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京中盛事
作者:甜橙想瘦   穿剧后,我把剧情带歪了最新章节     
    顿了顿,孙太医接着说:“你想进太医院,不是老夫一个人说了算的,这得请示陛下首肯。”
    我说:“我想陛下会同意的,这又不是什么过份的要求,一个人努力学习不应该是一件好事吗?”
    孙太医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最后变作一句:“‘你喜欢就好。”
    我老师在前世确实有很多瞩目的研究项目,比如说这抗瘟疫的特效药丸, 无论是高热不退,还是拉泄不止,都有奇效。
    我记得电视剧中,秋猎过后,西河国边境就传来军中大量战士高热不退,导致战斗力缺失,被西河人钻了个空子,斩杀了大量士兵。好在赵震远作战经验丰富,通过各种计策拖延时间,等来了郑显的救兵。虽然最后保住边关不破,但这一场战疫让大禺国损失了大量精英战士,郑显也急火攻心,引发体内剧毒爆发,没多久没便一命呜呼,由根基不稳的太子郑衍接位。
    郑衍登基后,为了拉拢赵震远,动用了国库大量财宝求娶赵昉平,于是赵昉平在天下所有女子的羡慕眼光中,十里红妆,风风光光地嫁给了当今天子。
    由于赵震远是个忠臣,再加上赵昉平手段了得,在赵家这两父女的帮助下,再加上郑衍突然丧父,像是激发了帝皇的潜能,雷霆手段层出不穷,大禺国非但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将西河国打了个措手不及,差点就被灭了国。
    我虽然恨赵震远,但边关的战士是无辜的,我总不能拿他们的性命开玩笑,而且这个时候我把药方献出来,确实是有私心。
    因为赵昉平嫁给郑衍后,赵笙平的噩梦就开始了。
    我不知道我和赵笙平还有没有命运上的联系,如果还有,那我不得代替赵笙平被折磨至死?
    既然桂兰亭两母女想要我死,那我就不让赵昉平好过!
    赵昉平想要风风光光的嫁入皇室,享受无上的荣耀与富贵,只要有我在,你就做春秋大梦去吧。
    孙太医看我嘴角上扬,一副奸计得逞的样子,不由得问:“二丫头在想什么呢?想得这般入神?”
    我连忙摇摇头,说:“没什么,只是突然想到一些有趣的事情。”
    孙太医狐疑地看着说:“二丫头是不是还有实情没告诉我?”
    其实这一段剧情我已告诉了郑显,至于郑显有没有想到对策来应对这场瘟疫我不知道,但我能为他提供药方提前预防瘟疫,减少士兵伤亡,这肯定是他乐于见成的。
    我笑着说:“能为大禺国效力是我最大的理想和愿望,我还能有什么实情不报?你赶紧的吧,除了这几条药方,我再告诉你一些化毒疗伤、关节疼痛的膏药制作,保证疗效一流。”
    孙太医一听,高兴得胡子都要翘到鼻子上去了。
    他连忙喊伊平端来笔墨,从药箱掏出一叠专门用来开药方的纸,端过来一张小茶几,趴在我床前,蘸了蘸墨,说:“二丫头说吧,老夫准备好了。”
    看着他憋憋屈屈地蹲在地上,但满脸放光的样子,我终于明白,郑显的江山这么牢固,与一群忠心耿耿的大臣是分不开的。
    我把老师前世那几个经过无数次试验,均取得非常好效果的药方告诉了孙太医,还把膏药的制作方法也一并告诉了他。
    孙太医抄完这几条药方,早已累得头晕眼花,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一个站不稳,还差点栽了下去,还好伊平站在旁边,手疾手快地扶了他一把。
    孙太医抖着手上的几张药方,连胡子沾了墨也顾不上,激动地说:“边境缺粮缺药,尤其是药品,假若将药方制成丸子,既方便运送,又方便吞服,真是妙啊,妙啊。”
    我笑着说:“我就是知道边境煎药不方便,再加上边境环境恶劣,很多药材不易寻获,我才想着把药都制成了丸子,这就省事多了。”
    孙太医赞赏道:“二丫头想得果然周到。”
    孙太医边说边把抄了药方的药小心放回药箱里,提成药箱挎在身上,说:“二丫头,你有如此大爱实属难得,天下百姓都会铭记你的恩情。”
    天下百姓铭不铭记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不能让赵昉平一边享受着荣耀一边又来折磨赵笙平就可以了。
    我笑了笑,说:“孙太医客气了,我身上的伤还是孙太医治好的,我感激您还来不及呐。”
    “哈哈哈,客气了,客气了。”孙太医边说边喜滋滋的离去。
    孙太医走后,我把手上的瓶子递给伊平。
    伊平拔开塞子闻了闻,说:“是驳骨膏。”
    我怀疑驳骨膏现在已成了太医府最好的医治外伤断骨的药了,要不然孙太医的医药箱里也不会放着十几瓶同样的瓶子。
    伊平拿着药膏轻轻地给我涂在胸口上,边涂边说:“你为何要一次给孙太医那么多药方?”
    我明白伊平的意思,一下把自己的老底都掏光了,以后就没有筹码和别人谈条件了。
    我笑了笑,说:“凤凰涅盘有听说过吗?”
    伊平摇了摇头。
    我说:“凤凰必须浴火后才能重生,我相信我之前所受的苦难都是在涅盘中,待我涅盘过后,我必定能成为了一个俯瞰众生,翱翔天际的凰鸟。”
    我顿了顿,接着说:“到时又何需用条件谈生存。”
    伊平对我的“鸿图大志”似乎不甚理解,小心地给我穿好衣服,盖上被子后,说:“别想那些有的没有的,好好养伤才是上策。”
    我轻轻地抚摸着脖子上的玉佩,我既然顶着赵笙平的皮囊活着,我就得为她好好活着。
    好戏就要开锣了,不知道桂兰亭期不期待,我倒是挺期待的。
    中秋前夕,京城有两件大事,一件是宫中就快要举行的赏菊宴。说是赏菊,实际上是京中贵妇展示自己未婚女儿的交流会。
    赏菊宴是京中贵妇打破头颅都想获得入场的机会,但名额有限,这就要凭各方本事了。
    第二件是秋猎。各种动物经过一年蓄养,早已膘肥体壮,正是狩猎的好时光。
    至于秋猎,则是京中权贵想巴结皇上的最好机会。但也由于名额有限,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随皇帝狩猎,这个机会就不是打破头颅的问题了,就算有钱有权还得要皇帝同意。所以这段时间个个都想凑到皇帝面前混个脸熟,好蹭个机会一起去秋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