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借宿乡村中
作者:炮打海   民国游骑我要做好人最新章节     
    “你“
    十几个男子哄堂大笑。
    “你的毛长全了吗?“
    “道行不在年龄,我是热河人,你们去年闹了蝗灾,明年啊,不信我就走了,没有缘分啊“
    把话撂下,牵住缰绳,拉着驴往里走,准备掉头,嘴里喊着“跃~跃~跃”,把驴往左转。
    “等一下“
    张爱国没有停,继续牵着驴转身。
    如果都是一群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主,谁也没有辙。
    眼看着驴车调好了头,张爱国都准备坐上去了。
    人都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嘿,你等一下啊“
    “我们村有木匠,可以做木架子,方圆二十几里最好的木匠。“
    “村里有硝制的羊皮袄,新的,还有羊皮靴子,你要是真要,都可以卖给你。“
    “吁“
    “我给你们说,我本来就是想买一点东西的,正所谓天机不可泄漏,我也不想说的,过了河,第一个村子,有缘。“
    “行,你跟我来“
    男子显然做不了主,民国时期乡村的村长都是有一定名望和实力的,或者是宗族势力强的,一般村长家都比较富裕,通常也是地主,要不就是地主的亲戚。
    “你就是能算命的人,毛头小子,哼”
    一个身穿马褂长袍的胖胖老头站在张爱国面前,头戴瓜皮小帽,鼻子上架着一副圆框的眼镜,手里拄着文明棍。
    “村长啊,不是我说,不管你信不信,首先要态度好,这种事是越虔诚越灵验。”
    张爱国一看这扮相是见过世面的,民国的眼镜以圆为美,不论男女都是一个格调。
    “呵呵,老朽年轻时也走过南闯过北,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老先生,我呢,就是一过路的客商,只说个大概,细的不讲,缘分不到。“
    “行,我听着“
    “去岁,春夏先旱后蝗,夏秋大涝,今年开春南旱北涝,早做准备,明年啊“
    张爱国摇了摇头,苦笑一下。
    “那明年呢?”
    “先旱后涝,春有风夏有雹,所以啊,现在多积攒下粮食,地窖啊,不能挖在家里,因为比蝗虫还厉害的动物,蝗军来袭啊,杀人放火,抢劫洗掠,最后连个洋钉都不会留下。“
    “可平原上,不涝还好些,没有山什么的?难藏啊!不是人的东西,难道是小鬼子?”
    “对,就是这些畜生不如的东西,三光啊,杀光抢光烧光。”
    “这些天杀的,抢了东北还不行,当官当兵的人呢?”
    “哎,前有狼后有虎,中间还有一窝小老鼠,都想着保存实力,占山为王。”
    “哎,这世道”
    老村长也摇了摇头,这是一个好地主,看着岁数应该活不到那个时候。
    “其余的?”
    “天机不可泄漏,多了会折阳寿。”
    “明白了”
    “先前多有怠慢,不如请贵客移步寒舍一叙”
    “不敢当,张姓不带贵,那就叨扰了。”
    有人上前来帮忙牵着驴车。
    张爱国陪着老村长往里面走。
    房屋南北朝向,灰色的围墙很高,青灰色大门位于东南角,典型的两甩袖院落,二进院子,青砖木头结构,灰瓦房顶是卷棚式,步步生锦的窗棂格。
    绕过方方正正的影壁,进入客厅,丫鬟端上了两杯茶。
    墙上挂满了字画,张爱国扫了一眼,知道自己的斤两,就低头喝茶不出声,文化水平摆着呢。天灾在民国年年有,每年都差不多少,天灾就是不见血的屠杀,整个国家多灾多难,人祸不提也罢。
    等了一会,羊皮袄送了过来,木匠也恭恭敬敬的到了。
    看着羊皮袄,长长的毛,心里很暖和。
    “我做的木架很简单,就是可以摆放物品而已”
    张爱国大体比划了一下,木匠用笔一描,比张爱国想的都好,专业水准。
    “师傅,不要雕花,不要精致,就是结实,能承担重物。“
    三米高一个架子,一竖列需要三个,一横列也需要三个,共做9个.,还要拼接层板,靠边用来放置小件的东西,大的就可以叠罗汉。
    “需要个五六天,这过年了,学徒也准备走了,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木匠看到做工这么多,虽然简单,一个人就困难。
    “没事,我加钱,让学徒晚几天走,我看在老村长的面子上,先结账,要用好料子”
    “行,你放心,最多四天,肯定用好料。”
    木匠开心的笑了,劳累了一年,年前的最后一笔生意,得加钱。
    张爱国觉得不是自己辛苦挣来的血汗钱,花起来就是不很心疼,因为还有无数的金山等着去挖。
    坐在驴车上没有白受冷风吹,心中做好了规划,架子上存放金钱,衣服鞋袜,油,调料,鸡蛋,熟制吃食等物资,长枪短枪子弹也存在这里。
    成袋的粮食码成一栋墙,一边放车辆马匹,一块先放着局长家里的物品,空间中冥冥有无数的小格子,相互不侵扰,就像现在马匹站在汽车上,没有任何的影响。
    “张师傅是往哪里去?”
    “石门”
    “运货”
    “嗯”
    “哈哈哈,就你这驴车能拉多少,顶天拉个750公斤,能拉啥,算了,你不说,我也不问了”
    人老奸,马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
    “呵呵呵”
    张爱国只能干笑了几声。
    “四天的工夫,我看你不如住在我这里,几顿饭还是管得起的。”
    “那那行啊,我得给钱,出门在外靠朋友,靠善人,心里不然过意不去。”
    “好”
    “来人”
    一会进来一个丫鬟,低头回话。
    “老爷,有什么吩咐?”
    “带客人去西厢客房,不要怠慢了。”
    “是,老爷”
    “老先生,我先告退”
    “去吧”
    老村长喝了一口茶,他感觉到张爱国有点不同,看手指非常的有力,眼睛里没有匪气,年轻身上还算是干净,还有一个牛皮行李箱,通常车把式没有什么文化,这个好像还识字,显然张爱国进屋后的表现被看在眼里。
    捋了捋胡子,老村长沉默下来,不知在想些什么。
    “我的驴车呢?”
    “已经卸套拉进牲口厩了”
    “好”
    张爱国坐在椅子上,想着今年的大事,搜索着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