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御驾亲征
作者:文火煮茶   东洲往事最新章节     
    转眼已是永昌六十六年二月。高昌国兵分两路,由抚远大将军昌平君房似瑾领兵十万出界山过斟灌,建威大将军武安君杜襄成领兵二十万借道长乐国驰援渤海国。由于担心长乐国左右摇摆,郑安雅带着柏崇峦随杜襄成一同前去拜见长乐王。柏康之听闻郑安雅带着二十万将士来了,差点没一口气撅过去。幸好柏崇峦眼疾手快将他一把扶住,劝慰道:“父王放心,西帝可信。这一切都是为了渤海国的安宁,也让我们长乐人得以保全。”柏康之没有搭腔,只是摆了摆手表示同意。
    郑安雅看着他那副不情不愿的样子,忍不住笑道:“长乐王有顾虑,是怕朕的军队扰民吧?那朕就留在长乐国给你做人质如何?”
    柏康之气得直哆嗦,用手指着她“你你你……”了几声,又无可奈何地垂下手,气呼呼地说:“陛下言重了,小王不敢。”
    柏崇峦知道郑安雅什么意思,上前赔笑道:“父王息怒,西帝陛下跟您说笑呢,她过几天就回高昌。段相不赞同陛下上前线,出征前与陛下有约定,除非事态严重,否则不能陛下不能离开高昌国。儿臣此次来也是奉了段相的命看住陛下的。”
    “抱歉崇峦,朕改主意了,”郑安雅道:“朕想留在长乐国境内,不过不是未央城,而是最东边的永福城。”
    柏崇峦大惊道:“您要做什么?”出兵的时候郑安雅可是答应过段知书的,绝不进入渤海国境内,最多只能待在高昌国与长乐国接壤的玄北郡。
    郑安雅道:“长乐国虽不大,从东到西也有近两日的路程,如果回到玄北郡,朕收到前线战报的时候就生生晚了两日。兵贵神速,朕不过想早一些了解前线的战况罢了。”
    “不可,万万不可!”柏康之怒道。
    “陛下,您这是得寸进尺!”柏崇峦也很生气,自己费了好大的劲才安抚住父亲,西帝怎么又变卦了?
    “我就在那儿待着,不干什么。这也不行吗?”郑安雅道。
    “长乐小国容不下您这尊大神,还请陛下离开!”柏康之正色道。
    “长乐王,朕也不想待在长乐国不走闹得你我都不愉快,但是如果朕回到玄北郡,线报一来一回可就相差四日了。朕实在放心不下渤海国,你就通融一下好不好?”郑安雅难得耐住性子。
    “君无戏言,陛下岂能出尔反尔!”柏康之道。
    “你这人……”郑安雅正要发作,被杜襄成一把按住。她陪着笑脸对柏康之说:“长乐王莫急,我们这就离开。”说完便想把郑安雅拽走,哪知郑安雅的脾气也上来了,一把甩开她,愣是站着不动。
    两边就这么僵持了一会儿,恰逢新的战报到了。郑安雅接过来三两下看完,对柏康之笑道:“长乐王不必忧心了,朕这就离境。”杜襄成和柏崇峦一口气还没缓过来,又听见她道:“朕要去渤海国。”
    “什么!”两人都被她吓了一跳,不是说好的不去渤海国吗,现在又要去,万一出点什么岔子他们怎么跟满朝文武交代?
    “此事并不违反朕与段相的约定。事态严重了,北帝御驾亲征,预计十日内就能到达战场。”郑安雅道。
    原来是额林亲自来了。
    杜襄成与柏崇峦对视一眼,对郑安雅道:“您要去可以,我陪着您。”
    郑安雅拍了拍她的手,笑道:“那是自然。”又对柏崇峦说:“你们国家由谁领兵?与朕一起走吧。你可以留在这里陪着你父母,国内的政务段相会处理。”
    柏崇峦犹豫地看看他父亲,得到后者首肯后,他唤来一名将军模样的人,说:“是他,臣弟景行。”
    郑安雅不禁哑然失笑,道:“原来是老熟人啊。”领兵的可不就是当年在她面前冒充柏崇峦的柏景行!
    只见柏景行半低着头,恨不得将自己藏匿起来。郑安雅也不为难他,笑道:“带上你的人,跟我走吧。”
    柏景行巴不得这一声,匆忙行了个礼就退下了。
    大军在长乐国匆匆休整后就开拔,十日后到了渤海国腹地常山郡,这是他们与渤海国约定的会师地点。郑安雅登轼远眺,见众将簇拥着两个身影,既亲切又陌生。她急匆匆地下了车,大步上前。那两人也迎了上来,果然是林氏兄弟。郑安雅还是第一次见到林长卿戎装的样子,不由得两眼一热。
    “辛苦了。”
    “辛苦了。”
    竟是异口同声。话一出口,两人又都觉得有些尴尬。
    林长卿道:“外敌入侵,我职责所在,不算辛苦。倒是你,远道而来……”
    “呃,我喜欢打仗,不辛苦。”郑安雅笑着打断他。按照常理,接下来林长卿一定会说出感激的话,但不知怎么的,她不希望这些话从他的嘴里冒出来。
    “大家进帐说话吧,事情还多着呢。”林长晔及时化解了尴尬。
    进了大帐,众人依次落座。
    郑安雅忍不住问道:“长卿,你和额林打过交道吗?”
    林长卿摇摇头:“有过几次书信来往,但都是公务,交情实在说不上。我连他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脾气秉性更是一概不知。”
    郑安雅又转头问林长晔:“你也不清楚?”
    林长晔道:“我所知道的信息,全都告诉你们了。”
    郑安雅叹道:“居然让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崛起,真是大意了!”
    林长卿内疚地说:“是我疏忽了。”
    “长卿,我不是这个意思……”郑安雅见他把这一切归咎于自己,又后悔自己嘴太快了。
    “好了,这些不重要,现在要紧的是这仗究竟该怎么打。”林长晔见气氛不对,及时打断道:“自从我重掌军权,玉轮国的进攻放缓了许多,甚至可以说是停止了。这次北帝御驾亲征,或许是想更快地取得战果。”
    “也许吧,”郑安雅道:“更有可能是颇黎的死讯瞒不住了。”
    林长晔道:“你是说,他知道无法牵制你们,想孤注一掷?”
    郑安雅道:“或者说,他已经无路可走。他原本计划让颇黎叛乱拖住我们,再借攻打扶余国为掩护偷袭你们,企图里应外合造成渤海国内乱。可如今他两边都失算了。”
    说到“里应外合”这个词的时候,她若有似无地扫了一眼林长卿,后者不自然地摸了摸鼻子。
    “额林知道,即便他此刻收手,我们也不会轻易放过他。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林长晔道。
    接下来众人开始商量作战的细节,不讨论不知道,原来联军作战竟然要面对如此众多的问题!粮草是集中供应还是各自供应、两军是各自扎营配合作战还是听从统一号令作战,如果是各自为战,如何在确保不外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战报传递速度,如果合并作战,又该听从谁的号令、诸军如何编排,谁打头阵谁断后、谁主攻谁辅助……这些问题极其重要又极其敏感,一晃大半日过去了,也不见商讨出像样的成果。
    杜襄成忍不住抱怨道:“怪不得自古联军出征大多不利,原来人越多问题也越多呀!”
    郑安雅瞪了她一眼,道:“不会说话就闭嘴!幸亏这里没有外人,要是让外面的将士们听见了,只怕还没开打人心就散了。”
    杜襄成自知语失,抽了自己一嘴巴,又呸呸了几声。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玉轮国送来了战书,约渤海、高昌两国五月初五在逐鹿原决战。这封战书倒是帮助众人迅速做出了决策:既然玉轮国同时约战渤海高昌两国,那两军必须听从统一号令一起作战;决战地点就在常山郡的北边,行军三日即可到达;还剩下三个月,留给他们整合军队的时间不多了。除了战书之外,玉轮国的使者还带了一封额林的私信给郑安雅。
    郑安雅道:“既然北帝决意开战,夫复何言?”说罢,她当着使者的面把那封未拆封的信扔进了火盆中。自从阿尔斯兰带来的第一封私信后,额林又陆续给她写过四五封信,有了第一封信的教训,她现在对这些信就一个态度:不予理睬,收到就销毁,也不听信使的辩解,直接将人赶走。如今这个节骨眼上额林又来信,除了挑拨离间还能有什么?她可不能让林长卿看到那些肉麻的字眼。
    “统一号令的事倒是简单,”林长卿道:“我们可以成立联合帅帐,联合帅帐下发的文书必须加盖两国玺印,对双方的部队都有效。”
    郑安雅点头表示赞同:“我们的主力队伍是当年高无疾组建的,旗语和渤海国几乎一样,将士们不用再另外学旗语了。”
    “我们主攻吧,你们的部队放在侧翼。这毕竟是我们渤海国的事,哪有让友军出力,自己躲在后方的道理。”林长晔道。杜襄成也表示一定会尽力配合。
    接下来就是最令人头疼的粮草辎重问题了。两国大到工程器械小到刀剑弓弩都不尽相同,就连战士们吃的口粮、战马喂的草也有差异。以口粮为例:渤海军以粟米为主、辅以少量面食,从将军到士兵平时都不吃肉,大战前才开荤。而高昌军虽然也是米面为主食,但增加了一至二成的乳制品作为辅食,中下层军官与士兵平时也不吃肉,千夫长及以上级别会定期供应肉食。眼下渤海军二十万,高昌军三十万,要撑起五十万人每日的吃穿、兵器损耗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还要统筹两大阵营,这主事之人着实不好定。
    “这样耽搁下去不是办法,我倒是有个人选,此人精通统筹算计之学,对我们两国的物产、风土、道路运输等都十分熟悉。应能担此重任。”郑安雅道。
    “竟有这样的人?”林长卿赞道:“高昌国果然人才济济,不知此人师从何门?”
    “只是……”郑安雅看着林长晔,半是为难半调笑地说:“我怕长晔觉得膈应。”
    “我?”林长晔一下子警觉起来,旋即想到了一个人:“你说的是悠儿?”
    “没错,就是悠儿。”
    林长晔咬着牙道:“西帝陛下果然知人善任!”
    郑安雅皮笑肉不笑地问道:“你会配合她的,对吧?”
    林长晔无奈道:“那是自然,我不是不知分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