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学功夫
作者:当扶摇上   太子妃是个蜜罐子!太子宠妻日常最新章节     
    姜笙一听,强打着精神,拉着他的衣领爬起来。
    看了眼窗外,这才天蒙蒙亮,要倒下,被君烨托住。
    “乖了,就练一个时辰。”
    君烨自己穿好衣袍,像个老母亲般给她穿上衣裳,抱到梳妆台前,把长发绾起来,用牡丹玉簪固定。
    “好困啊…..”
    姜笙打着哈欠,要跳下梳妆台,可君烨知道若是放她回去睡觉,等醒过来,又会后悔怎么没有好好学。
    “笙笙,再不清醒点,夫君要打手板了!”
    把她的手指放进嘴里轻咬 ,不奏效,因为他根本没舍得用力咬。
    那就必须来点猛烈的,梳妆台的铜镜里依稀可见:他攥住她的小腰,俯身薄唇覆上她雪白的脖颈。
    又痒又麻,一下把姜笙弄清醒了,白嫩玉足勾在一起使劲儿。
    “清醒了吗?”
    “嘻嘻,夫君你好俊啊!”
    姜笙嬉皮笑脸摸君烨身上穿的白色锦袍,有些不好意思,毕竟昨夜说的那么信誓旦旦。
    院子里,君烨先带她打了一套拳,又让扎马步。
    这也太累了,姜笙汗流浃背,蹙着黛眉,“夫君,还要多久?”
    君烨给她擦了一把汗,鼓励道:“再坚持一会儿。”
    不多一会儿,见她双腿发抖,这是到了极限。
    “好了,歇会儿。”
    姜笙顺势倒在他怀里,学功夫也太累了,可夸出去的海口不好马上收回来,更何况她是真的想学点真本事。
    “夫君,我可能是因为昏迷才醒没几天,身子还虚呢!”
    君烨点头道:“是,咱们慢慢来,不急。”
    接连几日下来,姜笙叫苦连天,恨不得天没亮君烨就去上早朝,因为一个时辰的操练太痛苦。
    这日早朝后,永齐刚出了金銮殿,安阳公主就拉他到太液池边的凉亭。
    “永齐,我前日去亲王府找你,你怎么不在?”
    永齐摆着随时要走的架势,冷冷道:“公主若是没有别的事,臣出宫去了。”
    他刚走下凉亭的台阶,被安阳公主一把拽住,她脚下没踩稳,被永齐抓住,倒在他肩头。
    四目相对,一个含情脉脉,红了脸颊;一个面无表情。
    “公主,你没事吧?”
    安阳公主站定后,拉住他的手,央求道:“永齐,那日皇祖母说的对,咱们多见面培养感情,你一定会喜欢上我的。”
    永齐看向远处,紫宸殿的方向,良久道:“公主不要把心思放在臣的身上,我给不了你回应。”
    说完头也不回,大跨步离开了太液池。
    安阳公主在原地,颓然坐在石凳上,宫婢看她一瞬间泪流满面,劝慰道:
    “公主,奴婢想您不如直接和万岁爷请旨赐婚,这样齐郡王他不得不娶,难不成他敢抗旨吗?”
    安阳公主抹泪,她想要一份热烈的爱,可永齐总是那样冷漠。
    “再等等,本公主不信他不动心。我看上的人,他别想躲的过!”
    入夜,北亲王府里。
    永齐从抽屉里取出木匣子,里面是一朵牡丹花瓣贴的干花。
    在边关的一年多,他急切的盼望回京。
    回到京城,先是得知姜笙成了太子妃,而后知道边关她记挂的那个男人是太子,那时的六殿下。
    他是个粗人,却有一颗炙热又执着的心。
    他也不像墨玉那样柔和会还转,每个夜里几乎都是在思念中度过。
    每日去皇宫都会眺望紫宸殿的方向。
    “阿笙,看到太子疼惜你,我可以放心的离开。”
    留在京城,他会陷入无限思念,爱而不得的死循环。
    重回边关,或许是最好的选择,离得远就没有念想。
    “阿笙,我会请旨回边关,祝你幸福。”
    他抚摸牡丹花花瓣,刚毅的眼眸里泪光闪闪,暗恋本是一场痛苦的修行,尤其对于性格执着的人来说。
    “啪!”合上木匣子,就当是提前的告别和封存。
    翌日,翠微行宫里。
    几位大臣来拜见,皇帝不似在皇宫庄重,显得慵懒,此次出宫带了杨妃服侍。
    因要说朝政之事,杨妃识趣的退出殿门,可却没有走远,而是站在了窗边偷听。
    尚书令道:“启禀万岁爷,太子殿下近来独断专行,在政事上说一不二,让一众老臣无法苟同。”
    皇帝没说什么,其实他虽在行宫,却没有放下戒备之心,巴不得老臣来给他汇报情况,说的人越多,就能分析出君烨监国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刘大人道:“是啊,老臣还发现太子殿下和多个朝臣秘密来往,万岁爷,臣等担心他会……”
    皇帝肃声道:“你们的意思是太子会逼宫造反?”
    几个大臣没敢接话,毕竟没有证据,可不能乱说,但想表达的意思和这个差不多,就是为了让皇帝忌惮君烨。
    杨妃在外面听的面露喜色,她一直没有死心,自从腹中皇子流产后,想把君烨拉下台,扶持君越上台。
    几个大臣离开后,杨妃伺候皇帝用午膳。
    试探道:“万岁爷,二殿下差人送来了滋补品,还写了一封认错书。”
    皇帝冷瞥她一眼,道:“听说你把表妹给君越做侧夫人了?”
    一眼看穿,杨妃没敢再说下去,小心翼翼道:“是惠妃,她见到臣妾表妹,说是个温柔的,又说二皇子妃性格不好,和二殿下经常吵架,就把臣妾表妹要去了。”
    当日夜里,皇帝就命人把君蜀接来行宫休养。
    杨妃便知皇帝心里最偏爱的还是大殿下,看来皇位也最属意他,当即决定投靠君蜀。
    君蜀想皇帝身边多个眼线也不错,二人一拍即合。
    事实上今日来告状的几个朝臣都是君蜀暗自笼络的人,他的筹谋起了效果,让皇帝对君烨又多了几分忌惮之心。
    可皇帝身边也有君烨的人,次日皇帝和君蜀聊天的内容就传到他耳朵里。
    殿政司里,来汇报的人说:“殿下,万岁爷昨夜问大殿下对您什么看法,想必是有了别的心思,您还是要早作打算才好。”
    君烨道:“告诉御前公公继续盯着,不能懈怠,有事及时汇报。”
    殿内安静下来,穆江欲言又止,鼓足勇气,小声道:“殿下,实在不行,不如就反了!”
    君烨凤目一蹙,穆江赶紧跪下。
    “臣失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