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计划
作者:惊鸿鹊起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最新章节     
    李武波知道李族长家和老李家的下场后,知道家人和村民们让爷爷风光下葬,心里好受一点。
    他对着千山村的方向结结实实扣了三个响头。起身时额头红肿,眼泪直流。他再也见不到爷爷了……
    李延宁又将自己来做文书先生的事情告知亲人。他说是响应太守号召,想锻炼自己,为百姓做事,其实叶明和李青松心里知道,外甥(侄子)是放心不下他们。
    他们一路边走边说,一天很快过去。李延宁没有骑马,与徭夫们一路走来,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百姓的艰苦。
    李延宁刚来这个世界时,家里确实贫困,而他一直受家人的疼爱,从来没有挨过饿。生病那段时间,李青鹤到处做工,叶柔绣手帕赚钱给他买药,叶明常常拿野物给他补身体。
    之后家里靠着香酥糕和香酥饼的买卖,日子渐渐好起来。可以说李延宁受过穷,但其实并没有吃过太多苦。
    千山村虽然没有特别富裕,但只要手脚勤快,是饿不死的。
    而在徭夫队伍里,他明白了为何百姓看到徭役官差犹如看到勾魂的黑白无常,实在是九死一生。
    服徭役都必须自带干粮和农具,没有吃的,也没有钱买粮食的话,饿死的徭夫不在少数。一些家里贫困的徭夫能带的干粮不多,还没到锦州已经快吃完了。
    而接下去他们还将面临沉重的劳动,不是饿死也得累死。贫困的徭夫几乎从走出家门的那天起就被判处了死刑,活着回家的希望渺茫。这就是为什么当初二族老坚持自己去也不让儿子们去远方服徭役的原因。
    徭夫几乎都是家里的壮劳力,他们一离开,家里若还有其他兄弟帮着还好,若是小门小户,家里只剩老弱妇孺,一家子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李延宁将这一切看在心里,心生怜悯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才能在完成修路任务的同时,让徭夫们吃饱,活着回家?
    他的脑海里有一些想法,可还不得章程,他拿着笔写下自己的初步计划。
    几天后,他们到了目的地,这段路已经过不去了。林甬官开始让徭夫们干活。
    李延宁跟上林甬官,他需要在他身边帮忙做一些文书工作,以及督促官差和徭夫干活。
    徭夫大多饿着肚子干活,精神不振,李延宁觉得这样下去的效率太低,时间拖得越久,徭夫越累,对朝廷也越不利。
    叶明见李延宁奔来跑去,心疼道:“你是文书先生,不用你亲身干活,我们带的干粮快没了,你去镇上帮我们买干粮吧,顺道休息休息。”
    李延宁问:“这里有镇子?”
    叶明道:“当然有,这里是金溪县辖内,我们上次就是在这里遇到土匪。我还认识金溪县的县丞王大人,跟他关系不错。你去金溪县,一定要代替我去拜访他。他很欣赏你的,而且他还是进士,你去请教他学问多好。”
    叶明担心外甥出门在外太久,耽误学业,想着既然到了金溪县,让王纯义指导一下外甥也好。去了县里,外甥也能休息一番,不必这么累。
    李延宁高兴问:“这里是金溪县,王大人就是和你一起剿匪的那个大人?”
    “是啊,你去了金溪县,也顺道帮我去金家的铺子告知一声,今年因为服徭役,大概是不能行商了,约好的生意明年再说。”
    李延宁脑海里的计划顿时畅通起来,他兴奋道:“舅舅,快把地址告诉我,我这就去金溪县,我一定让你们所有人尽快完成任务,活着回家!”
    叶明听外甥这么一说,知道他一定又有什么主意了,嘱咐道:“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对了,这块玉佩你拿着,若是遇到什么需要求助的事,拿着玉佩找王大人,他会帮你的。”
    李延宁听叶明说过这块玉佩是王纯义为报答叶明救命之恩而给他。既是舅舅的恩,他就不会去用。
    李延宁推拒回去道:“我去给王大人出主意,不需要用上这么贵重的东西。舅舅自己收好。”
    李延宁说完,拿了叶明写的地址,跟林甬官直言,他要帮徭夫们去凑粮食,否则怕徭夫无粮饿死。
    林甬官知道徭夫中有很多李延宁的同乡。他既然要帮徭夫凑粮,不管是李延宁自己掏腰包还是徭夫们自己凑钱,只要不是从林甬官这里拿钱,徭夫能多活几个,多干些活,尽快修完路,他就完成任务,何须在意其他细枝末节。
    于是他大手一挥,爽快地答应。
    李延宁骑上马,从乡间狭窄的土路去金溪县。
    他一边骑马,一边问路,一边画路线图,将一路走来的村庄情况周围环境摸清楚。
    夜晚露宿在一个村子的村长家。村长见李延宁面白温润,气质不凡,又有路引,才让他借宿。
    李延宁在村长家吃了一碗面,第二天留下一些铜板,天微亮就出发去县里。
    等到巳时终于到了金溪县。他去客栈饱食一顿,清洗一番,将自己收拾干净后,又整理起计划书。
    待到午时过后,李延宁才到县衙,自报家门,表明身份,言明有要事要见县丞王纯义大人。
    衙役告诉他,金溪县的县丞是姚大人。王大人已经是县令大人了。
    王纯义升官当县令了!这感情好啊!一把手更有权力。
    李延宁拿出碎银子塞给衙役帮忙通报,他就是要见王县令。
    谁知衙役将银钱退回去,怒道:“王县令有规定,我等绝不能私下收受贿赂,你请回吧。”
    李延宁真没想到,金溪县衙门管理这么严,真好!
    他赶紧道歉,言明来意:“劳烦官差替我通传,我是替我舅舅叶明来拜会王大人的……”
    李延宁话还没说完,就被衙役惊喜的话语打断了:“你说你舅舅是叶明?你就是叶大哥说的那个十三岁县案首?发明脱谷机那个神童?”
    李延宁:“……”他舅舅到底在外面怎么宣扬他了?
    李延宁颇不好意思地咳了下道:“是,我就是……”
    “小的有眼不识泰山,李公子请进,我这就去通报。”
    “多谢。”
    “应该的,叶大哥可来金溪县了?我们还挺想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