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3章
作者:安喜县尉   一刀倾情最新章节     
    厉秋风听冯渭说到这里,心下暗想,重耳不是不想做国君,只不过他心思缜密,为人谨慎,手下又有能人,知道晋献公死去之后,晋国必定生乱。自己此时回转晋国继位,如同被人放在火上烤,有极大的风险,这才没有立即回转晋国。夷吾热衷于做国君,没有权衡利害,便即匆匆回国,又不守信用,几乎将晋国上上下下都得罪得狠了。只是他提防重耳来夺国君之位,倒也没什么错。自古以来,争权夺利向来不讲什么骨肉亲情。当年骊姬阴谋害死申生、重耳和夷吾之时,兄弟三人还互通声气,帮助对方逃过一劫。可是大难之后,为了做晋国国君,却又同室操戈,殊死相争,着实让人感叹。
    厉秋风思忖之际,只听冯渭接着说道:“夷吾原本就对重耳深为忌惮,此时听这些奸臣劝说,立即派出兵马去翟国追杀重耳。翟国是小国,晋国是大国,无力抵挡晋军的攻击。重耳不想因为自己而让翟国遭遇劫难,是以不等晋军杀来,便即带着亲信逃到了齐国。其时齐桓公在位,对重耳甚好。只是几年之后,齐桓公病死,他的几个儿子争夺国君之位,在齐桓公灵前带领兵马互相攻击。重耳没有法子,只得逃出齐国。
    “重耳带着亲信离开齐国之后,先后去了曹国、宋国、郑国等地避难。可是这些诸侯国有的太过弱小,害怕晋国攻打,不敢接纳重耳。有的诸侯国却是骄傲自大,以为重耳是丧家之犬,看不起他,对他颐指气使,不能以礼相待。而秦国因为夷吾背弃了誓言,对他极为不满,听说重耳不为各国接纳,立即派出使者,请重耳到秦国居住。其时秦国的国君是秦穆公,他对重耳极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还在秦国宗室之中挑了五位美女嫁给重耳。后来晋惠公病死,他的儿子继承了晋国国君之位。秦穆公又全力支持重耳回到晋国去做国君,最终助他登上国君的宝座。重耳便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冯渭说到这里,略停了停,这才接着说道:“申生不肯逃离晋国,结果被迫自杀,而重耳逃到翟国,终于保全了性命,这便是李嗣源信中所说的‘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的典故。而秦穆公将重耳接到秦国,又助他做了晋国国君,可以说是重耳的大贵人。李嗣源这封信是在暗示耶律倍,他若是留在辽国,迟早必被耶律德光所害。不如学重耳的法子,逃出辽国,方能保住性命。若是耶律倍有意到中原避难,李嗣源必定像秦穆公接纳重耳一般,不只将耶律倍安置好,而且还会助他夺回辽国皇帝的宝座。
    “耶律倍收到李嗣源亲笔所书的这封信之后,思虑再三,最后决定离开东丹国,避祸中原。以耶律倍的智计,自然知道李嗣源劝说自己南下,未必安着什么好心。不过为眼前的情势所逼,若是不离开东丹国,不只自己性命不保,他的妻子儿女,还有那些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跟随在他身边出力的亲信也必定会死在耶律德光的手中。而且一旦耶律德光统帅大军东征,东丹国几万户百姓也必定会死于兵火之中。只有耶律倍离开东丹国,才能保住千万人的身家性命。何况李嗣源为了对付耶律德光,也要借助耶律倍之力,未必会对他下手。他到了中原之后,在李嗣源与耶律德光之间巧妙周旋,并非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耶律倍打定了南下避祸的主意,便即派出亲信买了两条大船,将自己的家财尽数搬到船上,多年收集的数万卷书籍也一并带走。而耶律倍登船出海之地,就是咱们眼下所在的苏州……”
    冯渭话音未落,厉秋风、慕容丹砚、戚九和王小鱼都是脸色大变,就连站在一边的刘茂等人也是面面相觑。戚九皱着眉头沉声说道:“冯老先生,只怕你搞错了罢?苏州远在江南,怎么会在辽东?”
    冯渭似乎早就想到众人会有此一问,是以并不奇怪。他微微一笑,口中说道:“此地原本没有名字,只是一片荒凉的海岸。后来契丹人占据了辽东,在各地设置衙门,此地被他们称为苏州。我乘船上岸之后,听百姓说这里是苏州,却也吓了一跳。后来仔细打听,才知道此苏州非彼苏州,至于契丹人为何会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已然渺不可考了。”
    厉秋风见戚九正要追问,急忙向戚九使了一个眼色,示意他不要说话。戚九心下一怔,不晓得厉秋风为何不许自己问话。只是心下虽然不解,还是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厉秋风知道眼下的情形十分诡异,多半与自己在长平古战场的遭遇类似,即便向冯渭询问,他也说不清楚,只能让众人更加惊疑不定。不如还是安心听冯渭说完,或许能找出逃离此地的线索。
    只听冯渭接着说道:“耶律倍要逃往中原,他的妻妾却有几人不肯同往。耶律倍的正妻和侧室都姓萧,是述律平娘家的姑娘。这两人名为耶律倍的妻子,实际上是述律平派来监视耶律倍的细作,是以耶律倍对两人并不好。两位萧氏不肯随他南逃,耶律倍倒是求之不得。只不过他的长子耶律阮乃是侧室萧氏所生,平日里甚得耶律倍喜爱。侧室萧氏不肯南逃,将耶律阮也藏了起来,不让耶律倍将他带走。耶律倍没有法子,逃走之时只能将耶律阮留在了东丹国。
    “除了两位萧氏之外,耶律倍还有两位姬妾。一位名叫大氏,是渤海国王室之女。当年耶律倍逼降渤海国国王之后,便取了大氏为妾,以安抚渤海国旧臣。另一位姬妾却是汉家女子,不晓得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娘家姓高。这位高氏容貌极美,在耶律倍的妻妾之中最受宠爱。耶律倍南逃之时,自己的长子耶律阮可以不带,但是一定要将高氏带走。最后陪着耶律倍逃到中原的便是高氏和大氏。
    “耶律倍在苏州码头登船之前,眼看着就要离开故土,心中悲愤,当即挥毫写了一首‘海上诗’。诗曰: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他命人将这首诗刻在一块木牌上,立于码头岸边,以为他的弟弟耶律德光看到这首诗后,知道自己逼迫哥哥逃离故土,不免心中有愧。”
    冯渭说到这里,王小鱼将嘴一撇,一脸不屑地说道:“这算什么鬼诗?我虽然没有什么文采,不懂诗的好坏,可是依我看呀,就连东辽县的小孩子写的打油诗也要比他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