以府中所信之臣监视,凡涉金银出入者,皆严加考察,不容疏漏。
    又设秘密购买点,购买军需物资,如粮草、兵械、甲胄、刀剑,以备不时之需。
    此举一则增加金银流通,二则秘密筹备军事物资,为日后进攻洛阳做好准备。
    然天下事难料,奸雄吕布之密探,多潜伏于市。
    一日,吕布探子发现洛阳钱庄有异常金银流动,急报于吕布。
    吕布闻之,大惊,召陈宫问策对付。
    陈宫者,世之奇才,善谋善断,闻刑道荣此举,沉思良久,答曰:“刑道荣此举,明为稳市,暗为备战。吾等不可坐视,宜速设法探明其详,对策方可成立。”
    遂命密探加强监视,寻其隐情。
    陈宫复言:“然洛阳钱庄,刑道荣深信之人居之,凡为金银出入者,皆为府中所信之臣,密探难以轻易窥其机密。且刑道荣早有布置,必已严密无间。吾料其金银必暗藏于密室,汝等密探宜从此处下手。”
    吕布大喜,遂命陈宫尽速筹划,选拔得力密探潜入市场,伺机破获刑道荣之秘密行动。
    刑道荣得府中眼线报,知吕布密探动作,乃愈加严密行事。
    钱庄之主皆深得其信任,各执其责,确保秘密不泄,凡有可疑者,必明察暗访。
    又设假密室,以迷惑探子,使其不得其真情。
    金银流通愈加隐秘,市场稍有波动,亦能迅速平定。
    刑道荣意谓:“若此举能保周全,待吾军资充足,便可一举夺洛阳。”
    金银逐渐流通,刑道荣之军资亦渐次充足。
    而吕布方面,虽知有异,然因刑道荣布置得宜,密探难以揭其底细,一时间陷入被动。
    陈宫亦觉此事非易,沉思对策,不敢稍懈。
    吕布心急如焚,时不时召陈宫议策,却始终难见成效。
    自刑道荣秘密筹划金银流通以来,市面波澜不惊,金银流动稳健,钱庄之银价亦无异动。
    凡军资所需物资,如粮草、甲械、刀剑,皆暗中搜购无误。
    钱庄主人各依府中指令,缜密行事,渐次购置,凡交易必以府中密令为准。
    金银既入钱庄,又分流至市场,隐而不显,天下莫测其详。
    是以吕布密探虽屡次窥探,皆不得其要领,空耗精力。
    陈宫觉刑道荣计谋周密,遂策谋设局,以利诱之。
    于是召集密探商议,令之曰:“若欲破刑道荣之局,必先引其露马脚。吾等宜设密局,假购军资,以激其贪欲,诱使其显形。”
    密探皆称善,遂令一班密探伪装成贩夫走卒,或商贾巨富,分散于洛阳各大市场钱庄。
    借机搜探刑道荣所设秘密购买点。
    又使其中数人通晓兵械之事,假托求购甲胄刀剑,或大量粮草。
    密探之计果然奏效,数日之后,竟寻得刑道荣所设秘密购买点之一。
    密探闻其买卖暗中进行,隐匿于偏僻之处,入则深宅大院,出则市井巷陌,凡来往者皆神色匆匆,行事谨慎,必是非比寻常。
    于是密探加紧监视,凡入其地者,皆逐一记录,严加留意。
    数日之后,发现其中常来往者,竟皆府中信臣,行踪颇为可疑。
    密探将所得密报陈宫,陈宫大喜曰:“此刑道荣之密事也。”
    遂令密探潜伏其中,渐次接近购买点中人,借词示以重金,以求甲胄刀剑。
    其初,购买点之主颇为谨慎,不为所动,然见其诚意,又虑不售恐露行迹,遂允之,然须具书信。
    密探随即依言草书一封,复示其携重金赴会,购买点主遂告以甲胄刀剑数目、价钱,密探即假意欢喜应允。
    是日,密探预备重金,赴会购买点。
    正值午后,阳光普照,街市熙攘。
    密探进得深宅,见院中陈列刀剑甲胄甚多,皆为精良之品,顿觉此行无误。
    于是与购买点主洽谈,议定价钱,约以次日午时送货。
    密探佯作豪爽,急欲得货,遂缴纳部分定金。
    购买点主见其慷慨,不疑有诈,竟允其携密探四人,入内选货。
    密探细观院中所陈刀剑甲胄,皆非寻常市货。
    院内设有暗室,藏兵械颇多,密探假托一二甲胄刀剑,询其价值,购买点主悉数答之。
    密探寻得购买点之主一时不备,暗记其藏兵暗室所在,又于刀剑甲胄处暗记其号。
    稍后,密探辞出,急赴陈宫府中详报。
    陈宫闻报,喜不自胜,曰:“果有所得!若可破此购买点,刑道荣之密谋必现矣。”
    遂以吕布名义密召长史,并各召其密探,设谋以图。
    翌日午时,密探复至购买点,见刀剑甲胄已备,遂以重金购得之。
    此举非但无使购买点之主疑惧,反更增其信任。
    自此之后,密探与购买点主交往益密,终得其信任,渐次窥得其更多秘密。
    刑道荣暗藏密室,金银流通皆隐而不显,然购买点之事终显端倪,吕布密探竟得其隐情。
    而陈宫之策亦因之愈加密集,将刑道荣之计步步窥破。
    吕布闻之,深为振奋,连声称善。遂命陈宫速筹策,以图破之。
    陈宫则召集众密探,设谋一场大计,欲一举揭破刑道荣之秘密。
    陈宫得密探报,知已探得刑道荣购买点之藏兵暗室所在,乃与吕布商议,定下破局之策。
    吕布问之曰:“陈长史以为,若攻其密室,刑道荣之密谋可得尽乎?”
    陈宫答曰:“刑道荣素知谨慎,必多备不虞。吾以为,宜设疑兵,虚实并举,乃可成功。”
    吕布然其言,遂令陈宫领密探分路而行。
    一班密探伪装成市井游民,散布市井巷陌,意在扰乱刑道荣耳目。
    另一班则假托商贾大户,广行探访,实为查探各购买点之秘密联络。
    陈宫复于府中召集密探,令曰:“汝等所探得之购买点,其负责人必非寻常之人。今需设局,将其逐一网罗而尽获之。凡探得者,皆可从重赏。”
    密探闻令,尽皆拜命而行。
    于是各班密探分赴洛阳城中各处购买点,以虚实相参之策,或诱或诈,逐渐寻得购买点之联络路径。
    刑道荣府中信臣虽谨慎,然终难敌陈宫布置,稍有露迹。
    其后数日,密探即陆续捕获刑道荣购买点之人,得其详细买卖记录。
    陈宫以此计策得手,复以吕布名义,令密探加紧行动,务将刑道荣之密室及其金银流通之法一并揭露。
    刑道荣设于府中之密室,金银藏量极巨,然分批分次流通市场,难以觉察。
    密探探得其踪迹,遂以假银市中通行,以诱其泄露行径。
    又令其中一班密探,假作富户,携重金赴购买点购置军械甲胄,诱其显露金银出入之行迹。
    是以刑道荣购买点负责人愈加信任,以为密探所扮商贾果为实情,遂不设防。
    陈宫见密探连连得手,遂设策进一步逼迫购买点显露。
    密探复装作商贾巨富,以重金示之,欲购刀剑甲胄以备战。
    购买点负责人心喜不已,遂允之,并告以若能一次性购满,可加赠金银若干。
    密探见状,遂言以将购甲胄兵械一事告知市中富户,务求更多购置。
    购买点负责人闻之,喜出望外,遂取其购货册目,列明刀剑甲胄之数量及价格,并允其携密探入内挑选。
    密探入得深宅,见兵械甲胄陈列其中,遂细细记录,以备日后查证。
    稍后,密探即告陈宫,得悉购买点之内情,陈宫大喜,曰:“刑道荣之密谋,果在此矣!”
    遂令吕布设疑兵,虚张声势,作佯攻洛阳之势,以迫刑道荣仓促应对。
    吕布依计而行,密布疑兵于洛阳周边,令市中谣言四起,言吕布大军将至。
    刑道荣府中眼线见谣言四起,急报刑道荣。
    刑道荣心急如焚,急召信臣密议,令其速将金银自密室取出,以资战备。
    刑道荣遂密召信臣,令其夜深取金银,分批送至洛阳钱庄及购买点。
    各信臣皆奉命行事,逐一将金银送出。
    陈宫密探早已窥破其计,见刑道荣金银出动之机,遂密报陈宫,陈宫即告吕布,曰:“时机已至,可施奇谋。”
    吕布大喜,召集众将士,定下进攻之策。
    是夜,陈宫密令各班密探出动,潜伏于洛阳城中各大购买点。
    翌日午时,众密探齐发,分头攻破购买点,将其负责人尽数缉拿。
    刑道荣金银所在之密室,亦为密探所控,将其中金银悉数查封。
    吕布得报,心喜不已,遂召陈宫定策,欲一举攻破洛阳。
    然而刑道荣既觉其事不妙,亦暗布疑兵,以防不测。
    正所谓兵者诡道也,双方各怀心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