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老师是高官呐
作者:惊鸿鹊起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最新章节     
    原来年前方县令收到了上面的调令,因为方县令这三年政绩斐然,予以升迁,他现在任东临府通判。
    方县令知道他能升迁与李延宁脱不开关系。三年前他进献脱谷机有功,在圣上那挂了名。
    去年因为李延宁提供的证据,铲除了陶员外家,又得李延宁的通知,将收集的证据呈报知府,参与了东临府最大的通判贪污案子。
    通判被带去京州,供出了不少消息,搜集来的民脂民膏的去向有了方向,现在整个京州大动荡。案件有进展,圣上龙颜大悦,嘉奖了东临府所有参与办案的人员。
    年后立马上任,方县令心情愉悦,便来李家拜访,以示感谢。
    方县令的到来有些出乎李延宁的意料。这次方知善是以朋友的身份来,还带了两瓶好酒,要与李延宁把酒言欢。
    他一来便见李家忙忙碌碌,才知道李家要办喜事了,还是喜结连理的好事。
    方知善是认识黄梧的,当初的壮士牌匾可是他亲手颁发给他们的。
    现在听说了黄梧和李延兰要成亲了。方知善当堂借了纸笔挥墨写下“天作之合”四个大字。字迹遒劲有力,豪气十足。
    李青松收起来立马让人送去裱起来,这是通判大人对女儿女婿的祝福,他们能不珍视吗?
    很快,李延兰和黄梧的婚事受到方县令的祝福的消息很快传出来。
    村民都来向李家打听,杨芳华高兴道:“什么县令大人,方大人高升了,以后就是东临府的通判大人了。”
    村民在恭喜方大人的同时,更羡慕黄梧这小子了,真是入赘了一户好人家。李延兰样样好自不必说了,现在婚事还能得到通判大人的祝福,可见李家人脉之广……
    消息传到黄梧三个哥哥耳朵里时,事已成定局。通判方大人都祝福的婚事,你们敢反对?通判大人都去李家做客了,你们有胆子闹吗?
    没有,三个哥哥只能忍了。
    方知善和李延宁正在内厅泡茶下棋。沈辙和丁伯去千雾山采风回来了。
    “哈哈哈,好徒弟快来看,我赏到了一处好风景,还把他画下来了,你来看看。”
    沈辙人未到,声先到。方知善觉得这声音有些耳熟,一时想不起来。
    等沈辙踏进院子时,方知善右手执的棋子掉落下来,他不可置信地看着沈辙道:“沈大人,是您吗?”
    沈辙没想到还有客人在,走近仔细瞧了瞧方知善,不确定问:“你是方知善?”
    方知善立即起身拱手作揖道:“学生拜见尚书大人。”
    李延宁惊愕,尚书?他拜的老师是尚书大人?这种被天上掉的馅饼砸中的欣喜之感莫过于此了。
    沈辙道:“方大人不必多礼,老朽已经告老还乡了,不是什么尚书大人。只是一位到处闲云野鹤的游人罢了。”
    方知善知道沈大人已经告老还乡了。沈大人可是他们那年的会试主考官,他也算沈大人的门生了,他一直敬佩沈大人的才学和为人,当年没机会与他多交流,现在见到还觉得有些不真实。
    方知善惊愕问:“沈大人,哦,沈先生怎么会在这里?”
    沈辙瞥了眼李延宁道:“我这新收的弟子极力邀请我来他家过年,我盛情难却便来了。”
    方知善再次被震惊,指着李延宁道:“你,你,你是沈先生的弟子?”他知道沈辙不收弟子,只专心教育自己的儿子。其子沈颂冕年纪轻轻已经入阁了。
    李延宁还处在中大奖的呆愣中,他想过沈辙可能当官,没想到当这么大的官,尚书大人啊,正二品高官!
    “我拜师时也没想到老师有这么辉煌的履历!”李延宁道。
    沈辙打趣:“哼,占了便宜还卖乖。”
    李延宁立马屁颠屁颠跑过去,给老师沏茶:“老师,我太震惊了,您说您一个二品高官到处溜达,也不怕危险,我看以后您就留在东临府,让弟子侍奉您左右。”
    沈辙能不知道李延宁想什么?他道:“老朽还是喜欢到处野游。”
    李延宁叹口气,老师等开春后就要去圳州游历了,以后只能书信求指导。
    说实话,李延宁对于老师二仆一马一车的外出配备是很担心的,万一遇到劫匪怎么办?
    方知善是真没想到来李家一趟能见到沈先生。当即坐下,与沈先生交谈。
    现在轮到沈辙和方知善对弈,李延宁坐旁边观看,他看人下棋从不指手画脚,但自己下棋却是个臭棋篓子。
    黄梧的三个哥哥对婚事不满意,若是李延兰是嫁进他们黄家的,他们必然欢天喜地参与婚事,能捞多少捞多少,李延兰瞧着性格就是懂事大方又得体的,必然有机可乘。
    可现在弟弟是去李家当上门女婿的,连黄梧都要住进李家去,可每次靠近李家时,那几条大狗的犬吠,就够他们心惊肉跳了。
    三个哥哥还是气不过,都不想参与,但三个嫂子倒是积极地想和李延兰打好关系。既然事已成定局,以后都是亲戚了,李延兰和李家总不会一点情面不看,一点忙都不帮。
    三个嫂子来找杨芳华商量两人的婚事,杨芳华怎么会不知道她们打的什么目的。
    在她们还未开口前,先笑呵呵地将婚礼事宜都揽过来,直言道黄梧从小命苦,小小年纪没了爹娘,承蒙各位哥嫂关心。
    黄梧感念哥嫂的辛苦,成亲之事自然不能再让各位哥嫂操心,他便将婚礼事宜全权交给李家。
    黄梧既然是入赘,李家定然将婚姻办得风风光光,以后也会将黄梧当作亲生儿子来疼,各位哥嫂就安安心心,悠悠哉哉地等着喝喜酒。
    三个嫂子走出李家时各个面色不愉,当着杨芳华的面不好说什么,回去后各个大发雷霆。
    婚礼还在筹备,婚期定在五月初八。李家和叶家都忙碌起来。李青松和李青鹤还雇佣人手建属于他们家的李姓宗祠。
    但是府学要开学了,李延宁一家三口必须先回东临府。临行前一天,李延宁和叶明还带着夏昉旭去吴大夫的医馆面试当药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