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过世
作者:惊鸿鹊起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最新章节     
    李延宁站起身对方县令道:“方大人,承蒙大人和学政赏识,学生得了两个案首。大人说得对,读书当官当为民着想,学生虽然力微,但也想为我秀越县的百姓做些实事。因此,我想报名做此次徭夫的文书先生。”
    李延宁的话让方县令吃惊不已,他没想到李延宁会报名,年纪这般小,又没出过远门,据方县令所知,和兴食肆生意兴隆,不需他为银钱发愁。
    方县令问:“你考虑清楚了?”
    “是。”
    “你当真想为百姓做实事,多设计些脱谷机那样的发明也是为百姓造福……”没必要跑那么远,那么危险的地方。
    李延宁道:“方大人,我知您心疼担忧学生,学生从未出过远门,对我朝辽阔国境的认识只在堪舆图上,所写策论也只是纸上谈兵,缺少实践经验。
    “学生若是想在学问上更进一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有必要的。况且,我家中亲人也在此次征徭中,我想用自己的力量护着他们。”
    方县令赞赏地拍了拍李延宁的肩膀道:“好!好样的!你能这样想,并愿意去做,便足矣。你回去做好准备,三日后随下一批徭夫出发。”
    李延宁作揖道:“是,多谢方大人。”
    “你切记要注意安全,万事不可冲动,做事有冲劲儿是好事儿,但不可冲在前头……”方县令看着与自家儿子差不多大的孩子,现在却要去管理徭夫,不禁多叮嘱了几句。
    李延宁心下受用道:“多谢方大人,我会小心的。”
    李延宁辞别方县令后便回和兴食肆看看。此时是正午的饭点时间,食肆正热闹着。
    李延宁一进来,有食客认出他来,知道院案首回来了,纷纷道贺,李青鹤和叶柔听着周身的道贺都高兴得眉开眼笑。
    李青鹤为了庆祝儿子考了院案首,又打折了三天,食客们能不高兴吗?
    李延宁谢过食客,回食肆后院用了饭。李青鹤和叶柔忙完进来见儿子正在奋笔疾书,原是不想打扰儿子看书。
    李延宁叫住了他们,告诉爹娘他已经报名文书先生的事,三天后要出发去和舅舅大伯他们汇合。
    李青鹤和叶柔知道后百感交集。高兴于大哥、弟弟以及其他村民有了宁儿的照看能轻省些,可又担忧从未出过远门的儿子吃苦受累。
    叶柔红了眼睛,李青鹤沉默了会儿道:“宁儿我和你一起去。”儿子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东临府,也是自己陪着去的。他实在担心。
    李延宁无奈叹气道:“爹,娘,你们不用担心,我这次是跟官差一起出发的,安全得很。而且我不仅是文书先生,也有秀才功名,他们不敢欺负我的,再说我是通过方大人报名,背靠大树好乘凉。
    “我知道你们担心我,可我已经长大了,总有离开家的那一天。你们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爹娘你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家里的食肆生意好,大伯不在家,镇上的食肆爹你也得盯着。家里里里外外都离不开你,你怎么能说走就走?
    “我在东临府也买了三间铺子,等我回来就要开业,这两个月你们得替我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我已经写下了开业前的准备事宜,爹,娘,你们有时间就准备起来。
    “两个月很快的,一眨眼我就带着大伯、舅舅还有武波叔他们回来了。”
    李延宁的一番话让李青鹤和叶柔安心不少。李青鹤看起了儿子列的开业准备,竟然有这么多页内容。
    李延宁道:“这是三家铺子的开业准备,还有东临府的宅子最近在改建中,爹你要抽个时间去验收,还有认一下咱们家铺子的位置,以及我买回来的那些下人。”
    李延宁絮絮叨叨地交代爹娘事情,重要的事情就写下来,其实很多事情不用他们现在就做。他只是想让爹娘分散一下注意力,别太担忧他。
    一家三口聊着未来,时间不知不觉间就到了李延峰散学的时间,李青鹤关了食肆,想和两个孩子一起回去。
    李延宁却道:“爹,娘,我还有一些安排未完成,今晚先不回去。大哥留下来帮我就可以。”
    李青鹤问是何事?李延宁道是学问上的事,他之后要去锦州,县里的书籍等东西他要交给大哥。
    既是学习上的事情,李青鹤便不多问。叶柔给大家煮了饭,吃完夫妻俩先回去。
    李延峰问:“宁弟你要去锦州当徭役的文书先生?我也要去!”
    李延宁不让:“哥,你必须留在家里。还有今晚跟我去一趟镇上的陶家赌坊。”
    李延峰疑惑:“陶家堵坊?”
    李延宁细细说了之后,李延峰才知道原委,气愤得怒砸书桌。
    李延宁心疼自家的桌子道:“你别拿我家桌子出气,砸坏了怎么办?”
    夜色将暗了之后,两人乔装打扮一番往赌坊出发。
    回村里的李青鹤和叶柔正经过村头,老槐树下已经不热闹了。家里的男人服徭役去了,田里的活儿女人得顶上,女人的活计孩子们去做。劳累在每个家庭中越发地扩散。
    夫妻俩才刚到家门口,李武波的儿子跑来告诉他们,二族老中午过世了。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夫妻俩乍然听到消息还是惊讶了一瞬。
    二人家门都没进立马去了李姓祠堂。
    千山村的白事规矩,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断气前,是需要抬到宗族祠堂中咽最后一口气,这样老人死后才能魂归宗族,受后代族人的香火供奉。若是死在别处,还得请阴阳先生喊魂回来宗祠。
    而年纪低于五十岁逝世的都不算寿终正寝,不是福泽深厚的人,没资格躺宗族祠堂正堂,只能死后将牌位请进来,放侧厅。
    没有人想成为孤魂野鬼,古人对死后之事非常重视。
    李青鹤到李姓宗族祠堂时,门口已经挂上白灯笼,一些李姓族人正在忙碌。
    二族老三个儿子,大儿子李义早已逝世,二儿子李疏八年前也因病去世,三儿子也就是李屯,现在和媳妇跪在二族老的棺材前烧纸钱。
    李屯的身后还跪着李武波的大哥一家,李义和李疏的儿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