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出售
作者:惊鸿鹊起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最新章节     
    八月底,方县令的县报奏折以及脱谷机已经呈现到了皇帝面前。
    华朝皇帝现在五十有七,身体健康。他重视农业,重视农桑工具的改良,全国各地的官员也投其所好,经常进献一些新奇的农具。
    开始皇帝还会好好观看,再嘉奖一番,后来呈现上来的大多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便没了兴趣。
    这日早朝结束,皇帝正在批阅奏折,突然开口:“悠州秀越县方知善进献了一台脚踏式脱谷机,可有此事?”
    “回禀陛下,确实有,那台脱谷机已经送去工部,不日秋收便会在皇家农田试验效果。”
    皇帝点点头:“嗯,出结果了再禀告朕,若真有奏折所说的便捷,百姓也能松快些。”
    “陛下心寄天下百姓,劳心劳神为百姓着想,我大华朝有陛下您这样的天子,是百姓的福气……”
    “行了,你出去吧。”皇帝摆摆手示意刘公公退下。
    “奴才告退。”刘公公行礼退去。
    九月初,李青鹤抓紧时间去各个县城收零件,又雇佣了几个短工组装脱谷机,直到将租赁的房间全都堆满了为止。
    终于到了永东府各县镇的收稻期。
    李青鹤和陈勇来到产粮最高的村子——褚家村。一进村,目之所及皆是一望无际的平原,道路两旁金灿灿、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摇动。同是农民,李青鹤看到此情此景,不免涌现起羡慕之情。
    “老汉,请问村长家如何走?”
    李青鹤:“你找村长啊,往这里直走有棵大树的那户人家就是。”
    “多谢。”
    到了老汉说的地方,再一询问,村长便出来了:“这位后生,找我何事?”
    李青鹤作揖道:“村长好,我是悠州行商,来此处给各位介绍一项脱谷农具。”
    “什么农具?”
    “村长可否多叫些村民来,我演示给大伙看。”
    村长也怕遇到骗子,便让儿子把各家各户的壮汉叫出来,若是骗子,擒拿了送官。
    李青鹤让陈勇提前花钱买了几捆水稻过来。见人都来得差不多了,两人搬下脱谷机。
    众人到了一个方桶模样的机子。只见李青鹤脚踩踏板,钉着铁筛子的滚轮快速转动起来,手里的水稻放在滚动的筛子上来回翻动着,几息之间谷子便和稻秆分离。
    众人难以置信,人群一拥而上,都想来看个究竟。
    “后生,这是什么?怎么如此轻易就让稻谷脱粒?”
    “村长,这是脚踏式脱谷机,是悠州秀越县一位十三岁的童生发明的,此等利民惠民的东西不能只有我悠州农人用上,作为华朝粮仓的圳州,你们劳苦功高更该用上。”
    村长和村民们一听都觉得舒心,村长问:“后生说的在理,敢问这脱谷机如何卖?”
    “滚轮上的铁钉较贵,一台一两五百文。”
    人群中村民们窃窃私语起来。
    “一两五百文钱还真不算贵。卖一石稻谷就回来了。”
    “对,主要省力,我家小孩都能帮忙脱谷了。”
    “是啊,买一台,能省力不说还省时间,秋收完还能再去打工。”
    村长见大家都心动了道:“这乍一看确实省时省力,但是否结实耐用?”
    “村长,你可以抬去田里试试手。”
    “多谢这位后生,敢问如何称呼?”说着让几位壮汉抬着去附近的田里试试。
    “在下李青鹤,是悠州东临府秀越县人士。”
    村长问:“你刚刚说这是你们县一位十三岁的童生发明的?悠州真是人杰地灵的地方啊!”
    李青鹤听村长夸奖,很想告诉他这十三岁的童生是他儿子,可儿子交代过不要随便透露太多自己的信息,怕被有心人利用。
    遂只能按耐住炫耀的心道:“这脱谷机是我县一位童生见他父亲脱谷太过辛苦,为了缓解父亲的劳苦,花了几年功夫设计制作出来的。”
    李延宁的回信李青鹤早已经收到,信里儿子也将方县令会进献脱谷机给圣上的事一同告知,这说辞便是儿子交代的。
    “当真是孝顺的孩子。”
    李青鹤和村长说话的功夫,不管男女老少都新奇地上手脱谷,没有一个不满意的。
    最后大家都想买,李青鹤只能带大家去外城大百街取货。
    村民们牵牛车的、赶骡车的、骑驴车的,还有推板车的都有,浩浩荡荡地往外城去。
    一路上这么多人空车而过,八卦的群众便来打听:“什么脱谷机?脚一踩就能脱谷?你莫不是被骗了吧?你亲眼看到了?真这么神奇?我得去亲眼瞧瞧……”
    类似惊奇的发问在人群中一直不绝于耳,队伍越来越长。
    到了大百街,李青鹤收钱,陈勇和顾来的几个短工抬脱谷机,忙得热火朝天。单单这一日就卖出不少,收获颇丰。
    除了去村里演示,李青鹤还按李延宁的吩咐,将他编的一首宣传脱谷机的童谣教给儿童传唱。还雇佣了一些帮闲到每个村去宣传,让不相信的人亲眼到褚家村去看看。
    “你听说了吗?褚家村出了一台脱谷机,连小孩都能轻松将水稻脱谷。”
    “我也听说了,我堂伯今天去褚家村看还没回来。”
    另一个人道:“我跟你说想买要尽快,我邻居早前去看过后,直接到大百街就买了一台。我一看是真好用,刚刚去买,竟然断货了,得明天才有。”
    “真的啊,这么好用,贵不贵?”
    “不贵,一两五百文。现在花点钱,秋收就轻松了,要买赶快。”
    “这么好的东西卖这么便宜?”
    “听说这脱谷机是悠州一个十三岁的童生心疼他父亲打谷辛苦而发明的,他又感念天下的农民辛劳,所以卖得便宜。”
    “听说脱谷机里还有铁,一两五百文真不贵。”
    “那这十三岁的童生当真是又聪明又有孝心。”
    “读书人中还能为我们农人着想的人真不多了。”
    就这样悠州童生发明的脱谷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永东府各个县城的人都听说了。前来购买的农人络绎不绝。
    林世军再次找上门来:“李兄,脱谷机就是你说的犬子设计,不日就能看到的农具?”
    “正是,因为那时候还不到农忙时节,便没有拿出来。”
    “李兄,恕我直言,这脱谷机的图纸能卖我吗?多少钱你开口。”
    “林兄,不是我不卖,而是不能卖。”
    “为何?”
    “你也知道,这脱谷机是我儿子设计的,前几日他给我来信,他将这脱谷机的图纸献给我县方县令,本想让县令在悠州推广,不想县令觉得脱谷机好用,便上奏朝廷。
    “不日,朝廷便会在各州推行。再过段时间,脱谷机图纸人人皆知,我此时卖你是坑你,恕我做不来这种事。”
    林世军震惊,真有父子放着金山银山不要,只愿减轻农民负担,利民惠民,作为商人,他内心大为震撼,但难掩感动:“是我浅薄了,李兄与令郎才是心中有沟壑,心系百姓之人。林某佩服。”
    李青鹤惭愧,他们也有私心,没有外人传的那样好。
    林世军还是不愿放过这桩生意,再次劝道:“李兄,你要是信得过我,我们合作将脱谷机推广到邛州和南州如何?朝廷公开图纸,推行需要时间,可邛州水稻一年三熟,明年四月份又能收割,你们发明了脱谷机此时抢先赚一笔不为过!”
    李青鹤犹豫:“可我没去过邛州……”
    “李兄,我林家有去邛州与南州的商队。无需你亲自前去。”
    林世军目光灼灼地看着李青鹤,他一个外地人只身前来圳州,这么短时间里就能生产这么多的脱谷机,实乃高人……这位李兄必须好好结交。
    林世军再次开口:“李兄,你有技术,有生产方式,林家有人手和人脉,我们合作,五五分成如何?”
    李青鹤也心动:“林兄,图纸不日会公开,你所说的生产方式应该是我儿子所说的流水线生产,其实很简单。这样,咱们三七分成,你七我三,等朝廷公开图纸后,我就退出合作。”
    林世军再次感叹李青鹤的厚道。
    “不过我有一个要求,脱谷机的购买对象皆是农人,不得卖得太贵,若是成为圈钱工具,就违背了我儿子设计的初衷。
    “我不辞辛苦来圳州推广也是想将脱谷机的价格定下,以此为基准,不让奸商高价售卖。利润不厚,以后大富商就不会抢占,也能给木匠一些生存空间。”
    “李兄高义,在下佩服,定不违背李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