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东林寺净土苑
作者:善文居士   我的朋友圈最新章节     
    其实,一开始要分享2020年的1月份,还是蛮激动,终于要接近分享的尾声了。
    今天又略带伤感,心里很是矛盾,不愿再翻阅下去了。为什么?!因为马上要翻看到疫情期间的微信了,那是一个锥心刺骨而又不得不回忆的时光。
    2020年1月7日发文
    梦里梦见一首诗,晨起打坐后看到这幅图。脑海中出现“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自净!净,净……然后是“敬、静、境!”。图中无月,但无月心已亮!诗如下,梦里无题见图得:
    《无月》
    明月照千山,古寺座云端
    青灯常相伴,红莲水云间
    现在回忆:那段时间非常清净,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状态。其实是心里没什么杂念困扰,所以经常有一些殊胜的梦境。听一些师父讲法,组织一些不认识的人诵经等。
    能保持这个状态,除了每天孩子学校和家两点一线,还有就是每天坚持打坐、上早晚课,听经闻法去大自然中体会生命。
    1月8日发文:
    笑宝,小魔顽不在家,妈妈独陪,有啥想去的地方?尽管说!
    妈妈,我还想再去一下图书馆,上次时间太紧了,书没看完。
    宝贝,这要求让为娘着实无法拒绝呀!哈哈,带上你自己的身份证,这次就办张卡吧!
    岳阳新图书馆建在风水灵动、郁郁葱葱、江南水乡般的螺丝岛上,实在也是让人心动之处!更何况,出家门步行不到10分钟可到。
    记得,带孩子过来时,除了读书,上岛前礼拜屈夫子,上岛后礼拜方尚书。
    礼拜先贤,让孩子懂得感恩,这来之不易的读书环境。
    留言区统一回复:成人区、青少年区、幼儿区,数字媒体区等,大家搜螺丝岛,传媒大学侧后方,王家河与南湖交汇处的那个新建的立交桥旁~美术馆和图书馆是一体的,内部贯通~其他不多介绍了,亲自来~
    1月15日发文:
    6个妈妈7个崽崽:礼佛、念佛、供佛、朝山、点灯…四天三晚两个寺院。
    大人孩子皆欢喜,足矣!
    感恩三宝!
    感恩十方护法!
    感恩诸佛菩萨保佑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配图有入住东林寺祖庭后,在白莲花前和念佛堂前的合影,在净土苑礼拜东林大佛过程中的留影,在阿弥陀佛脚下的合影。
    现在想想都很赞叹几个孩子,也跟着我们一起拜上去了,最小三岁多的东崽,一路念着阿弥陀佛上去的。在山脚下远望大佛,她们都觉得不可能三步一拜拜上去,我说试试吧,只管低头拜,先别看有多高的台阶。就这样,大家相互陪伴,相互勉励地拜上去了,大人小孩都满头大汗地激动不已,回望来时的路,觉得不可思议!
    那种从来没有过的身心洗礼,每个人都终生难忘吧?那种全身心地轻松喜悦感,那种挑战自己极限后的成就感,那种忘我虔诚地投入、去完成心愿后的心安,只有经历过才懂它的殊胜和不可思议。
    其实,从元旦过后就有种惶恐和不安,走到那里都开始有越来越浓的过年气氛,也伴随着各种肉类的吆喝叫卖,菜市场、商场,包括朋友圈儿,各种社群等,大家备年货的一大半是备齐各种新鲜或包装类“肉食”。
    总觉得快过年了,又有很多动物开始被莫名杀害,面对这种众生历劫般的苦难境况,我想逃避,不愿在家里陪着吃吃喝喝地过年,但又有种有心而无力无助感!
    于是,就想到组织身边几位有缘的师兄们带崽去礼佛祈福,从计划到带大家起启程不足七日。
    看到留言区,圈友们的点赞超过了100+,看来,大家对净土的向往是发自内心的。
    我在留言区互动只有一条: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2020年,朋友们都鼠不尽的感恩、吉祥和自在!
    1月16发文:丢掉所有的认知,当一无所有时,才能感受到一切无所拥有~
    ?第二篇发文:老师说,讲话要让听者如沐春风,来寺院的人绝大部分是来找心灵安处的…于是,我试着降低分贝,放缓音频,学着老师般的话语,自己是否有春风拂面感。
    下面分享的链接是《达照法师:心的妙用》,节选部分分享给大家:
    用心少许者言语简约,言行合一而随顺自然;用心粗陋者声音刺耳,不及要点。
    所以,声音越轻距离越近,声音越大距离越远。真用心者,无言说道,道自流远……
    1月17日发文:
    《东林寺祖师殿前观腊梅》
    寒霜尽,腊梅黄
    殿前早晚课,闻磬诵经枝头妆
    悄无声息争春早,误了时光
    戒!戒!戒!
    精进一寸光阴,观无常
    本愿开无邪,无心等风歇
    伫立寂静处
    片刻,散不尽这幽香
    定!定!定!
    觉知慈悲喜舍无量
    禅悦法喜,本来
    文殊菩萨就是妙吉祥!
    嗡阿惹巴扎纳德
    嗡阿惹巴扎纳德
    嗡阿惹巴扎纳德
    文字下面的配图是去东林寺时,在大殿后的祖师殿前拍的腊梅。开得很是鲜艳夺目,亮黄色。记得当时我刚举起手机要拍时,正好吹过一阵凉风,也就享受到了一阵的清香,那一刻心中默默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1月18日发文
    愿你有生性凉薄,活好自己的底气
    也有热气腾腾,温暖别人的能力
    文字下面的配图是在东林寺时,儿子走向白莲花时我抓拍的一张背景照,这话是复制别人的,但也是自己想说给儿子的。
    1月20日,分享达照法师的法语:
    《好弟子的标准》
    听话的人进步最快,因为最容易消除我执我见,所以听话的人有福了。
    随众的人做事最稳,因为最容易融入大众利益众生,所以随众的人能成事。
    好学的人明理最速,因为最容易独立思考,所以好学的人最自由!
    古德说:听话、随众、好学,都具足的人,才是个真正的好料啊!
    1月21日发文:
    【朱清时院士讲: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2020年,如果你还把佛教当成宗教信仰,你out了!如果你还把佛教当迷信,你就更out了!
    (人们对未知有两种表现:恐慌,排斥!这是通病,但一旦你开始好奇,探索,学习和觉知,便会慢慢消除这两者表现~换来的是身心的自在和解脱…)
    1月21日下午13:26分发文:
    口罩 是未来的涂医生让戴的
    武汉,七天后再见
    未来,一定安好!
    终于,关于疫情的分享还是来了。当时发这个微信时,是我们打的士车从武汉转车去武昌站坐去庐山的火车。我被当实习护士的涂师兄极尽恐吓与命令地情况下,很不情愿地戴上了口罩,于是,拍了我与她在的士车里双双戴着口罩,一脸凝重表情的照片。
    如今看来,似乎是与死神擦肩而过,赶上了通往净土的末班车。而当时这短短的三句话,对后来的经历来讲,太过沉重与自负。
    分享留言区的部分内容,看得出大难来临前每个人的心情,都有说不出的沉重与不安,而我们当时能够前往,前前后后的故事可以单写几篇文章了:
    1)安好归来
    2)到武汉去当孙悟空?
    3)现在不会说我天天戴个口罩了吧?
    4)你去武汉了?
    5)吉祥如意!平安无事!
    6)佛光普照一片光明。
    7)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8)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