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乔大叔
作者:青冥剑仙   漫游影视诸天之旅最新章节     
    这次随同陆诚来到兰姆伽训练营训练的一个连,其中有四十名是炮兵,四十名是轻重机枪手,其余的才是步兵。
    想要训练好一名炮兵,又或者一名机枪手,都需要大量的子弹、炮弹,成本并不低,以118团的家底,还无法不限量的供应机枪、子弹和炮弹,在兰姆伽训练营就没这个问题了。
    克虏伯等一众炮兵,每天都在讨论着自己打的哪种型号的炮,打了多少发炮弹。
    迷龙和一些轻机枪手,则是在讨论着勃朗宁轻机枪和布伦轻机枪的优点、缺点。
    崔勇则是凑到陆诚身边:“团长,那m2重机枪火力真猛。等咱走的时候,你一定要给咱搞来两挺,一挺装在您的吉普车上,一挺给我用,怎么样?”
    “放心吧,少不了你的。”
    要麻和蛇屁股等人最近也很开心,人手一把汤姆逊冲锋枪,每天都要打上不少子弹,打到尽兴,打到肩膀都有些扛不住才会停下。
    至于训练营里使用的步枪,主要还是米国的春田步枪,m1卡宾枪,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步枪等。
    如今,加兰德步枪的产量跟不上,价格也相对昂贵,肯定要优先供给给米国军队。就连不少米军,都还在使用春田步枪作为武器。
    而且,春田步枪是一战时的产物,米国还有相当多的库存,刚好可以拿来给华夏远征军使用。
    春田步枪虽然是一战时的产物,但本身性能十分优秀,威力和射程都要超过三八步枪,不然也不会被改造成狙击枪使用。
    在训练营里,史迪威这个已经60岁的米国老将,也会经常与士兵们一同训练,一起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每天背着一把m1卡宾枪,和士兵们闲聊家常。
    军营中的将士们见这位米国老将丝毫没有任何的架子,也都对他很亲近。
    “将军,你头上戴着帽子好特别呀?”
    “这是米国的军帽,不过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款式。”
    “将军,你一个人就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吗?”
    “是,我希望没有第三次。”
    “我们也希望这样。”
    一名战士开口问道:“将军,你觉得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
    “这就要看你打的狠不狠,到了战场上,你会打的狠吗!”
    那名战士立刻激动的开口:“一定狠!”
    “那么其他人呢?你们会不会打的狠?”
    “狠!”
    “将军,等到战争结束了,你想干些什么?”
    “当然是跟你们一样,回到自己的老家,种种地,看看孩子,然后狠狠的抱老婆。”
    士兵们顿时都露出了笑脸,齐声欢呼起来。就连那些将领们都感觉,作为大鼻子的总司令,的确很会和士兵们聊天。
    此时,华夏的许多军队中还多少存在一些旧军阀的习性,上下级还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甚至上级军官都不把自己的士兵当人看。
    在这里,这些士兵们反而感受到了平等和尊重。不管是收买人心也好,还是真的自由民主也好,起码底层的士兵们都很买账。
    “士兵们,你们都想回到自己老家,狠狠的抱自己的老婆吗?”
    “想!”
    “我的英文名字叫joe,有一些远征军的将士们称呼我为乔大叔,我非常喜欢这个称呼,如果你们愿意的话,也可以叫我乔大叔。”
    “乔大叔好。”
    史迪威对底层士兵们都关怀,也的确是发自内心,他总喜欢称呼士兵们为我的孩子们,愿意和每一位普通士兵交朋友。
    新38师和新22师在撤回印度的途中,也和鬼子发生过激战,留下了不少伤员。这些伤员被带到印度之后,都得到了妥善的救治。
    但有一些士兵因为留下了残疾,再也无法走上战场。史迪威就专门请来了一些工匠,传授这些伤兵们各种生存技能,编织、木匠、维修等。
    等这些残疾军人被治好并学会生存技能之后,史迪威才会让运输机把他们送回华夏。
    能做到这一步,史迪威也的确无愧于华夏士兵们对他的尊重和爱戴。
    在历史上,史迪威还曾主张把一部分援华物资分配给积极抗战的八路军,对华夏方面的抗战做出了很多贡献。
    也正是因为史迪威的积极推动,米国后来才会派出观察组,前往陕北进行考察。
    对于这样一位老将,陆诚还是很有好感。
    在兰姆伽训练营里,远征军士兵吃得饱、住得好、穿得好,各种物资不限量供应,肉类、蔬菜、水果,能吃多少就拿多少,只要吃得下。
    每个月,士兵们还有两次关于看电影的机会。平常有篮球、足球等各种运动活动供士兵们消遣。
    训练刚刚一个月左右,所有士兵们的体重都快速增长着,体能也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原本瘦弱的不辣、要麻、蛇屁股等人,现在看上去都壮实了不少,精神头也更加充足。
    迷龙、崔勇这些本就身体强壮的机枪手,更是练出了一身的腱子肉,力气和射击精度同步提升。
    最开心的还是克虏伯,每天有吃不完的饭,打不完的炮,还可以学习更先进的炮兵知识。
    除了基础技能的训练和学习之外,陆诚还会给自己的士兵们开小灶,一有空就把他们拉出去,搞一些丛林战、山地战、攻坚战的模拟训练。
    虽然训练营中也有同样的科目教导,但那些教官们的水平肯定比不上陆诚。
    而且,陆诚教授士兵们的技能和知识,针对性更强,更适合华夏与鬼子作战的战场环境和情况。
    尤其是在特种作战方面,现在世界上各国的特种部队,都还并不成熟,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性培训。在这方面,陆诚才是真正的行家。
    训练一个月后,陆诚麾下的那一个连,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已经超过了其余的士兵们。
    在发现这一情况之后,孙将军与廖将军同时找到了陆诚。
    “陆老弟,你可不实在啊。给自己的兵开小灶,也不说带带我们俩。”
    “两位老哥,不是我不仗义,只是我这也有不少事儿要忙,精力实在有限,带自己这一个连,已经不容易了,人太多了,我是实在忙不过来。
    这样吧,既然两位老兄都来了,我也不能拒绝。如果两位老兄对我的训练感兴趣,可以每人挑出一些得力的下属,跟随我的人马一起训练。多了或许不行,但每人给你们十五个名额,还是可以的。”
    “行,陆老弟敞亮,我们就等着你这句话了。”
    大家同时为抗战出力,陆诚也并不会太藏私,也愿意帮他们两人训练一些得力的人手。
    之后,两位将军可挑出了一些中下级军官,跟随陆诚的人手,进行额外的战术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