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陪你受生产之痛
作者:当扶摇上   太子妃是个蜜罐子!太子宠妻日常最新章节     
    想了许久,忽然拍脑袋恍然大悟,我的笙笙有喜了?有了我们俩的孩子?
    君烨瞬间热泪盈眶,坚毅的脸颊上滚下热泪,是激动,是兴奋,是难以置信。
    平时极为聪明的脑袋,此时却掰手指算姜笙的身孕是几个月。
    八个月了?肚子该有这么大吧?她原本就长的纤瘦,挺着个大肚子得多辛苦。
    更加下定了加快夺嫡的步伐,转眼一年期限过去了大半,可进程却卡在那里,万岁爷还未下最后的决心。
    笙笙,我一定会拿下储君之位,大赦天下,接你回京城。
    不知笙笙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是不是要起个好名字?
    君烨擦了一把眼睛上的泪,摩拳擦掌,跑去拿下乌木书架上的古书,从里面找好的字。
    边关的秋天风景和别处不同,大雁飞往南边,毫无留意。
    四面响起了号角声,层层叠叠的山峰看不尽,长烟落日下时是孤零零的边城。
    一杯浊酒,勾起了人的思乡之情,家在万里之外,何时才能归?
    此时,是正午,宅院里非常紧张。
    姜笙在床榻上疼的死去活来,从清早疼到了现在,却还是没能生出来。
    两个稳婆在布帘下面看,说:“小姐的宫口开的太小,恐怕不好生啊!”
    紫云急的给姜笙擦汗,“小姐,你再使使劲……”
    姜笙嗓子沙哑,瞳孔游离,满头大汗,手捏着被角,低语道:“我实在没力气了……”
    门外永齐,熊大,熊二,紧张的踱步,看到嬷嬷又端进去一盆热水。
    “小姐都喊了一早上了,怎么还没生下来?”
    “快了,生孩子还有疼两日的呢!”
    永齐趴在窗口看不清里面,焦急万分,喊道:“阿笙?你还好吗?”
    姜笙有心无力回答,伸手要拿枕头下的玉佩。
    紫云帮忙取出来,姜笙握着玉佩,眼角流泪,呜咽道:“夫君,我好疼啊……你知不知道我好疼……”
    小腹和下体撕裂的疼一阵一阵钻心的痛。
    皇宫里,君烨正坐在桌前写奏折,忽然胸口一阵莫名的痛,像被针扎了一下,又像是被锤子敲了,胸闷极了。
    手里的狼毫笔竟断裂,这是极为罕见的情景。
    “现在是十月,难道笙笙今日在生孩子?一定是这样!”
    关上殿门,他跪在地上,朝着镂空窗外诚心祷告。
    “求神明保佑,求列祖列宗保佑,保佑我的笙笙能顺利生产,不要让她疼,不要让她痛,她还那么小,怎么受得了?我愿意替她疼,替她痛!”
    君烨拿起手边的宝石匕首,拔开,明晃晃的利刃朝手心划了一刀,鲜血瞬间从手心流下,落在地上的宫毯上,染成了杜鹃花的模样。
    笙笙,我没法守在你身边,但我可以陪你痛……
    前些日子他做了一个梦,梦到姜笙在一个青山绿水的溪边玩,“夫君,你快来看这里有一只小乌龟好可爱啊!”
    君烨刚走近,看到那只小乌龟跳进了姜笙的肚子,这是胎梦?
    如此说,笙笙生的应该是个男孩子?
    此时,边关,宅院主屋里,姜笙喝了碗参汤,身体有了些力气,脸色苍白,似乎看到君烨在朝她笑。
    笙笙,加油,你一定可以的,我心悦你,信我……
    “兄长……夫君…….景辰……..”
    姜笙使劲的用力,撕心裂肺的喊着这三个称呼,响彻了整个宅院,以及附近的几个山头。
    忽然听到“哇哇哇!”的小婴儿啼哭声传来,刺破苍穹的洪亮声音。
    天空中忽然出现了一团祥云,门外的几个人吃惊不已。
    熊大说:“这种天气,没有下雨,今日又是阴天,怎么会有五彩祥云,看来小姐生的这娃是个有福之人!”
    “太好了,主人若是知道该高兴坏了!”
    永齐听到婴儿的啼哭声,总算松了一口气,可他不能进去,只能等稳婆出来问情况。
    屋内,稳婆边给婴儿擦洗,边说:“恭喜夫人,是个小公子!长的模样极好,还有小头发呢!”
    姜笙虚弱的伸手,脸上一丝血色也没有。
    稳婆包好襁褓,紫云抱过来放在姜笙身边,“这是我的孩子吗?好可爱……”
    紫云哭的哗啦哗啦,“小姐,十月怀胎,你终于把最后一步走完了,再也不用担心这,担心那,你看小公子长的多俊,像你,也像公子。”
    “像兄长吗?眉毛有些像,他闭着眼睛看不见大眼睛还是小眼睛……”
    姜笙身子虚弱,人却很兴奋,伸手抚摸熟睡的婴儿。
    “小姐,你赶紧休息,可得把月子做好了,才能继续跑生意。”
    “好,他是不是要喝奶?”
    紫云说:“小姐放心,后院咱们早就备好了一头羊,这就让熊大去挤羊奶,厨房煮开了给小公子喝。”
    “哦,好。”
    姜笙实在虚弱,缓缓闭上眼睛睡着了。
    屋外,大家分头去做事,两个嬷嬷去煮老母鸡汤,熊大两兄弟去后院挤羊奶,紫云哄孩子。
    永齐轻手轻脚进了屋子,看到姜笙面无血色的躺着,虚弱极了,头发被汗浸湿成一缕一缕。
    “阿笙,放心的睡,我守着你。”
    紫云在旁边的侧厅哄孩子,看到永齐,不禁唏嘘,“也是个痴情人,只可惜认识我家小姐晚了点。”
    京城的夺嫡前朝后宫都处于紧张激烈中,谁都知道,在权力的游戏中,今天的宠儿,明天就可能成为弃子。
    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今日朝堂之上。
    赵宰辅劝谏道:“万岁爷,是该早日立储,方可稳固国本啊!”
    因皇帝一直三令五申哪个皇子在这个时候钻研着怎么夺嫡,就是国贼,就是国法不容!
    故而这些年没人敢在朝堂上公开提议立储的事。
    但此时都绷不住了,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谁都想成为胜利的一方。
    皇帝威严问道:“那到底该立谁为储君,诸位爱卿说说看?”
    赵宰辅道:“当然是嫡长子君蜀。”
    几乎多一半的大臣都附和,纷纷赞同立君蜀为储君,正好让皇帝恼怒。
    “看来君蜀这几个月没闲着,他都答应你们什么好条件了?封王拜候吗?朕还没死呢!就想夺权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