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出海被跟踪
作者:钓梦人   渔夫逆袭:开局救美,渔获满舱最新章节     
    一大早,王晓宇和沈佳怡就在为今天的出海做准备,他们带上昨天精心挑选的工具和食材,踏上了前往c岛的征途。
    今天,他们计划在c岛上度过一个充实而有趣的一天,不仅要采摘燕窝,还要测试他们的岛屿改造大计。
    船儿在海面上破浪前行,王晓宇站在船头,目光犀利地扫视着四周。
    突然,他眉头一皱,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他低声对沈佳怡说:“佳怡,你看后面,我们好像被跟踪了。”
    沈佳怡闻言,立刻紧张地四处张望,却什么也没发现。
    她疑惑地问:“晓宇,你是不是看错了?我没看到什么可疑的船啊。”
    王晓宇摇了摇头,肯定地说:“不可能,我绝对没有看错。那个方向,有艘小船一直在跟着我们。看来,有人对我们的行动感兴趣啊。”
    沈佳怡听了也紧张起来,她担忧地说:“那怎么办?我们不会被他们发现吧?”
    王晓宇冷笑一声,说:“哼,想跟踪我们?没那么容易!佳怡,你坐稳了,看我怎么甩掉他们!”
    说完,他猛地一转舵,船儿瞬间改变了航向,加速朝着另一个方向疾驰而去。
    经过一番周折,王晓宇成功地摆脱了跟踪者,继续向c岛前进。
    路上,两人讨论着为什么会被人跟踪,最后,他们得出结论:肯定是因为有人眼红他们的鱼获,想要分一杯羹。
    到达c岛之后,两人围着小岛转了一圈,确定四周没有人后,他们才放心大胆地趁着潮水把船驶向浅滩。
    在靠近沙滩的地方,他们熟练地抛下了锚,一会这里的海水都会退去,到时候船就在沙滩上了。
    不过没事,反正他们准备等下一轮涨潮了再走,所以也无所谓。
    把昨天买的渔网和提前准备的铁丝从船上拿了下来,整理一番后,开始沿着记忆中的那几处礁石区游去。
    沿着那几处礁石区,他们一人拿着一头渔网,沿着外围的礁石绕了一圈。
    渔网外围都装有铅坠,所以正好能垂到海底,形成一个隐形的围栏。
    最后,再用铁丝把渔网给紧紧地扎住,这样,一个超大型的捕鱼陷阱就初具雏形了。
    忙碌了一个小时,两人终于弄好了第一个捕鱼陷阱。
    100米长的渔网,围了一个宽20米、长30米、高2米的大口袋,口袋朝着c岛的方向是开放的,就像是一个张开的大嘴,等待着鱼儿自投罗网。
    现在水深大概有四五米的样子,这个捕鱼陷阱完全不会阻碍鱼儿的行动。但是退潮后会怎么样呢?两人心里都没底。
    不过根据之前的观察,退潮后的水位应该在2米5到3米的样子,应该问题不大。
    忙完了第一个陷阱,他们就没有再做新的陷阱。
    虽然还有两三处合适的地方,材料也还有剩余,但是他们打算先实践一下,等到退潮后看看位置高度等是否合适,再决定要不要制作新的捕鱼陷阱。
    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吃了一点零食和饮料补充体力之后,王晓宇拿起便携杆、网兜和三齿铁叉,就像变魔术一样,迅速组装成了两个别出心裁的取燕窝工具。
    “看我这手法,是不是应该去参加个‘野外求生’节目?”王晓宇得意地展示自己的成品。
    沈佳怡白了他一眼,笑着说:“得了吧,就你?能在野外找到吃的就不错了,还求生呢!”
    两人又各自带上了一个大网兜,这是他们之前用来装鱼获的。
    为了保护那些娇嫩的燕窝,他们在网兜里铺上了柔软的泡沫纸,可谓是用心良苦。
    沿着那条熟悉的沙滩小径,他们说说笑笑地来到了山崖边上的山洞前。
    这个山洞的入口被藤蔓和绿叶巧妙地掩盖着,仿佛是大自然的一个秘密基地。
    “要不是当初我眼尖,发现了那些进进出出的小燕子,咱们估计现在都找不到这个洞口呢!”王晓宇得意地说。
    他们小心翼翼地拨开藤蔓,露出了一个幽深的洞口。
    洞内昏暗而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燕子粪便的气味。
    这种气味虽然不太好闻,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寻找燕窝的“路标”。
    虽然外面阳光明媚,但山洞内依然昏暗如夜。
    于是,他们拿出了潜水头灯,把亮度调到了最大,瞬间成为了山洞内的“小太阳”。
    跟上次一样,随着他们的进入,首先迎接他们的就是一大群蝙蝠。
    已经有了一次经验的两人这次倒是没有害怕,只是下意识地用手挡住了脸,避免被这些“不速之客”冲撞。
    “哎呀妈呀,这蝙蝠咋还这么多呢?上次不是都被我们吓跑了吗?”王晓宇假装惊恐地说。
    沈佳怡忍不住笑出声来:“你以为蝙蝠跟你一样记性差啊?人家不会回家嘛。”
    深入山洞的腹地,两人被眼前的景象再次震撼到无言以对。
    头灯的光束在洞室内跳跃,最终聚焦在洞壁上方密密麻麻的燕窝上。
    这些由纤细树枝和燕子唾液交织而成的建筑杰作,形状奇特,各具特色,有的圆润如球,有的扁平似盘,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王晓宇咽了咽口水,迫不及待地拿出了他们的秘密武器——一把特制的伸缩杆,顶端装着三齿铁叉和小网兜。
    他小心翼翼地举起工具,对准高处的一个燕窝,轻轻地刮动。
    铁叉的三个齿子像是长了眼睛一样,巧妙地勾住了燕窝的底部。
    然后,他轻轻一刮,燕窝就像成熟的果实一样,轻松掉入了边上的网兜里。
    “哈哈,看我这招‘燕子抄手’,厉害吧!”王晓宇得意地炫耀着自己的战果。
    沈佳怡不甘示弱,也拿起工具加入了采摘的行列,“哼,别得意太早,看我这招‘猴子揽月’!”说着,她也成功地采下了一个燕窝。
    两个人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友好的采摘比赛,你追我赶,乐在其中。
    每采下一个燕窝,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满足。
    毕竟,这些燕窝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每一朵都代表着几百块的收入,这样的赚钱机会可不是随处可见的。
    不过,他们并没有因为贪婪而失去理智,相反,他们展现出了难得的默契和自律。
    就像处理其他鱼获一样,他们并没有一网打尽所有的燕窝,而是有意识地间隔着采摘。
    虽然之前也看过相关的资料知道燕窝一年能够采摘三次左右,但他们还是选择了留有余地。
    这种可持续的采摘方式不仅保证了燕窝的再生能力,也为他们未来的收获留下了希望。
    当两人各自采满了一网兜的燕窝时,他们决定暂时结束这次的采摘行动,这些燕窝足够让二婶忙碌好几天了。
    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燕窝带回船上,放进了事先准备好的几个大纸箱里,为了防止燕窝在运输过程中受损,箱子里还填充了许多减震用的碎纸条。
    这些箱子和纸条都是他们昨天从一个快递站买来的二手货,既环保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