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出发韶州
作者:刘家银   大唐:自爆穿越,宰相爹盼我成龙最新章节     
    “王,粮食和衣物都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发放给百姓。”薛仁贵汇报道。
    杜荷点了点头,目光再次回到舆图上,手指在图上轻轻滑动,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仁贵,你觉得我们下一站去韶州如何??”
    薛仁贵想了想,回答道:“王,我认为首先得确保粮食和衣物的持续供应,不能让百姓们再次陷入困境。其次,再考虑去哪。”
    杜荷听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你说得对,那就抓紧吧,吩咐下去,亲卫营在这两天时间内弄完,然后两日后出发韶州。。”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王,朱、顾两家来人了,说是要见您。”
    杜荷眉头一皱,心中不禁有些疑惑:“让他们进来吧。”
    不一会儿,朱、顾两家的人就被带到了杜荷的面前。他们看起来都有些紧张,但是却没有之前的那种愤怒和嚣张了。
    朱启明更是低着头,不敢直视杜荷的眼睛。
    杜荷看了他们一眼,说道:“两位来得正好,我刚刚还在和薛将军讨论如何更有效地赈灾。你们作为这江南的士族,应该也关心这个问题吧?”
    朱、顾两家的人互相看了一眼,然后点了点头。
    朱启明低着头开口说道:“我之前的行为确实有些过激,我愿意向您道歉,并且愿意配合您一起赈灾。”
    顾家的人也连忙附和道:“杜郡守,我们也愿意配合您。我们知道您是为了虞州的百姓着想,之前朱家那小子做的确实不地道,哪能自己躲在府里吃肉喝酒啊。”
    杜荷听了他们的话,心中冷笑一声,不过面色不限,他微笑着说道:“好,既然你们愿意配合,那我们就一起努力,让虞州的百姓过上好日子,那你们两家如今愿意出多少粮食来赈灾呢?”
    朱启明听到杜荷的问题,显然有些措手不及,他犹豫了一下,然后试探性地说道:“杜郡守,我们两家愿意出……出五千石米面。”
    杜荷的眉头微微一挑,显然对这个数目并不满意。他淡淡地说道:“五千石?这对于虞州目前的灾情来说,恐怕只是杯水车薪。”
    朱家和顾家的人面色一僵,显然没想到杜荷会如此直接。他们面面相觑,最后朱启明硬着头皮说道:“杜郡守,我们……我们愿意再出一千石,这已经是我们能够拿出的极限了。”
    “您也知道,如今江南道受灾严重,我们自己家族的粮仓也被淹了,受损严重,如今能拿出来六千石粮食已经是极限了。”
    杜荷叹了口气,悠悠道:“行,那明日之前,将粮食送到城外我辽东军的手里。”
    几人连连点头,面露难色但又不敢反驳,他们深知此刻的杜荷并非他们所能轻易得罪的。
    朱启明更是心中对杜荷忌惮的紧,回家刚跟自己父亲说得罪了杜荷,就被劈头盖脸的一顿骂,杜荷虽然年轻,但他在整个大唐的威望和影响力已经远超他们的想象。
    之前的行为,无疑已经触动了杜荷的底线,如今能有机会弥补,已是万幸。
    还有小道消息说之前那清河崔氏就是因为惹怒了杜荷,被陛下直接派军给灭了。
    更有甚者说杜荷乃是李世民在民间的孩子,只是杜如晦暂替李世民养着孩子罢了,如今李承乾腿脚不便,只等一个好时机,太子就要被废了,立杜荷为太子。
    当然,这一切杜荷都不知道,如今他还在愁着赈灾之事。
    待朱、顾两家的人离开后,杜荷的脸色再次变得凝重起来。他清楚,六千石的粮食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灾情,但对于整个虞州,整个江南来说,仍然远远不够。薛仁贵看着杜荷沉思的模样,心中也不禁感到一阵压力。他知道,杜荷是一个有远见、有魄力的领导者,他对于虞州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
    而他,作为杜荷的得力助手,必须全力支持杜荷,帮助他实现这个规划。
    “仁贵,你觉得用不用给元宝写个信,叫他多弄些粮来赈灾??”杜荷突然抬起头,看着薛仁贵问道。
    薛仁贵微微一愣,摇了摇头道:“王,不可。”
    杜荷疑惑的看了一眼薛仁贵,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一,咱们辽东如今送来的钱粮已经够多了,朝廷赈灾不是咱们辽东赈灾,如今王本就不受待见,这样一做,只怕会引起小人忌惮。”
    “二,就算咱们将这江南的百姓全部养活了又有啥用?就凭这士族记您的好吗?最后还不是要靠着江南百姓自力更生,救得了人,可是咱们救不了人心。”
    杜荷宽慰的点了点头,满意的看向薛仁贵:“不错啊,一日之间长进就这么大了!!”
    薛仁贵害羞的挠了挠头:“不是,主要是王您的布局我还是有些不了解,这些只是当时跟着杜相回长安,耳濡目染之下学到的皮毛。”
    杜荷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你说的没错,那这次任务就简单了,主要的交给侯大人头疼去吧,咱们四处溜达一番就行了,也不知那侯大人如今在哪,来了这么长时间也没见到人。”
    薛仁贵闻言,思索片刻后答道:“王,侯大人现在应该在洪州忙于筹集粮草,与各方士族进行交涉。毕竟,他才是这次赈灾行动的主要负责人。”
    杜荷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你说得对,侯大人确实是个能干的人。那我们就按原计划,出发韶州,去看看那边的情况如何。”
    第三天一早,杜荷和薛仁贵带着一队亲卫,悄然离开了虞州城,向韶州进发。
    两日后,他们终于到达了韶州。一进入韶州城,杜荷就被这里的繁华所震撼。虽然同样是受灾地区,但韶州的恢复速度明显要快于虞州。
    “这韶州倒是有人才,这不比虞州好太多了。”杜荷一指城中熙熙攘攘的百姓,对着薛仁贵说道,“你看,百姓还有闲心来逛街呢,那虞州人都吃不上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