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豪掷百金
作者:上官雪牛   三国首富:邢道荣之货币收割机最新章节     
    邢道荣抚须沉思,悠然自得之态。
    遥想司马家族乃是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非一朝一夕可动摇也。
    观其家族,横跨商贾、政途,累代积累,势力盘根错节。
    威望卓着,犹如参天大树,根系遍布,非常之棘手。
    此时,邢道荣心生寂寞,感叹时艰,自知孤身一人,难以独撼巨擘。
    他目光如炬,视线投向远方蜿蜒的洛水之畔。
    眉头紧锁,心知事关重大,绝非儿戏。
    故此,他决意扎根于洛阳。
    此地乃是经济文化交汇之处,商贾云集,信息四通八达,方便他布局与筹谋。
    邢道荣遂步入洛阳之街市,深入市井之中,以观民情疾苦。
    边行边思,他的心路历程波澜起伏。
    每见市井之中百姓熙熙攘攘。
    商贩喧哗,各怀鬼胎。
    彼此间的利害关系错综复杂,颇似自己即将面对的斗争。
    他暗自计较,如何运用手中的一切资源。
    逐步构建自己的势力网络,以对抗庞大的司马家族。
    邢道荣于市集之中。
    细观各色人等。
    或贩卖良品,或呼朋引伴。
    心中逐渐有了计策。
    若想取胜,必须巧妙地结交洛阳地方势力。
    利用这些地方豪绅的力量,悄悄布局。
    暗中摧毁司马家族的商业基础。
    于是,他开始与各路人马接触,渐渐建立关系网。
    邢道荣回到居所,点起薄荷油灯,独坐于书桌前。
    展开地图,细细研究洛阳及周边地形,寻找可以利用的地理优势。
    一面思索如何部署,一面暗自警惕,须臾不可大意。
    每一个决策,都必须考虑再三,确保万无一失。
    是以提笼启行,抵洛阳,意图寻得一处良宿,筹谋长远。
    洛阳城,自古帝王都,河洛交汇,繁花似锦。
    城门洞开,车水马龙,商贾云集,是为全国繁华所聚。
    邢道荣步入此地,顿感心旷神怡,暗思此行必获丰收。
    然观其城市之广,楼台之密,市井之热,觅一安身之所,非一日之功也。
    邢道荣先至城南。
    那里客栈林立,酒肆繁多。
    步移景异,处处皆是喧嚣。
    他细观每一家客栈,寻其幽静而不失繁华之地。
    有一客栈,门前柳绿花红,闻之可知酒香,望之足见客多。
    邢道荣心知此地可落脚,便步入客栈,与掌柜详谈。
    掌柜者,姓李,洛阳人氏。
    邢道荣道出心意,欲长住此地。
    李掌柜听罢,颔首应允。
    指其上层佳处,临窗而居,可以远眺市井,又得幽静之益。
    邢道荣见屋舍干净,布置得体,遂决定长居。
    安顿妥当后,邢道荣始展开其计。
    日以继夜,游历四方,与城中豪杰英才交游,广结良缘。
    他深知,洛阳地利人和,商贸兴旺,是聚财之地。
    其间,他深入研究本地市场,不断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市场之变,保持店铺之盛。
    细雨绵绵之日,邢道荣立于店铺之前。
    望着络绎不绝的人流。
    商贾之路。
    正是因此繁华的洛阳。
    邢道荣遍寻洛阳,终于于城中心觅得一处高级客栈。
    此栈名曰“浮光阁”。
    外观华丽,门前对联上下皆是精致雕刻,写着“浮光掠影,日新月异”之妙句,颇显其非凡气派。
    客栈内部更是装潢考究,红木家具光鲜亮丽。
    壁挂名家字画,流光溢彩,古香古色。
    客栈内设施俱全。
    不但有宽敞的厅堂,以供旅客品茗交谈。
    亦有幽静的书房,供文人墨客挥毫泼墨。
    每逢夜晚,客栈更置琴台,有丝竹之音,悠扬入耳。
    地理位置尤为优越,坐落于洛阳城中央。
    左邻贯市,右靠皇宫,四通八达,商贾云集。
    此地不仅交通便利,更是消息灵通之地。
    使得邢道荣可方便地收集各方资讯,以便布局策略,对抗权势熏天的司马家族。
    客栈内的信息网络错综复杂,常有各地商旅进出。
    人来人往,言谈之间,不难窥见天下大势。
    客栈虽处城中,然其内部设计巧妙。
    以高墙围绕,配以厚重的红木门扉。
    入夜,门外车马喧哗。
    此外,客栈还特设有密道。
    “浮光阁”自开业以来,设施一流,久享盛名。
    相传此客栈曾是一位皇族遗腹子所建。
    后因战乱易手,历经数代,添砖加瓦,方才有今日规模。
    客栈内部遍布着历代遗物。
    邢道荣试图定居于此,方便观察洛阳政局与司马家族的动向。
    同时也能借助客栈的资源与人脉,筹措必要的资金与势力。
    此外,他亦可借客栈之便,为日后扳倒司马家族做足准备。
    于是邢道荣步履客栈,寻小二以询。
    小二闻其意欲购栈,惊异甚,急呼掌柜。
    掌柜急步而至,告之道:
    “此栈深具盘根,价重百金,非同小可。”
    邢道荣闻言,不动声色。
    摄取黄金百两,堆于案前。
    掌柜见之,目瞪口呆,心中波涛起伏。
    想道:“此人何以如此阔绰,竟能一语出百金?莫非背后大有来头?”
    而后心转念,若真财大气粗。
    购此栈也非难事,但此般轻易出金,岂非有他图?
    思虑再三,心下稍安。
    但仍旧心惊胆战,不敢怠慢。
    又忧栈若易手,己何以为生?
    对面之邢道荣,看其掌柜眼神迷离,心知其疑虑未消。
    遂温言安慰道:
    “君无忧虑,吾真心购此客栈,非他意。愿以百金易之,从此栈为吾有,汝亦可留为上佐,共图生意。”
    邢道荣此言,出自真诚,不带半分虚情。
    掌柜听罢,心中一暖,想道:
    “此人言行一致,金钱虽多,心性可嘉。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自寻烦恼,不如顺其自然。”
    于是,点头应允。
    叹道:“既然公如此诚心,我亦不好再推三阻四。百金即栈之价,此后栈中一切,悉听尊便。”
    邢道荣见其终于应承,当即命人过户,整理账目。
    掌柜亦派人相助,两边俱是忙而不乱。
    交易完成后,邢道荣又留金十两,谓之曰:
    “此为余谢,日后望汝用心佐我,共创佳业。”
    “谢过明公,可称在下为来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