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生活的智慧
作者:炮打海   民国游骑我要做好人最新章节     
    “走吧,我们回屋去“
    文瑞熙带头迈步走了进去,两个女人随行其后,张爱国慢慢地跟了上去。
    几个人一坐稳,文瑞熙便开口说道:“这张家口不会长待,赵姐“
    “嗯“
    “不妨告诉你,我姑丈就在这里,你们认识,火车上的阎长官。“
    “啊,是他“
    “对,所以我们要早点离开,免得事情多,他不敢对付我,可会动你们的“
    “先生,那我们怎么办?”
    “不急,他要找麻烦,也需要一两天的时间,所以啊,明天我们就启程去上海,那边是租界,没有人去闹事“
    赵欣雨眼巴巴的看着张爱国,心中有些不舍,自己独享的安稳窝,割舍不下。
    “房子,我们留着”
    “嗯”
    “我呢?”
    邱红梅心急火燎的问道。
    “你,一起走啊,你也是先生的女人,难道你愿意在这里?“
    文瑞熙轻易的掌握了主动,这么容易。
    张爱国看着对方的表演,心中感慨道,大家族出身的人,就没有心眼少的,心里反而是泛起了嘀咕,平心而论,他最信任的还是赵欣雨,瞬间做了决定。
    见色起意的爱情开始都是美好的,过程还需要生活的磨练,经历过患难才能看到真情。
    “你们要做个规划,咱们在哪里定下来,我呢,还是会经常跑生意的。“
    “我们商议一下。“
    文瑞熙接上了话。
    “先生,你要注意安全“
    赵欣雨盯着张爱国说了一句,经过了一些事情,隐隐约约知道了张爱国做的是什么生意买卖。
    “嗯,我会的,放心吧“
    我擦,这是什么情况,剩下的两个女人忽然觉得自己需要帮手,眼神互相确认了结盟,来得早的占了先机,这怎么行啊。
    “今晚怎么睡?“
    尖锐的矛盾一下子提了上来,只集中在赵欣雨和文瑞熙身上,卧室的分布还有谁怎么睡。
    空气开始凝结。
    “这样,照我说,这儿呢,对欣雨来说意义不同,暂时不变,明天我们都会启程,我陪她一晚吧。“
    “好“
    张爱国低头喝茶,却没有注意到三个女人眼中的火花交锋。
    三个女人一台戏,头大了,幸福了小的,为难了大的,不好拿捏。
    张爱国知道是必然的事,不知道那些高手是如何处理的,还没有娃呢,有子为母更刚,以后会更头痛,现在必须制定好规矩。
    “先生,吃饭了“
    大丫进来说了一声。
    ‘好“
    天气热了,院子里摆了一个石桌子,用来吃饭和晾晒一些东西。
    邱红梅坐的远一些,身边的是其它两位。
    “大丫,大有回来没有?”
    “还没有“
    “要不要我去叫他一下。“
    “嗯“
    大丫带着丫头匆匆出去了,总算是有一个借口躲了,气氛有点压抑。
    “大丫也会跟着去,照顾大家。“
    “先生,我会做饭的“
    邱红梅放下碗,开口说了一句。
    “我也会啊“
    赵欣雨不甘落后。
    文瑞熙的筷子在空中停留一下,继续若无其事的叨菜吃,她是只会吃不会做,怎么办呢?
    现学也来不及啊,好厨子不是一天两天练出来的。
    “大有,先生找你“
    “哦,我这就回去“
    “等等,你急啥?“
    “咋了?“
    “今天一天的功夫,先生带回来两个女的,一个比一个漂亮,都不是善茬子,你这时候回去能做啥?“
    “也是,我们也不敢去掺和啊,对了,你也是一样,省的被扫地出门“
    “你还是担心你吧,毛夫人心善,会帮着我说话的。“
    “你看看,你已经有偏向了,这是不对的“
    “放心吧,你以为我傻啊,不过要说回来,咱们肯定是要暗暗的紧着毛夫人的,你就是靠上去了,别人也不放心你的,而且我听说她和先生是共过难的。“
    “行了,娘们家的,头发长见识短,你知道这些当太太的想的是啥“
    “行了,你头发短,你聪明“
    “不是啊,咱们啊,就是围着先生,那才是出路。“
    “甭说,当家的说的有道理“
    “哦,忘了告诉你,先生一家准备去上海,我要求跟着去“
    “那家里的房子怎么办?还有二亩地呢?”
    “地,不是租给邻居种了吗?等天有空去卖给他,房子也卖了,不值什么钱”
    “那”
    “行了,现在的日子是不是比以前好了,难道还要守着那二亩地过回以前的日子,你能受得了。”
    “怎么受得了啊,吃糠都吃不饱,那日子。”
    大丫想起来就是心痛,伸出手疼爱的摸了一下小丫头的脸,现在已经上肉了,比村里的地主家娃都胖乎。
    “到了上海,我去求求先生,把丫头送去上几年学堂,在这个家里才能有机会留下来”
    “你是想?”
    “现在还没有影子呢,夫人还没有生孩子,至少识些字还是好的,总不能是睁眼瞎啊”
    “嗯,我听你的,当家的”
    大堂里的西洋挂钟开始三簧叮咚打点报时。
    “走吧,赶紧回,应该吃完饭了。”
    一家三口匆匆离开缸坊,向着住宅走。
    “这缸坊里还有挂钟,真洋气“
    “先生拿过来的,说是可以当门面的。“
    “大家来打酒,看到挂钟,有个时间,隔壁的几个铺子都常常过来问,生意还是好了。”
    “不便宜啊”
    “是啊,堂屋里也有一个更漂亮的,咱们那个是座钟,也不便宜。”
    “嗯,当家的,你说先生是干啥的?”
    “不要瞎打听,做好自己的事”
    “我还不能问问你”
    “媳妇啊,有些事还是不知道的好,咱们还不得盼着先生好啊”
    “也是,他倒了,对咱们也没有好处,咱们要知足。”
    “这就对了,我有时候单独面对着先生,都有点心惊肉跳的,直觉有点危险。”
    “那我更不问了,别惹祸”
    “记住了,不该打听的事,不该知道的,就不要去记,到时会有麻烦,怕是有杀身之祸啊,要想想孩子,咱们还得再要一个呢。”
    “嗯,现在跟着先生,身子补回来了。不过警告你,不允许你找第二个。”
    “我知道,建了外宅,那是落入别人的把柄,我傻啊”
    “你说要不要把我弟弟推荐给先生,以后家大了,要的人多不是。”
    “不要,千万别干,咱们背不起这个锅,主家也不同意。”
    “为什么啊”
    “我自从跟了先生,与王警官熟了,很多工友来找我,甭管是不认识的,一坐大半天,开始我还倒碗酒,那都得自个掏钱的,天天来,转着弯的打听,想让我帮忙,看我不愿意,就冷嘲热讽的,从我跟前过,还吐口水,唉”
    “哪能怨你啊,先生不在家,就一个女主人”
    “是啊,他们不信啊”
    “要不把你的师妹接过来”
    “嘶,得等合适的时候,到了上海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