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关于供养
作者:善文居士   我的朋友圈最新章节     
    微信朋友圈儿翻阅到2019年6月8日发文:不过生日,是不请客吃饭铺张浪费,不吃蛋糕鸡蛋徒增悲伤!但是可以为母亲佛前点灯、拜山绕塔、诵读地藏经,用这种方式为母亲祈福保平安健康!~
    感恩端午陪伴拜山绕塔诵经祈福的师兄们,祈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菩萨们平安健康!【纪念第一次住寺、完整体验晨钟暮鼓的生活,第一次一日一食持戒圆满】
    留言区很热闹,粘贴部分:
    随喜师兄一日一食、精进持戒功德!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师兄功德,开心快乐每一天。
    亲爱的生日快乐,圣安寺越来越美了
    阿弥陀佛,感恩我的父亲母亲给了我生命,感恩佛门中的诸佛菩萨、善知识、同修~感恩人生中所有的遇见,过了39岁,迈向不惑之年,希望真能早日不惑……
    雨润万物……小河溢淌,江河泛滥,大海平平~
    来,总要有点收获,再来,总要留点念想~来与不来,菩萨都在
    6月9日发文
    七种法供养~屡屡验证后总结:我一发愿你就考验!考验没通过怎么办?愿力不够!
    就如同想拿毕业证必须要考试,考不过跟老师无关跟题目无关跟考场更无关,只跟你有关!
    公众号文章更新《除了上香和供花,原来还有那么多供养三宝的好方法!》
    十方来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佛教要传承和发展,寺院的一砖一瓦、佛像的装金修缮弘法活动的举行、法师的衣食药品以及每项慈善公益的背后,必定离不开佛弟子们的发心供养。
    那佛教中的供养到底怎么做?就是出物、出钱、出力吗?
    今天,我们就好好来讲讲供养这件事
    既然是供养三宝那么就分别从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这三个方面说起,供养佛,十物供养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就有国王、城主、商贾、百姓、贫女等身份各异、经济能力不同的信徒供养,在《阿含经》中留下了许多故事。(例如“贫女供灯”的故事)
    在释迦牟尼佛涅盘后,大多在佛像前摆设物品以示供养十方法界诸佛菩萨,常用的有这么“十物供养”: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
    供养法 七种法供养
    我们愿意将品质上乘的这些供品供养在佛像前,这当然是正确的做法。但是,千万不要认为这就已经是“最好的供养”了。
    供养不单单指财物,“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对诸佛菩萨最好的供养,其实是对佛法的尊重和奉行。《普贤行愿品》中就列举了七种法供养:
    1 如说修行供养
    依照佛陀宣说的种种法门修行,也就是佛经和经文“流通分”里经常出现的两个词儿——依教奉行、信受奉行。
    2 利益众生供养
    凡是对众生有利的事,我们都应积极实践。见到他人有难,主动给予解救、帮助,使之远离痛苦,获得安乐,这也是供养诸佛的修行。佛菩萨是为利益众生而出现于世,我们能利益众生,就是为佛菩萨分担职责,就是对诸佛最好的供养。
    3 摄受众生供养
    许多人对佛法有误解,若直接对他们介绍佛法,很可能被排斥。佛法中有四摄法门,分别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布施,当对方从内心接受我们,了解我们的善意,并将我们视为良师益友之后,再向他们宣说佛法,就能减少很多障碍。
    4 代众生苦供养
    以同体大悲的精神,将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很多时候,我们并非无力帮助别人,而是因为自他的分别,使我们不能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所以没有主动替人分忧解难。
    当他人生命垂危时,我们会像救治自己一样尽力救助吗?愿意代他承受痛苦吗?先不说最终实际上能不能代众生承受痛苦,仅仅是念头上很可能就做不到。
    5 勤修善根供养
    即通常所说的“众善奉行”。善行的内容很多,如皈依、供养、忏悔、护生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等。
    凡是对自己和众生有利的事,都是我们应该修习的善行。这种修习是长期的,不是几天可以达成的,必须勤勤恳恳、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6 不舍菩萨业供养
    不舍,即不放弃。身为佛弟子必须发菩提心,行菩萨行。菩萨行,主要以“六度四摄”为主,根据众生的不同根基,方便善巧地给予帮助。这种帮助,也是尽未来际永不间断的,绝不半途而废。
    7 不离菩提心供养
    菩提心,是自觉觉他之心,也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由大悲心而来。在完成自身觉悟的同时,积极帮助他人获得觉悟。发起菩提心之后,我们的所作所为,乃至起心动念,不能有刹那离开这一发心。
    否则,即使行善,也只是普通的世间善行,只能感得人天小果,有漏之因,无法成为佛果资粮。正如《劝发菩提心文》中所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名魔业。”
    供养僧 四事供养
    供养三宝中,供养出家人是最直观、最具体的。在佛陀住世的时代就有“四事供养”,即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药品)。
    从现代来看,虽然寺院会发放一些“单金”(生活补贴),但很多偏远地区的出家人生活依旧非常清苦,尤其是患病法师依然需要很大的帮助。同时,供养出家人,使他们安心修行,也是在家居士培植福报的殊胜机会。
    供养出家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在寺院里的五观堂设斋供僧的,有为寺院送油、送米、送蔬菜的。为避免出家人用到可能含有动物油脂的肥皂,也有居士会特意购买或制作手工的天然植物皂供养给法师。有医学特长的,遇到法师患病,更会帮助治疗或寻医问药......
    供养三宝本就是功德殊胜,帮助他人修行更是助人成就。在供养出家人时,不必抱着对方修为是否值得我供养的心态,即使一个初学的小沙弥也不可轻视,以无我、无所求的发心去供养,这样的功德无比殊胜。
    十方来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寺院在收到十方供养后也会以公益慈善等方式结缘大众这样的供养、布施、行善之心在整个社会中广泛地流动起来不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只要人心思善,处处皆是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