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委任状
作者:青冥剑仙   漫游影视诸天之旅最新章节     
    路上救下一个董刀,还额外赠送一个董剑,只是这董剑还是个伤员,需要治疗。
    有救命之恩这层关系在,董刀毫不犹豫的带着他的弟弟,加入了陆成的队伍。
    对所有的伤员进行了临时救治之后,陆诚派出一些侦察兵,跑到前方的远征军队伍里面进行了一番询问,确认前面的远征军最近并没有遭到日军的袭击。
    如此看来,刚刚被消灭的那一波鬼子,应该就是小鬼子的斥候部队了。
    既然前面暂时没有了小鬼子,突击部队也就没必要再冲在前面开路了,反正说着溃兵们走出来的道路向前走就是了。
    陆诚当即下令,全体休息,并趁着休息的空档,让医疗队布置好简单的病房,对那些重伤员进行了手术处理,还让医疗队的成员们都在一旁协助、学习。
    陆诚毕竟是一支队伍的领导人,不可能天天跑去当军医,也需要培养、招募一批合格的军医,保障后勤医疗。
    处置完所有的重伤员,把轻伤员交给医疗队处理,陆诚和突击队员们就去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队伍继续前进,由龙文章走在前面,负责开路和收编溃兵。
    陆诚和突击队则是走在了队伍的最后面,负责断后。
    前面的敌人没有了,后面还有可能出现新追上来的敌人,还是不能放松警惕。
    当然,随着这支队伍越来越庞大,即便是再有鬼子追上来,也绝对不敢轻而易招惹他们。
    就在陆诚和他的队伍一路穿过丛林,朝着怒江边靠近的时候,陆诚这个名字已经出现在了多个盟军国家的报纸上。
    甚至就连英国最权威、最古老的泰晤士报,也在头版头条放上了陆诚的照片,讲述了陆诚带领小队英勇营救盟军友人,单枪匹马一人灭杀几十个鬼子,又带领一个营的兵力保卫机场,全歼来犯之敌。战斗之后,还拿起手术刀救下了许多生命。
    这一连串的故事,包含了陆诚从登上飞机飞往缅甸,到离开机场的作战全过程。
    不得不说,这一段的经历的确足够传奇,也足够吸引眼球。
    高空之上,一架没有任何防护,没有任何武器的运输机遭遇了小鬼子的战斗机,陆诚还能协助飞行员完成迫降,救下了飞机上所有人的性命,更是带着一群手无寸铁,只有一条裤衩的士兵们杀出重围,抵达机场……
    随后是更具传奇色彩的营救行动,强到离谱的战斗力。
    泰晤士报的头版头条上,一整版的内容讲述的都是陆诚的故事,还放上了好几张陆诚的照片,有陆诚救下教堂内国际友人后的那一张背负黑暗、面向光明的照片,也有陆诚指挥作战开枪射击的照片,更有陆诚给重伤员动手术的照片,被士兵们哄笑着抬起来扔向天空的照片等等。
    其中还引用了凯瑟琳动情的描述:“穿上军装,他是一名铁血战士,为守护和平而痛击敌人。脱下军装,他是一名白衣天使,为守护生命而直面死神。他说,如果没有战争,他会是一名最好的外科医生,可以拯救无数的生命。
    但现在战争来了,他必须拿起钢枪,才能保护更多的生命,才能为他身后的千万家庭迎来和平。他热爱生命,敬畏生命,是一位战士,更是一个英雄!”
    美利坚的某位记者同样这样写道:“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战争胜利的希望。明白了失败只是一时的,邪恶终究无法战胜正义的一方。”
    某位南阳华侨也同样写道:“如果华夏的军人都能像陆少校这样,何愁日寇不灭?”
    不但有报纸报道,还有各方代表向华夏方面提出感谢,英国的某位财政高官,更是同时向盟军司令部和华夏政府提出感谢。
    眼下战事不利,盟军方面已经失去了菲国、缅甸、越南等地,大批的盟军士兵撤退、投降,对整个盟军的士气也是一种不小的打击。
    也正因如此,之前的仁安羌大捷,才会一直被循环播放,广泛宣传,那位孙将军更是被西方媒体广泛报道。
    当然,孙将军之所以如此受到西方媒体的青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孙将军毕业于米国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受过西方的军事教育。
    如此一来,孙将军能够取得胜利,也算是为米国挣了面子。
    如果孙将军并没有在西方留学的经历,即便是打了胜仗,也不会受到这么隆重的追捧。
    这就好比一个乡下来的泥腿子,在某方面胜过了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材生,那些高材生们心里自然不会平衡。
    相对应的,陆诚同样有留学西方的经历,虽然就读的纳粹德国的军校,可也算是和西方的那些高级将领们站在了同一水平线。
    因此,也有不少报纸重点突出了陆诚留学西方的经历。
    不过,不管怎么说,陆诚这次都出名了,名字直接出现在了军部各位高官的眼前,也出现在了某位校长的案头,盟军总司令史迪威和罗卓英的面前。
    被这样一票大人物关注,陆诚的前途可想而知。
    甚至,因为陆诚,军部的办事效率都提升了许多。
    陆诚和他的队伍还没有走到怒江边,军部最新的委任状已经送到了怒江边上,军部的特派员还很有耐心的留在了禅达,等候陆诚的归来。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而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出现在泰晤士报上的一些细节,也引起了那位校长的注意:“为什么我们的远征军的将士们,在出国的时候只穿了一条裤衩?当这位陆少校还在与盟军协同作战的时候,他的那位长官去了哪?莫不是把这群人当成了炮灰?谁能告诉,我这都是为什么?”
    “校长,根据调查,陆少校的上官,是那位虞军长的儿子,虞啸卿。这次入缅作战,虞啸卿的川军团一枪未发,领完了盟军的装备,就直接返回了。至于陆诚和他的人马,应该是在一开始就被当成了炮灰。”
    校长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原来是他的儿子,难怪这么小家子气。看来,这虞家是想要把国家的军队变成他们虞家的。”
    “校长,您看那位虞啸卿团长要怎么处置?”
    “一个小小的团长而已,先放在一边晾一晾。至于这个陆诚,派人仔细调查一下,如果背景没什么问题,一定要好好重用。盟军司令部那边都点名了,我们也要有所表示。我看,就先提个上校,把川军团的番号给他。”
    “是,校长高明!”
    在军事指挥方面,校长这个微操达人,也顶多就是一个团长的水平。
    但在政治斗争和平衡各方势力方面,这位的水平就不简单了。
    如果让虞啸卿知道,他处心积虑搞来的川军团番号被自己一个手下拿走了,手下还和自己平起平坐了,又会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