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一切唯心造
作者:善文居士   我的朋友圈最新章节     
    微信翻阅到2018年6月18日这一天,发了一篇公众号的文章,标题是:圣安寺|祝大家端午安康!一起学佛如法炮制吃“粽子”
    写这篇吃粽子的文章,源于当时《佛陀传》中刚觉醒开悟的释迦牟尼佛带着大家吃橘子的片段,专注于当下,你就是真实的。
    觉醒的人能从一只橘子中,看到它整个生命的历程:橘树、春天的花朵,照它生长的阳光、滋润它的雨露,自然万物都在其中。
    你如此生活,就了解了自己与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了解了这些,我们将友好、慈爱地对待他人有了关爱,人们也就相互包容也懂得了我们、他人和世间万物是一种能量,一种来源……
    那么,对于粽子,我们如何才能把它吃出“感恩、思念和祝愿”呢?
    先从做粽子可以说起,延续传统文化,护法居士们五月初三便去寺里给师父们包粽子过节。据李居士朋友圈儿所言,老菩萨们最大年龄已有九十多岁了,平均年龄也有七八十岁,护法几十年,几乎年年为师父们亲手包端午粽。 听后,不仅令人心生“惊叹和敬仰”!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就很值得我们后辈们学习。
    佛典也有很多高僧大德与“端午”的渊源记载,无论是生于五月初五的唐朝法云公,还是圆寂于五月初五的隋朝道成禅师、唐朝大义禅师、智威禅师和鉴真大师,无一不是禅林的传奇佳话,在此殊胜又特别的日子里。
    当下的我们,早已不只是把五月视为“毒月、凶月、驱邪月”,而是视为“感恩月、祈福月、避灾月” 。今日,无论你是与家人团聚庆祝,还是一人独自忙碌,总要吃上一个粽子:深思一下高僧大德们,缅怀一下爱国的先驱们,亦或去寺院点上一盏莲花灯,祭奠一下自家的先人们。
    ?6月19日的推文:【一大早跑步回来,收了这么多红包,晒晒家人的爱。】从前,在古时候,生于“五月初五”的孩子会被视为“毒”,特别是唐宋时期,常被送到寺院……【虽然从小父母没有如此对我,但挡不住长大后我随自己的意愿,还是皈依了佛门】有此幸运和心境,除了要感谢生养我的父母,给了我身命,还要感谢佛陀给我慧命。阿弥陀佛,赞叹三宝。
    ?6月22日推文:今天中午在女儿身上做了实验,太有效了。我现在的心情不是欢喜,而是感激!感激涕零。阿弥陀佛,法法相通,觉悟的太晚太慢。
    内容是分享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免费学习|世上最奇特的治疗—“夏威夷疗法”,一学就会!
    截取核心内容,大家一起温故知新,主要是要多多去践行,虽然这对我已经如影随形,但还没融入骨髓。
    夏威夷土着治疗的方法
    第一句:对不起你!( 我没有好好照顾你,你怎么生病了? )
    第二句:我爱你!(真爱,自、他是一,不是二,爱自己就是爱别人)
    第三句:请你原谅我!
    第四句:谢谢你!
    两年前,我听说夏威夷有一位治疗家,他治疗了一整个牢房里的犯罪精神病患,却不必见其中任何一个人。这位心理学家会先研究囚犯的病历,然后在心中静观自己是如何创造了这位病患的病情。当他改善自己时,病患也同时被改善。
    len医师解释说,对你的生活“完全负责”意味着:“任何在你生命当中的人事物,只因为是在你的生命中就是你的责任。以字面意义来说,整个世界是你的创造。”
    我问len医师他如何治疗自己。当他看那些病患的病历时,他做些什么?
    他解释,我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说:对不起!请原谅,我爱你,谢谢!
    “就这样吗?”
    “就是这样。”
    原来“爱你自己”是改进自己最好的方法,当你改善你自己时,你也改善了你的世界。
    疗法原理
    ◎ 全面而完整的责任。世界上任何人的言语、行为、思想,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责任。换句话说,全世界是你创造的。
    ◎ 我们在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事物,幸与不幸,都不存在。它们全都只是反映我们个人内在的世界。问题不在它们,而在于你自己。要改变它们,你必须先改变自己。
    ◎解决任何问题,必须从懂得爱自己开始。面对任何事物,只要懂得真诚的重复说出:“对不起”, “我爱你”!一切问题就可解决。
    ho'oponopono 的六项原理
    ◎ 我们所居住的宇宙,是我们思想的产物。
    ◎ 如果我们的思想患了癌症,我们的实际生活环境也是患癌的。
    ◎ 如果我们的思想完美,我们的生活环境将充满了爱。
    ◎ 我百分之百的需要为我现在所创造的这个宇宙负起责任。
    ◎ 我需要百分之百的对目前的生活负起全部责任,因为正是因为我致癌的思想才创造出的这个致癌的现实。
    ◎ 没有任何一件人事物在我们的心之外,所有事物都是以思想形态存在于我的内心。
    分享的过程,我又想起曾经还有一次成功的案例,就是我的眼睛,突然有一天长了一个什么麦粒肿,严重到一只眼几乎失明的状态,我也是用这个方法治好的。
    每天对我的眼睛不停地说“对不起,我爱你,请你原谅,谢谢你!”睡觉也说,起床对着镜子,慈悲地看着眼睛说。真的不到四天就好了,比去治疗好的还快。
    ?6月23日:花儿还没有苏醒,鸟儿早已开始歌唱【所以,决定你意识的不应该是视觉和听觉,而是你自身对事物的切身感受,也就是与生俱来的直觉,觉知的左右偏差源于你内心对中道的偏离】
    ?姐姐写完作业了弟弟睡醒了,出来透透气……
    配图是:南湖边,跳舞的笑笑姐姐;一边吃面包一边用崇拜的小眼神儿抬头看姐姐的东东弟弟。
    ?6月24日,公众号更新文章:随喜转发|人人都能做到的六种不用花钱的放生方法!
    一、随缘救助
    下雨后,看见爬到路边的虫子、蚯蚓、蜗牛等,把它们放回草丛或者安全地带,免得被行人踩踏,对被困水中的蚂蚁等小动物加以解救。天旱时河水干涸,可将水坑里即将被晒死的鱼类、螺类、蝌蚪等拾起,放生到大水渠或江河中去。
    二、劝阻杀生
    看到身边有小孩子或者大人在玩虫子、捉蝴蝶、踩蚂蚁等行为,要尽心而友善地劝阻。如果实在无法阻止,心中默念阿弥陀佛或往生咒。
    三、拒绝真皮制品
    无论是衣服、鞋子、帽子、包类,还是其他配饰等,都不要用真皮制品,无论是什么真皮制品,都是用动物的生命换来的,每一块皮毛的背后都是血淋淋的残忍。看到身边有出售或者穿戴的在家居士,要进行劝阻。
    四、长期坚持茹素无论是“吃素”,还是劝人“吃素”,都需要要坚持和努力,因为这是长久的“放生”方式。一旦开始吃素,每餐都在放生,每个月能放生很多生命,余生可放生不计其数的生命,也就累积了“无量的功德”。
    五、自己以身作则
    夏天无论是在家里,还是户外活动,蚊虫比较多,不要随意打蚊子蚂蚁等小生物,可以多念几句阿弥陀佛给它,然后把它赶走,即便是赶不走,躲开它是可以做到的。要多用心关照每一个众生对死亡的恐惧,多发慈悲心。
    六、随喜转发
    多随喜转发放生、不杀生、吃素等相关的文章,做传播这样信息出去的善知识,随缘化度有缘众生。因为文字的力量非常强大,传播得多了,总会有善信起心动念开启了佛缘,一个“不杀”的念想就是功德!所以,才会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
    不杀生之人具有十种功德
    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
    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
    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
    四、身常无病健康顺意
    五、寿命恒远多寿多福
    六、恒常被护法所守护
    七、常无恶梦寝觉安乐
    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
    九、没有对恶道的怖畏
    十、临命终时可生天上
    如今,这样的宣传推广显然是多之又多了,大家都开始走在上觉醒之路。
    ?6月25日:圣安寺|一句早安吉祥,送给你《一片心香》【视频】
    早安吉祥:每一日的清晨醒来,我虔诚地拜三尊佛,礼一炷香然后,听您一句问候“早安吉祥”
    回头看,庭院已洒满温暖的阳光,感觉到幸福的人啊,总会不由自主得嘴角上扬,让你的心中,升起这感恩的“一片心香”。我们口中总会不停地轻语“阿弥陀佛”,念念不忘地“阿弥陀佛”,念念期盼地“阿弥陀佛”,祈愿众生,一切安康!
    ?6月26日:管住嘴,不乱吃乱喝,能保住健康;管住嘴,不乱说乱喊,能体现你的修养。在佛教《智度论》十四中,如此说:“妄语者,不净心,欲诳他,覆隐实,出异语,生口业,是名妄语”
    分享更新的文章标题是:慎言,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与人发生口角,要以善为本,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尽量不去伤害别人,这便是佛家说的以善为本。
    如果每个人的内心都能种下善良和慈悲的种子,那么我们的生命必将是清风萦绕,步步莲开。
    喜欢看到别人长处,并懂得赞美的人,靠近也会让人感到温暖。好的言行是一缕阳光,照亮自己,也明媚他人。
    有的时候,你的一句鼓励的语言,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你的一句善言,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与他人温暖,为自己积德,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人活着不一定非要有多大意义,但努力做一个好人,尽全力地融入到圈子中,不断的扩大你的格局和眼界。
    不为琐事而烦忧,不为小事而斤斤计较,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好好说话,踏实做事,尽量做一个别人喜欢,自己快乐的人。
    ?6月27日:分享!文字明心图片静心,所以,如若生命免不了纠缠,那么我愿意,永远在这“美好的事物”中。
    分享更新文章标题:星云法师|不要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上纠缠
    1)松云禅师出家学禅以后,因为挂念年老的母亲无人照顾,特地亲建一座禅舍,带着母亲同住。
    每天除了参禅打坐,还帮人抄写佛经,借此赚些费用供养母亲。有时上街为母亲买些鱼肉,街上人总指着他叫酒肉和尚,松云禅师也不去解释。
    但他的母亲受不了别人的批评,因此,也跟着松云禅师吃素了。
    世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与好坏,就有黑暗与光明;说好的未必好,说坏的未必坏。如果一味去在意这些好与坏,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别无他益。松云禅师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从不去跟人争辩什么。他明白,那些好与坏,虽然是加在自己身上的,但其实与自己无关。
    2)另一位禅师的故事。禅师跟小徒弟出行,中途找不到路,便问一个路人。
    路人不知为何正在苦恼,虽然给他们指了路,但态度十分不好,话语中带着厌嫌的口气。禅师听了路人的指引,道声谢,继续带着徒弟前行。
    没走几步,徒弟忍不住了,问禅师:“师父,那个人如此蛮横无理,您为什么不生气?我们应该告诉他,做人要懂礼貌。”
    禅师反问:“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情绪?”徒弟顿时释然。
    别人对你诽谤,只能说明那人是野蛮、无礼的,是需要你去拯救的对象。你面对他们时,应该做的不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而改变自己的做法,去跟他们争辩,而是做好自己的事,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们。
    ?6月28日:苔于袁枚有佛性的观照,活出了自己的价值和境界;苔与叶绍翁的相遇,便成了屐齿下的印记。所以,不要被你遇见的人左右,内外都应做好你自己【皈依四周年纪念日】
    当时的自己,内心是越来越趋向平和的状态。真好。
    ?答案|你总问,为什么要学佛啊?!为什么呢?
    学佛,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回归宁静、光明、智慧的本心;也是为了让所有的众生能够究竟解脱,能够离苦得乐。
    都市中快节奏的生活和无形的压力压迫着我们的精神与内心,而学佛,也是希望能够改变目前的生活现状。
    学佛之后,你不再焦虑不安,即使是病痛加身也坦然面对,不再对生老病死不再执着,因为你懂了人生常态。
    学佛之后,你已经心平气和,对曾经一触即发的火爆脾气,再面对时已然可以会心一笑,你知道这并不值得。
    学佛之后,你的欲望平淡了,一桌的大鱼大肉也诱惑不了你吃素的心;金钱物质的观念在你眼里越来越淡薄。
    至此,佛学已经渐渐的融入了你的生活,改变着你,让你有了一颗更强大的内心,也更具智慧。
    生活处处是修行,在佛法的帮助下,你学会了“忍辱”,不再为小事烦恼,家人与你同在外面辛苦工作了一天,回到家瘫坐在沙发上歇息,你不会因此抱怨而是为家人做晚餐。
    你学会了“布施”,主动帮同事分担工作,公交车上你会非常主动的为老人小孩让座,街边的乞讨之人你会主动掏出零钱,你不求任何回报,反而从中获得了成就与快乐。
    你还学会了“精进”,你明确了自己接下来的目标,努力朝着目标前进,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的做事不偷懒,凡事有条有理,与身边的同事、朋友都能包容,和谐相处。
    这下你发现了自己学佛以来的不同之处了吧?家庭和社会都是你所修行的环境,遇到的每个人都是你所修的对象,他们都提供着助你成长的“经验值”。
    佛法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看待世界、待人处事的方式。
    当我们老老实实按照佛言祖语去学去修之后,当佛法真正的与我们的生活、人生结合在一起之后,人生的境况便会大不一样,我们也将更自在,更洒脱!
    善问:什么才是信仰?你觉得我们需要信仰吗?
    善文: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