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乌龟城平壤
作者:云陵一梦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最新章节     
    羲州城,议事大厅。
    朱雄英,李景隆,朱高煦,徐子卿,季昌明,
    五人围坐在一起,看着平壤的城防图久久不语。怪不得朝鲜国主会留下五万大军驻守平壤后,就安心的回到了汉城。
    平壤的城墙厚达五米,高近四十米。
    朱雄英纳闷的看向季昌明,疑惑的问道:“朝鲜国主是有病吗?以朝鲜的国力建这么一个乌龟壳干嘛?”
    季昌明苦笑道“殿下,您有所不知,朝鲜的地形与大明不同,三面环海,平壤地势险峻,而且是通往汉城的必经之路,所以只要守住平壤,汉城就没有危险,朝鲜大半的军费都用在了建设平壤上面,在他们的心里,平壤就是一座永远都不会被攻克的堡垒。”
    朱雄英的脸上带着一种奇怪的笑容,嘲讽的道:“凭着这么一层王八壳子,就敢自称是永远不会被攻破的堡垒了?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九江,神机营携带的火炮中,威力最大的火炮能不能轰破平壤的城墙?”
    李景隆认真的思考一番后,肯定的道:“殿下,神机营目前威力最大的火炮是大将军炮,射程能达到五千米,爆炸直径能达到两百米,如今的世界上应该没有城墙能够挡得住,就算平壤的城墙再加厚一倍,也扛不住。”
    跟着朱雄英的时间长了,李景隆现在各种现代词汇运用的也是炉火纯青。
    对于军备司生产出来的各种火器,徐子卿等人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是听到如此恐怖的杀伤力时,还是会觉得胆战心惊。
    更别说是一直待在固步自封的朝鲜之地的季昌明了。
    只见季老先生不可置信的问道:“殿下,我大明如今,真的有如此神物?那岂不是日后可以横扫天下?”
    朱雄英赶忙解释道:“不至于,大将军炮太重了,移动太过困难,在没有实现机械动力之前根本就不能用于野战,只能用于攻城,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太贵了!哪怕是以大明如今的财力,也只能造出来两门大将军炮,而且只有六发炮弹,每发炮弹的造价在四百万两白银左右,所以如果不是遇到平壤这种乌龟壳,这大将军炮能不用还是不用为好!”
    季昌明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等神器还有诸多限制。
    一旁的徐子卿其实听的更加明白,最近一段时间,他也在军备司沉浸了很久,所以大部分的军用器械他现在都认识,只是这机械动力又是何物啊?
    面对徐子卿的疑问,朱雄英只能尴尬的表示,以后再解释。
    “本王记得平壤的守将叫李朔成吧?季大人,你对这个人有什么了解吗?”
    季昌明面色沉重的道:“回殿下,李朔成此人天生神力,勇猛异常,而且对朝鲜国主忠心不二,深得国主的信任,是朝鲜名副其实的第一战将,怕是不好对付啊。”
    一旁的朱高煦有些不服的道:“这人有你说的那么厉害?”
    见到朱高煦跃跃欲试的样子,朱雄英的心里打起了小九九。
    “这李朔成有没有什么别的弱点?”
    季昌明沉吟了一番后,低声道:“有,这李大将军十分好色,据说每晚无女不欢,自从他驻守平壤后,好多稍微有些姿色的少女都不敢上街,据说哪怕是现在这种战时,他也每晚都流连于烟花之处。”
    李景隆咽了口唾沫,呢喃道:“每晚?这家伙腰受的了吗?”
    朱雄英嫌弃的道:“我说九江,咱们在讨论军情呢,你能不能思想不这么龌龊。”
    话是这么说,但是朱雄英自己的眼睛却亮了起来,让在场的众人都深深的怀疑起了这位吴王殿下的节操。
    看到众人的眼神,朱雄英义正言辞的道:“诸位,你们怎么能这么想本王?现在我来说下作战计划,三天之内,拿下平壤。”
    李景隆有些不理解的道:“三天?咱们两发大将军炮过去,迅速抢占城门,架设步枪阵地,我看一天就能结束战斗。”
    朱雄英翻了个白眼,有些无语的道:“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记住,我们最主要的战略目标,是将汉城周围军队的目光,都集中在我们身上,给信国公创造机会,信国公最起码还有七天才能到朝鲜海域,如果我们一天就结束战斗了,却迟迟不进攻,傻子都知道我们有问题了!”
    李景隆这时才挠了挠头,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个时候朱雄英才明白为什么李景隆前世带着五十万大军被败在朱棣不到十万大军的手中。
    他是一名好将军,却不是一个好元帅,在大局观和战略眼光的层次方面,还是差了点。
    紧接着,朱雄英开始继续安排作战计划:“明日一早,全军拔营,大将军炮安装在射程之内即可,不要离的太近,免得被朝鲜军发现,高煦,到了之后,你就去城下叫阵,记住,不求你伤了李朔成,只要消耗他的体力就好。”
    “子卿,麻烦你跑一趟,配合平壤城内的方白镜,制定一个刺杀计划,最好是在第三天的凌晨,这样造成的恐慌最大,还有就是,一但刺杀成功,马上撤退,不要纠缠,毕竟城内还有数万大军,一但被缠住,多好的武功怕是也无济于事。”
    “九江,盖州与镇江两地虽然被我们拿下了,但是后勤补给线本王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你带着人重新梳理一遍,确认无误后,务必在第三天的凌晨赶回来。”
    “季大人,我们的兵力有限,没法给你留太多的留守的兵力,所以你要将投降的两千士兵抓在手里,经过今天白天河边的震慑,我想城内的势力应该没那么快有反抗的心思,但是也不能不防,所以羲州城就拜托给您了。”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见到所有人都拍着胸脯保证绝对没有问题,朱雄英这才放下心来。
    “好,既然都没有问题了,那大家都下去休息吧,明日一早,各司其职。”
    就这样,等所有人都离开后,朱雄英一个人离开议事大厅,走到羲州城的城墙之上。
    城内是一队队戒备森严的大明军队在街道上仔细的巡逻。
    城外是辽阔的鸭绿江,奔涌着湍急河水。
    一时之间,朱雄英陷入了沉思。
    他也不知道今日活埋这三千士兵的行为是不是对的,但是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三千个家庭会因此破碎。
    坑杀降卒,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会受到诟病,但是为了大明,他别无选择。
    “在想什么?”
    徐子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朱雄英淡淡一笑,有些感慨的道:“子卿,我们认识多久了?”
    徐子卿认真的算了算:“贫道与殿下结识于洪武十五年,现在是洪武二十三年,已经过了八年了。”
    朱雄英啧啧称奇道:“八年了,人生中能有几个八年啊?这几年里面我们一直聚少离多,也是苦了你了,原本你可以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现在却跟着我东征西讨的,片刻也不得闲。”
    徐子卿洒脱一道,云淡风轻的道:“殿下不用为贫道担心,对我而言,遭遇的一切都是为了修行,原来的生活固然清闲,现在的生活却更加精彩,殿下可是觉得有些累了?”
    朱雄英摇了摇头,他现在的心境有些乱,如果是刚穿越过来的朱雄英,绝对做不出坑杀三千降卒这样的事情。
    但是自从钱塘钱氏被灭门后,自己的心态就产生了变化,似乎是对人的生命有了不该有的蔑视。
    这样的转变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听着朱雄英讲述着自己的困惑,徐子卿只是淡淡的吐出两个字:“成长。”
    “殿下,您现在的思维正在像一个掌权者转变,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贫道原本也自诩为天下正道的楷模,但是近几年手上的鲜血怕是比殿下要多的多,但是贫道坚信,我所杀之人都是该杀之人,杀了他们才会让更多的人生活的更好,那便值得,所以贫道从来不会纠结,殿下,您也应该如此。”
    朱雄英怔怔的看着徐子卿,有些失神。
    徐子卿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脸颊,疑惑的道:“殿下在看什么?贫道的脸上有东西吗?”
    朱雄英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哈,没有,本王只是在想,你刚才说世间的一切都是为了修行?”
    徐子卿点了点头:“贫道哪里说的不对吗?”
    朱雄英靠近徐子卿,低声说道:“我说子卿,你们道人之人修道良久六根清净,但是你这一副女人看到了都要嫉妒的皮囊岂不是浪费了?从朝鲜回去以后,本王做主给你相个姑娘吧?”
    什么?徐子卿都怀疑自己的耳朵的听错了,不可置信的看向朱雄英,有些无奈的问道:“殿下,您这想法,不会是认真的吧?”
    朱雄英眨巴着自己的大眼睛,认真的道:“你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吗?”
    徐子卿叹了一口气,不动声色的与朱雄英拉开了距离,随后逃也似的飞了出去。
    朱雄英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追不上了,只能在后面大声喊道:“子卿,记得回京之后提醒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