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是不是脑子被驴踢了?
作者:白字   四合院:火红年代小地主最新章节     
    下午下班,易忠海回家吃完饭,见自己老伴笑吟吟地从柜子里拿出一套新衣服给他看:
    “当家的,这是今天我和云平出去给你买的新衣服。”
    易忠海接过衣服,一边摩挲那布料,一边笑着说:
    “瞎花这个钱干什么,我家里不是还有衣服吗?”
    一大妈脸上笑容更甚:“不止给你买了,给我也买了,还是上前门大街的成衣店买的,你试试看有不合适的地方,明儿拿过去让师傅改改。”
    易忠海看向自己侄子,有些心疼地说:“这得不少钱吧?”
    易云平笑了笑:“买衣服花不了几个钱,再说了,家家户户过年都穿新衣服,咱又不是没这个条件。”
    易忠海点点头也没再说什么,而是开始试衣服。
    衣服是常见的深蓝色中山装,这种衣服除了领导干部,一般人也就结婚的时候买这么一身。
    衣服试完了,一大妈又仔细拍了拍灰尘,小心翼翼地叠好放到柜子里。
    正巧这时前院的阎解成来叫易云平,问他有没有时间出去一块儿溜达溜达,易云平自然一口答应。
    临走的时候,他还特意看向叔叔和婶子,抬起手腕指了指自己的手表,示意今天晚上回来得晚。
    一大妈两口子也心照不宣的点点头,等易云平走远了一大妈这才拉着自己老爷们坐下说话。
    “当家的,秦淮茹把她堂妹秦京茹从乡下接来了,东旭有没有跟你说这个事情?”
    易忠海有些疑惑地看向自己媳妇,随即摇摇头:“不知道啊,怎么了?”
    一大妈重重地叹了口气:“今天早上秦淮茹过来让我帮忙看会儿孩子,她去车站接她堂妹,那时候云平看她眼神就不对。”
    “等到那秦京茹来了,我总算明白秦淮茹存得什么心思了。你是没见她堂妹那模样身段,不比她当年差半点。”
    “我琢磨着,她这是想打咱云平的主意,云平脑子活,可能秦淮茹过来的时候就想到这一层了。”
    易忠海听到这儿,脸上也不好看,他现在正想着跟老贾家彻底断开,这要是云平真跟那秦京茹看对眼了,两家不彻底绑死了吗?
    “那,云平什么反应?”
    易忠海心里头一时间也没什么好主意,只能沉声问了这么一句。
    一大妈仔细想了想:“我看着他没什么反应,见了秦京茹也就那样。”
    易忠海点点头:“那咱家不着急,云平不同于一般的孩子,他心里头有主意,秦淮茹想把他当成颗算盘珠子扒拉,没那么容易。”
    一大妈听自家老爷们这么说,心里头也安稳了几分。
    当天晚上,易云平去鸽儿市卖了五斤土豆,四十斤白菜,六十六斤南瓜,三条鱼,得了三十二块五毛七分钱,另外还有些零散的票,全都被他装进那布兜子里。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表示自己在四九城呆了几天,该回去了。
    易忠海两口子也没留他,给他带了不少东西,一大妈把他送到车站,易云平背着个大背篓,上了班车回村去了。
    等到了李家沟公社,他刚出车站,就碰见村子里的刘槐正赶着一辆马车往回走。
    刘槐是刘树这一辈人中年龄最大的,他是刘大爷家的长子,今年已经四十九岁。
    刘槐一家在村子里名声极好,干活踏实,家里孩子们也都规规矩矩的,底下四个孩子,老大是女儿早几年已经出嫁了,老二、老三这两三年也陆陆续续结婚了。
    现在就剩一个最小的叫刘志勇,今年十八岁,平常在村子里对易云平比较照顾。
    “槐叔,槐叔。”
    易云平赶紧叫了两声,刘槐“吁”了一声,马车停下来,他这才扭头往后面看。
    一般情况下,也只有村子里的小辈才会“槐叔槐叔”地叫他。
    一见是易云平背着个大背篓,脸上顿时露出几分笑容来:
    “原来是你小子回来了?还以为你要在城里住到年后才回来呢。”
    易云平快走两步,把背篓放在马车上,这才笑嘻嘻地说:
    “槐叔,我叔倒是问我想不想去城里打工,不过我没答应。”
    刘槐微微一愣,扭头看了易云平一眼,那眼神就跟看傻子差不多。
    现在村子里多少人想要进城找个工作找不到,你小子有这么个门路,竟然不想去?
    是不是脑子被驴踢了?
    易云平一看刘槐那眼神就知道他想什么,赶紧解释道:
    “哎呀,槐叔您想什么呢?你们觉得进城打工好,我觉得还是呆在村子里舒坦。”
    “我现在还没结婚,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去了城里一天到晚地拘在厂子里头,干工作不说,还得小心伺候着这个领导那个干部的,有什么好的?”
    “再说了,我妈当时带着我在刘家垣落脚,我的根就在咱村子里。外头再好,那也不如自己家里头自在。”
    刘槐听易云平这小嘴叭叭一大堆道理,说得好像也有点道理,但是他怎么总感觉哪儿不对劲呢?
    两人一边往回走,一边说话。
    别问为什么不坐在马车上,现在的牲口在村子里比人都精贵,除非是生病走不动道,或者妇女要生孩子了,才会套起马车让坐上去送医院。
    好人你要敢坐着马车回村,全村人的唾沫星子就能把你淹死。
    “槐叔,你今儿来公社拉粪?”
    刘槐看了看马车后面拉的东西:“嗯,公社昨天发了两筐干粪票,大队长让我今天一大早套车过来带回去,迟了怕没有了。”
    现在地里的营养以粪为主,每个村子每年都要上交定量的粪,剩下的各家都弄到自家自留地里了,所以粪也是精贵东西。
    现在拉车的马,屁股后面就吊个大袋子,不是为了爱护环境,主要是舍不得那点粪。
    好在,这两筐是干粪,味道也不大,要不然这一路上可就有点上头了。
    刘槐赶着马车到了大队部,易云平帮着把粪卸下来,刘槐已经把马从车架中解放出来,牵到马厩里去饮水喂草了。
    易云平从自己裤兜里摸出两颗大白兔奶糖,五颗硬糖过去塞到刘槐手里:
    “槐叔,今儿多亏你了,要不然我背着个背篓走上五里路,可累够呛了。这几颗糖带回去给家里头孩子们甜个嘴。”
    刘槐拒绝表示自己不能要,毕竟都是一个村子的,碰见了肯定要一起回。
    再说了,他这也算是出“公差”,马、车也不是他自己的,实在不好收云平的东西。
    易云平又把糖往他手里塞了塞:“哎呀,槐叔您就别跟我客气了,你家志勇平常也挺照顾我们家,拿着吧。”
    刘槐也是眼热,大人少吃点没什么,但家里几个小孙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点糖能补充营养,尤其是奶糖。
    “成,那叔就不跟你客气了,以后有什么事尽管开口,能办的叔一定帮你办。”
    “哎,您放心叔,有事儿一准儿找您。”
    易云平点头应了一声,跟刘槐告别,就往家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