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开门红
作者:惊鸿鹊起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最新章节     
    两天后,李青鹤为了赶工严掌柜的衣柜,留在家里做活。叶明推上板车和叶柔一起去镇上送货。
    李延宁也想去,叶柔本来怕累着儿子不让。叶明觉得延宁聪明,能说会道帮得上忙,让李延宁跟着去。
    最后还是三个人一起出发。香酥饼不重,叶明让李延宁坐在板车上,一点也累不着,叶柔才放心。
    刚到豆腐铺,李青梅领着叶柔将预定的香酥饼一家家送过去。叶明则负责送去给柳宅和王掌柜那。
    李延宁就在豆腐铺看其他锦盒。这次他们做了二十六盒。留一盒给大姑姑家吃,十二盒已经送出去了,还有十三盒,怎么卖呢?
    李延宁想到了叶明在东市卖梅花鹿的情景。可又想到东市人员复杂,大多是附近的农户摆摊,也有像叶明这样的猎户卖野物,那些家丁采买通常是去逛逛有没有新鲜野物,估计不会买这样的点心。
    正想着,胡万里领着几个小朋友从巷子里跑出来,瞧见李延宁,带着朋友过来找李延宁玩。
    李延宁嘴角上扬,生意这不就来了吗?
    “万里表哥好啊。”
    “延宁表弟,你什么时候来的?要不要来和我们玩捉迷藏?我带你躲保证不让他们找到。”
    “我要看摊子,等娘亲,不能乱跑。对了,万里表哥,你还没吃过香酥糕吧?来一个尝尝。”李延宁递一块给胡万里,又递了两块给他身边的小朋友。
    三人吃完都意犹未尽。
    李延宁问:“好吃吗?”
    “太好吃,比方家点心铺的还好吃!”胡万里两三口吃完。
    “好吃,我从来没吃过这样酥酥脆脆的糕点。”
    “真好吃。还有吗?”一个小孩问,显然还想再吃。
    胡万里道:“这是我表弟家拿来卖的,想吃让你家长来卖。你瞧,这还有这么多。”
    李延宁在心里给胡万里点赞,不愧是姑姑的儿子,会做生意:“是啊,等会儿人一多,就买不到了。”
    两人估摸着一个五岁,一个六七岁,一听要没了,立马跑回家找大人。
    “表弟,你卖完了这些是不是就可以和我们玩了,哥哥他们都去上学了,我们玩捉迷藏都凑不到人。”
    “……”李延宁无奈,“是啊,卖完我们就能玩了。表哥还有没有其他朋友,让他们家长也来买,就说吃这种香酥糕能六六大顺,发发大财。”先把人吸引过来再说。
    “真的吗?”胡万里吃惊。
    “你去试试就知道,大人最喜欢发财了。”
    胡万里还真被忽悠去巷子里跟其他小朋友宣传。
    李延宁等了一会儿,果然那两个尝过香酥糕的小孩带来了家人。
    一个带来了奶奶,一个带着娘亲。
    两个女人一听卖这么贵,都犹豫了,奈何儿子(孙子)闹腾,一副吃不到不罢休的样子。
    李延宁道:“我娘亲说香酥糕的原料难得,一年只有这段时间才有,等天再冷一些,就吃不到了,只能等明年这个时候。”
    两个小孩一听现在不买就吃不到了,闹得更凶了。两个女人最后一想反正一年就吃这一次,也不是吃不起,于是都买了一盒八个装的。
    胡瑞在豆腐铺上也时刻注意李延宁这边,看李延宁一会儿就卖出去两盒,心里惊讶,这小子小小年纪就会做生意。
    两个女人付钱时,李延宁还请胡瑞来帮忙数钱。
    胡瑞刚想教李延宁数钱,胡万里又带了两户人家从街口过来,边走边说:“周奶奶,我没骗你,这个糕点真的又酥又软,很好咬的。”
    “我去看看,你家卖豆腐,什么时候改卖糕点了?”周奶奶领着孙女边走边说。
    “我家小子一回去就吵着要吃什么香酥糕,说吃了能发财,我可要去看看这是什么糕点?”一个中年女人道。
    胡瑞一见郑娘子来了,心里也发怵,这女人泼辣又爱占便宜。
    周奶奶问:“胡小子,你家改行卖糕点了?”
    “没有的事,周婶子,是我妻弟家的香酥糕在这里寄卖。”
    李延宁笑盈盈道:“周奶奶好,这是我家的香酥糕礼盒,里面的香酥糕整个景和镇只有我家有卖,现在买香酥糕送锦盒。这锦盒多精巧,您拿来自己吃或者送礼都很有面子。我们家的香酥糕六个装是六六大顺,八个装是发发大财,您要六六大顺还是发发大财?还是两个都要?”
    李延宁一番话让两个女人一愣。
    郑氏笑道:“哟,这小娃娃真会说话,买个糕点还能顺利又发财了。”
    “是啊,我娘说吃到好吃的糕点心情就好,心情好干劲就足,干劲满满做事就顺利,那福气财气不就来了嘛。”
    “哈哈哈哈,你这小娃娃说话中听。那我要一盒六六大顺。”周奶奶道。
    “谢谢周奶奶。一盒六十六文。”
    “哟,小娃娃没卖错吧?这价格都快赶上方家点心铺了。”
    “周奶奶,福气怎么会太便宜?您买一盒试试,我不骗人的。这香酥糕只有这个季节有,下次想吃就得等明年了。”
    “那行,我就试试,看你这小娃娃是不是骗人。”周奶奶家里只有一个小孙女,她一直期盼着儿媳妇再给她生一个大胖孙子,现在看这么聪明伶俐的李延宁心里喜欢得紧。
    “娘,我也想吃~”郑氏的儿子道。
    郑氏看儿子一脸期盼,又见一向节俭的周婶子都买了,也道:“那给我也来一盒发发大财。”
    胡瑞帮忙收了钱,看李延宁的眼神都惊奇不已。这小嘴太能说会道了!他当年要是有这口才,就不会被占那么多便宜。
    “胡掌柜,来两块老豆腐,两块嫩豆腐。”一个衣着不错的中年女人道。
    李延宁看她自己提着篮子,后面还跟着两个小姑娘,小姑娘的穿着和发饰跟那天柳小姐身边的漂亮丫鬟很像,心想这会不会是哪个有钱人家的嬷嬷和丫鬟出来采买?
    “这位婶婶要不要看看我们家的香酥糕礼盒?”
    许嬷嬷循着小孩的声音看过来,板车上放着好几盒精巧别致的锦盒。
    “婶婶来一个尝尝?不好吃不要钱。”李延宁将那盒剩下四个香酥糕的锦盒推过去。
    许嬷嬷见礼盒精巧,瞧着也干净,于是拿了一个尝尝。
    酥软香甜,是少奶奶喜欢的口味。少奶奶怀孕三个月,孕吐得厉害,已经到了吃什么吐什么的程度,这两天好甜食。要不买一盒回去试试?
    “你家大人呢?这礼盒怎么卖?”
    “我娘亲给人送礼盒了,六个装是六六大顺,六十六文,八个装是发发大财,八十八文。您要哪种?”
    “来一盒六六大顺。”反正不贵,买一盒试试。
    其他买豆腐的人家见这大户人家的嬷嬷都买了,便也来问价。
    围观的人多了,吸引了更多人来瞧,大家见一个五六岁的孩童在卖糕点,还卖的有模有样,甚是好奇就都围了过来。
    不差钱的人当场买一盒回去。
    也有人迫不及待当场吃了一个,赞不绝口,引得犹豫不决的人也入手了。
    还有人一听是整个景和镇独一份的,还是应季糕点,都想尝尝鲜。
    也有年轻小姑娘见锦盒好看,想单买锦盒装别的东西,奈何锦盒不单卖,只能咬牙一并买了。
    等李青梅和叶柔回来时,板车上的香酥糕全部卖光。胡瑞数钱数到手软。
    这才过去多长时间?李青梅也就是带叶柔送货时介绍给各位掌柜认识,多耽搁了会儿,李延宁竟然全卖光了!
    “十四盒全卖光了?”叶柔惊讶道。
    “没有,我偷偷留了一盒给姑姑吃,鹏程表哥和姑丈还没尝过呢!”
    胡万里见李延宁买完糕点,兴奋地拉着李延宁去玩。做人要诚实,李延宁无奈跟上,就当熟悉西市的路了。
    胡瑞兴奋地说起了李延宁买糕点的过程:“弟妹,宁子真是太聪明,太会做生意了。这小子将来绝对不得了!哈哈哈,真的,你们是没见过他哄顾客的样子,又可爱又机灵。”
    接着又话锋一转,“你们夫妻考虑一下,我真心建议你们送宁子去启蒙。这般聪明的脑袋,又能识文断字和数数,在这镇上不愁找不到活。”
    “姐夫,我和青鹤知道的,一定会送他去读书!”
    几人刚聊一会儿,许嬷嬷身后的一个小丫头找来想再买两盒香酥糕。
    叶柔说卖完了,可以预定,过两天来拿。
    小丫头一脸失落地回去禀告。
    许家少奶奶刚吃完香酥糕,竟然没吐,一连吃了三个,越吃越香,连粥都多喝了一碗。许嬷嬷心想竟然买对了,叫小丫头去再买,竟然卖光了,得等两天后,看来这糕点挺受欢迎,下次得多买两盒。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王掌柜家。叶明脚程快,很快送到王掌柜这里。王掌柜吃了两个觉得越吃越香,便让伙计将剩下的送回去给夫人和一双儿女尝尝,另一盒送给王家老妇人。
    王掌柜是庶出,在景和镇开个布店,背靠王家,日子过得轻松。王家老夫人是嫡母,她的亲生儿子在秀越县和东临府都有生意。
    本月十八号老夫人过寿,近日提前回来祭祖,准备摆宴席事宜。
    打发了许家小丫头,叶柔跟李青梅一家道别,准备回去。
    刚到豆腐铺外面,王掌柜急匆匆赶来:“李娘子,且慢,且慢。”
    见王掌柜跑得气喘吁吁,叶柔问:“王掌柜何事这般着急?”
    “自然是好事!是这样的,我想跟你们再订三十盒六六大顺香酥糕,我家老夫人十八号过寿,这些礼盒要送亲戚。你们能赶出来吗?”
    叶柔惊讶:“三十盒?十八号就要?”
    李青梅问:“那就只剩四天了。你们赶得及吗?”
    叶柔略一思索道:“赶得及,王掌柜,我们一定准时送到。”
    “好,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你直接送到北街王家,当天我就在家招待客人,找我就行。”
    “好,王掌柜放心。”叶柔干劲十足地回答。
    刚开始做生意就有这样的开门红,不可谓不高兴。
    三人回去,叶明带着李家兄弟再次上山捡栗子和砍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