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谈《易》
作者:子车无恙   医路人生:一位村医的奋斗之路最新章节     
    早饭后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绵绵密密,气温因而也下降了很多。这么凄风冷雨的天气,出门的人很少。此时还没有人来诊所看病,韦勇吃罢早餐,泡了一杯热茶,拿出前几天才买的《易经》,坐着看起书来。
    “小勇,在看什么书呢?”宾建阳医生收了雨伞走进诊所,进门便看见书勇在看书,不由问了一句。
    韦勇抬头答道:“看的《易经》。”
    “哦看《易经》啊,不错。学中医者欲有所成,必须要懂《易》。”宾建阳赞道。
    韦勇一笑:“是啊,我外公老早就跟我讲过《易》的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只是那时候还小,懵懵懂懂的不明白。这几年学医并实践下来,我越来越感受到《易》的重要性了,因此想系统地学习一下《易》。”
    “嗯那是,中医与易同源,或者说中医源出于易。学中医不可不知易,易者不可不明医,医易一家,世人之常言。可是现今之中医精医明易者很少,小勇你可以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将来必定有所成。”
    “这个我倒没想那么多,我只是希望在以后的行医岁月中,针灸、开药时能够更合于阴阳,合于患者机体平衡而少出偏颇。”
    宾建阳也给自己泡了杯茶,坐下来拿过韦勇手中的《易经》,翻看着。“当年我也曾研读过《易》,中医与《易经》有着深厚的联系,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医强调的是阴阳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这些概念就是直接来源于《易经》。《易经》中的哲学理论,如阴阳、五行、经络等,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学中,用于解释人体结构、疾病表现、病因等问题。中医治疗强调调整人体自身的生命体征,以药物为辅,以调整体质恢复人体机能平衡为主,这些是与《易经》的基本理念相一致的。
    《易》首要之处在于注重阴阳平衡重。中医认为人体生病是由于阴阳失衡,治疗的根本是帮助病人调节阴阳以达到平衡。阴阳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这种观念在中医辨证上经常看到,如“阴虚”与“阳虚”等概念。
    其次是五行理论。中医使用《易》学的五行理论(水、火、木、金、土)来解释生命体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五行对应五脏,如肝属木、心属火等,代表气的五种状态,在人体内变化的五种状态。
    再者是经络系统,《易》学中的“经脉”概念与中医学中的“经络”密切相关,中医学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并将其融入诊断和治疗中。
    此外,《易》学的哲学思想,如“天人合一”,强调人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共存共荣。中医通过调整人体内“气血”流动的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而《易》学则通过阐释自然的运动规律,揭示自然与人的关联。
    所以从古至今,便有这样一句话:不懂易者不足以为大医。这句话深刻指出了《易经》在中医中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学中医的若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大师,《易经》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