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私人岛屿爆桶黄沙蚬
作者:钓梦人   渔夫逆袭:开局救美,渔获满舱最新章节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撒在海面上时,王晓宇一行四人已经踏上了前往九龙江出海口无人岛的征途。
    这个神秘的小岛被一位私人岛主承包,平时人迹罕至,仿佛一片尚未被世俗玷污的净土。
    由于少有人打扰,这里的海洋生物繁衍生息,赶海的收获想必不会让人失望。
    林氏集团的老总与这位私人岛主关系匪浅,一番洽谈之后,便顺利地借用了这个小岛,打算拍摄一组赶海宣传视频。
    对于岛主来说,这些海鲜资源不过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他也乐得与人分享。
    王晓宇、王二狗、沈佳怡和苏晴,这两对情侣双双出马,他们乘坐的“晓帆号”吨位虽小,却灵活便捷,稳稳当当地停靠在了岛上那简陋的临时码头。
    一踏上小岛,他们就被这里原生态的环境深深吸引。
    岛上未经开发的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画卷之中。
    这个岛是在当初那股当岛主的热潮时被大佬以一千多万的价格租下的,承包期长达70年。
    虽然当初岛主曾有过开发旅游业的念头,但高昂的建筑和运输成本让他望而却步,最终选择了将这片净土暂时闲置。
    然而,林氏集团却从中看到了商机,他们计划借这次拍摄的机会,探寻小岛周围的海洋资源。
    如果资源丰富,他们或许会改变策略,将这里承包过来,打造成一个原生态的渔家乐。
    毕竟,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向往原始自然的生活方式,越是原始的地方,越能吸引他们的目光。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能够在岛上凭借普通人的双手捕获足够的海鲜,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游客们前来体验亲手捕捞的乐趣,享受丰衣足食的喜悦。
    王晓宇四人上岛后没有急着开始赶海,而是先对小岛进行了一番简单的探查。
    这个岛并不大,涨潮时长宽都是百米左右,面积大约十五亩,然而,当潮水褪去时,露出的滩涂面积却相当可观。
    小岛的两面是广阔的滩涂区,由于地处出海口,泥沙淤积严重,形成了大片滩涂。
    这里的泥泞与他们之前所见的沙滩截然不同,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他们准备的赶海乐园。
    靠海的一面则是一片沙滩,沙子细腻柔软,与滩涂区的泥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光着脚丫踩在沙滩上,感受着海风吹拂面颊的惬意。
    而靠近两面滩涂区的则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红树林。
    这里的水可能相对较深,即使退潮时也被浅浅的海水覆盖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枝繁叶茂,为这片净土增添了一抹生机勃勃的红色。
    “看来今天的收获不会小啊!”王晓宇望着眼前的滩涂区,信心满满地说道。
    “是啊,这么多泥滩,肯定藏了不少宝贝!”王二狗附和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沈佳怡和苏晴则手挽着手,在沙滩上漫步,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查看完小岛的情况后,四人小组决定趁着刚开始退潮的黄金时机,在滩涂上大展拳脚,拍摄一段寻找贝类的精彩视频。
    滩涂的广袤无疑为拍摄提供了绝佳的场景,也更接地气,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苏晴担任摄像师的角色,扛着摄像机紧随其后,准备捕捉每一个有趣的瞬间。
    王二狗则是现场的创意大师,负责即兴编织情节、炮制笑料和惊喜,确保拍摄效果既有趣又吸睛。
    而王晓宇和沈佳怡这对金童玉女,自然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负责在镜头前展示赶海的魅力。
    一开始,他们打算自由发挥,看看这片滩涂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如果收获不佳,那就只能动用道具了——当然,他们都对这片丰饶的滩涂充满信心,认为这应该不至于走到那一步。
    滩涂上的生物种类丰富得令人目不暇接:花甲、花蛤、蛏子等各种贝类遍地都是,小螃蟹和跳跳鱼也不时地跃入眼帘。
    今天,他们的主要目标是生活在滩涂表层的贝类,尤其是花甲和花蛤这两种美味可口的海鲜。
    为了提升拍摄效果,王晓宇可是下足了功夫,在二叔的帮助下,他昨晚几乎跑遍了小渔村,搜罗来了各种古老而实用的赶海工具。
    其中一款叫做“梳耙”的神器格外引人注目,它简直就是为在滩涂上捕捉贝类而量身定制的。
    这款梳耙的制作过程颇为巧妙,废弃的洋伞骨和铁线被编织成梳状的结构,然后巧妙地扎在一根又长又粗的竹柄上。
    使用时,只需将梳耙部分放置在身后的浅水沙滩中,然后用长长的竹柄紧扎着它,扛在肩上逆流而行。
    这样,梳耙就会跟在人身后不停地扒拉沙滩,沙子会从梳耙的缝隙中轻松流走,而留在梳耙里的就全是各种各样的贝类了。
    王二狗见状忍不住调侃道:“哎呀呀,看这神器在手,咱们今天是要‘横扫’滩涂的节奏啊!”
    王晓宇得意地笑了笑:“哈哈,有了这宝贝,贝类们还想跑?门都没有!”
    虽然工具给力,但王晓宇也深知关键在于资源的丰富程度而非工具本身,幸运的是,这片滩涂由于长期无人涉足且地处出海口营养丰富,贝类资源相当可观。
    在正式开拍前,王二狗还特地通过画外音的形式录制了一段关于梳耙这个工具的详细介绍。
    他的讲解诙谐幽默、生动形象,能够让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对这个古老而实用的工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着他的讲解渐入佳境,王晓宇也踏上了寻找贝类的征程——这场充满未知与惊喜的赶海之旅就此拉开帷幕!
    王晓宇和沈佳怡两人穿着下水裤,一脚深一脚浅地在滩涂上跋涉,入眼可见稀稀落落的贝类散落其间。
    他们手持大杀器——那把传说中的梳耙,显然对这些零星的贝类并不满足,要不然还不如直接用手捡来得痛快呢。
    苏晴和王二狗两人则扛着摄影器材,紧跟在他们身后进行拍摄。
    看着两人走了几十米都没有任何收获,他们不禁开始有些着急,甚至都想要动用道具来制造一些效果了。
    然而,王晓宇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他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滩涂,突然,他眼前一亮,发现了不远处有许多密集的呼吸孔,他顺着呼吸孔往下看,只见下面一个个泛着黄色光芒的贝类静静地躺在那里。
    “哈哈,好东西终于来了!”王晓宇心中一喜,这是黄沙蚬,可比他们原定的目标——花蛤要值钱多了。
    这种生长在咸淡水交界处的贝壳类水产品,因其外壳在黄沙的长期冲刷下变得黄色且光泽而得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海鲜市场上的抢手货。
    虽然价格不算太贵,新鲜的养殖黄沙蚬也就20元一斤,但这种野生的品质却更加上乘,识货的食客们往往愿意出到30元一斤以上的高价。
    王晓宇给王二狗和苏晴两人比划了一个开始拍摄的手势,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动了起来。
    他先找到了这片黄沙蚬的尽头,然后深吸一口气,将身后那带了许久的大梳耙深深地插入了滩涂中。
    接着,他弓着腰,卖力地往前拉动起来,随着他的动作,梳耙的前面逐渐开始冒出了一个个黄灿灿的黄沙蚬。
    它们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从滩涂中纷纷冒出头来,仿佛在向王晓宇致敬。
    苏晴赶紧上前捕捉这些精彩的瞬间,用摄像机记录下了各种特写和近景。
    而王二狗则开始在旁边即兴发挥,添加一些幽默诙谐的旁白。
    “哎呀呀,看这黄沙蚬,一个个黄得跟金子似的,难怪王晓宇这么兴奋呢!”王二狗调侃道。
    “就是就是,这简直就是滩涂上的宝藏啊!”苏晴也附和道。
    王晓宇和沈佳怡两人则相视一笑,继续他们的赶海大业。
    王晓宇一鼓作气,将这片大约十米长的区域像耕田一样犁了个遍。
    之后,他和沈佳怡就陷入了捡黄沙蚬的忙碌中,两个人都拿着一个水桶,佝偻着腰,忙碌地捡起满地的宝贝。
    收获的时刻总是幸福无比的,看着桶里渐渐堆积起来的黄沙蚬,两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王二狗和苏晴也感觉拍摄的素材差不多了,于是也纷纷加入这场捡贝壳的战斗。
    他们四个人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有趣的竞赛,看谁捡得又快又多。
    就在这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把几个人都弄得满脸泥巴!
    原来是王二狗一个不小心滑倒在了泥滩里,溅起的泥浆把旁边弯腰捡黄沙蚬的几个人都弄脏了。
    大家都停下了手中的活,指着对方的脸大笑起来,王晓宇和沈佳怡这对情侣更是趁机打闹起来,互相往对方脸上抹泥巴,玩得不亦乐乎。
    笑声过后,大家继续投入到捡黄沙蚬的工作中,没想到这片仅仅20平米左右的区域竟然给他们带来了30斤左右的收获!
    这个成绩简直出乎意料,毕竟去掉“玩泥巴”的半小时,他们实际上只用了半小时左右的时间,而且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捡贝壳上。
    看着满满的几桶黄沙蚬,四人都感到非常高兴和满足。
    在搬运收获的路上,王晓宇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农村里那种大型的收割播种一条龙的机器。
    他想象着如果有这样一台机器能在滩涂上驰骋,一边犁地一边把泥沙漏过去,再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把贝类运送到车斗里,那效率简直能提升到顶点!
    不过这个想法很快就被他否定了,因为这样一来这滩涂恐怕就什么都没剩下了,有点竭泽而渔的意思。
    打消了这个念头后,四人将东西都运回了船上,他们在船上简单擦洗了一下脸上的泥巴和汗水后,准备转战下一个场景继续他们的探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