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预防水患
作者:刘家银   大唐:自爆穿越,宰相爹盼我成龙最新章节     
    “陛下,臣有要事要奏。”戴胄听着事情宣布完毕了,这才站出来。
    “有何要事?”李世民问道。
    “今日一早的急报,南方已连续数日大雨,隐约有水患趋势,不得不防。”戴胄拿出一个奏折,递给了张阿难,传了上去。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拿着奏折细细的看了起来,眉头越来越紧,脸色愈发凝重。
    “长江周围百姓可曾疏散?”
    “禀陛下,疏散已经开始,只是到时候怕是有流民,还有后续隐患,以及如果生了水患之后,赈灾也是个麻烦事。”戴胄将脑海中的思绪全部说了出来。
    “臣想了几个法子,一是关于流民之事,到时候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直接开始徭役,能最大程度减轻灾害后续的祸患。”
    “二是还请陛下提前安排好赈灾粮,到时候直接送走,也免得饿死百姓。”
    “三是水患之后,重建家园,这一点稍微有些麻烦,臣想的是不妨朝廷出些银钱,在南方百姓徭役的时候,正好一道手的事。”
    李世民斟酌了片刻:“允,玄龄和戴胄商议一下,需要些什么直接从户部出了,若有不足,再从国库补足。”
    “是!”房玄龄连忙起身,和戴胄一起行了一礼,便退到了一起,小声嘀咕了起来。
    “陛下,还有一事,如今已经七月,今年的科举预计在下个月就开始了,到时候若是南方水患,学子们会不会耽误秋闱?”高士廉起身接着这个话题继续说着。
    李世民思索了一阵,才开口道:“此事再议,如今水患还未发生,若是受灾严重,那便拖延至秋收之后或者明年,可还有其他事?”
    “陛下,那沿海的百姓最近受倭寇侵扰严重,是否要出兵去打上一打?”李靖站出身,严肃道。
    “这倭寇怎么打不完了?去年从南到北不是一共杀了有数万人了吗?怎么今年又开始了?那东瀛屁大点地方,怎么这么会找事?叫水兵去撵走,若是上岸,看到了直接杀了。”李世民烦躁道。
    灵机一动,突然李世民想起了什么,连忙问道:“对了,杜荷,你不是说要造船去打东瀛吗?人我给你派到辽东去了,进度如何了?”
    杜荷又站出身来:“禀陛下,臣回长安之际,辽东郡建安城外码头已经快建好了,只等码头建成,就开始造船了,如今那些船匠都在幽州,臣仔细了解过了,按照进度,预计明年这时候就能有十艘以上的战船,到时候就可以出征了。”
    李世民挥了挥手:“行,抓点紧,到时候直接把东瀛给灭了,自己百姓都管不好,年年有倭寇,烦死人,弄了拉倒。”
    “是,陛下。”
    “诸卿还有什么要上奏的?”
    等了盏茶的功夫,没人站出来说话,李世民站起身来:“药师、克明、玄龄、辅机、知节,甘棠、敬德留一下,退朝。”
    众臣乌泱泱的出了大殿。
    “臭小子,你那水军练得怎么样了?”李世民直接一指杜荷,问道。
    杜荷长叹了一口气:“陛下,你也知道,我手下的大多数都是草原汉子,水兵哪有那么好练啊,如今堪堪训练出了一支不过千余人的队伍,最大的问题还是没船。”
    李世民转头看向李靖:“药师,李孝恭那如今有多少水师?战船有多少?”
    李靖想了一下:“大致有两万上下。战船不过百艘。”
    “行,一会给杜荷匀个十艘船。”说完,李世民又看向杜荷,“十艘船不是白给你的,近海的我会下令让那登州水师去巡视,从辽东起,加上整个河南道的海域,全部交给你了,要求只有一个,在海上看到倭寇给我往死里打。”
    “是,陛下。”杜荷拱手一行礼,找张阿难要了纸笔,就坐到一边开始写信。
    李世民又看向李靖:“药师,水师再练个一万人,明年可能要去打东瀛,杜荷为主力,你安排些人给他镇场子,如今不是倭寇横行吗?那就用倭寇来练手。”
    “是。”李靖拱了拱手,坐到了杜荷身边。
    “知节,敬德,如今北方已定,你们抽调些人手,去守着西突厥和龟兹,最近阿史那社尔传信来说经常发现西突厥的兵马去侵扰我漠北和岭北。”
    说完,李世民又看了看杜荷,低声骂了一句:“那阿史那真是干啥啥不行,种田也不会,建城也不会,都是突厥,打又打不过,追还追不上,真是废物啊。”
    在场几人面面相觑,耸了耸肩,不敢多言。
    想了想,李世民又接着道:“也不全是废物,养些牛马羊还是不错的,日后那漠北就当成大唐牧场了。”
    说完,李世民摇了摇头,将杂乱思绪全部清空:“玄龄,今日说那给寺庙加重税之事,这旨意不能由朕来下发,你想个法子。”
    房玄龄苦笑一声:“陛下,这哪那么容易啊,咱们不妨先引导一下言论,让民众理解并支持这一政策。”
    “再通过一些文人雅客去写些文章,阐述增加寺庙税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而在民众间形成一种共识,减少政策实施的阻力。”
    “如果可能的话,咱们再弄一个和尚们的领袖出来,明面上是寺庙的人,实际上是朝廷控制的,从他们内部下手,或许还能更容易些。”
    “长孙大人有何补充的呢?”
    长孙无忌见房玄龄把话题扔给了自己,也苦笑一声:“房大人也知晓这事没那么好办,若是我,可能会大力支持道家,让他们斗去吧,反正最后都是咱们渔翁得利。”
    “要我说,还不如让杜荷那小子去直接把寺庙全给抄了,他出手,然后朝廷再明面上惩戒一番,既解决了事情,又不伤民心。”
    杜如晦翻了个白眼,呛声道:“你咋不自己去呢,叫你家长孙冲去呀,合着最后锅都让我那犬子背?”
    “杜大人勿怪,主要是您那麒麟儿,如今有势有兵,又得陛下宠爱,明面上他出面最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