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圣人云
作者:邹虞恒   太祖实录最新章节     
    殿试就要开始了,除了皇宫里正在热火朝天的搭建考场,皇宫外,整个洛封城也是激动万分。
    那些有资格参加殿试的贡士,还在自己的家里或客栈里拼命的复习,一旦考中,那就是鱼跃龙门。
    殿试,在整个魏国,都有登天子门的美称。
    没有任何一个学子会拒绝登天子门都诱惑。
    像那些名门,乐家、赵家、曹家,还有外来户钟家、朱家以及那些寒门贡士都在期待着不久的殿试。
    在洛封城里的一座小院后门,有个丫鬟模样的女子,偷偷探出了头。
    “一片芳草香。”
    听到暗号,一个书生也对了起来。
    “两寸相思情。”
    听到正确的暗号,丫鬟张望了一下,然后走到书生面前。
    “小姐说了,你要是高中,就向老爷提亲。要是没有,小姐就让你准备一下,她要和你私奔。最近钟公子向老爷提亲,老爷似乎很意动。”
    得到丫鬟的话,书生坚定的说:“让雯儿放心,我一定不会让她失望。”
    书生刚刚离开后院门,就有一个影子也离开了。
    回到自己的小客栈,书生准备继续研读一下经书,防止在殿试时考不出好成绩。
    其实他已经是贡士了,在魏国的地位和功名都比一般人高。但他认为他有能力,又有资格参加殿试,为什么不去搏一下。
    今年的会试,他金榜有名,直接就获得了贡士的身份。按规矩,所有贡士都要在京等待几日,然后参加最后的殿试。
    那位小姐,是他的儿时玩伴,也算青梅竹马。
    只不过自己父亲一直都是个县丞,而她的父亲却一路升到京师为官。
    他们在分别后,一直用书信交往。在他入京后,他们见了一面,依旧是感情未减。
    就在他考上贡士,他就和小姐表露了心意。小姐也中意他,只不过他的家门不好,不能让小姐的父亲看上。
    所以,就有丫鬟和他说的那句话。
    拿起书本,他开始朗读起来。这是他的习惯,读出来能让他加深记忆和提高对书本的理解。
    天色渐晚,他放下书本,走出客栈的房门,想要吃点东西。
    这客栈里的食物略贵,他并不打算在客栈里用餐,而是走向还未收摊的小商贩那里买点吃食。
    “客人,吃点烧饼吧!便宜又实惠。”
    有位妇人在一旁对他说,妇人看出他饿了,又舍不得花钱。那便宜又管饱的烧饼,明显很符合他。
    书生摸了摸钱袋,虽然家里算半个官,也有点余财。但京师的物价太贵,他也不敢随便开销。
    “给我拿两个吧。”
    “好咧!”
    妇人很开心,又挣了一笔。
    书生拿着烧饼,边往回走,边啃着。
    远处有一个女子,正护着一个倒地的老汉,周围有三四个大汉堵住她。
    书生走近了,就听到。
    “你爹欠我们的钱,到底还不还?我们又没给你爹放高利贷!就那么一点利息,难道还不起吗?”
    “有钱肯定还。”
    女子有些焦急的应付着。
    “小姑娘,你这话术都说了多久了?我们虽然长的五大三粗,但人不傻。关键是你爹他延期了好久。”
    老汉在地上向他们拱手说:“兄弟,实在没钱,麻烦通融一下。如今老汉又伤了脚,刚刚买了药回来。还请各位大爷通融一下,行行好!”
    怕他们不信,老汉还把买的药抬起来让他们看。
    见实在要不到钱,那几个汉子也没办法。
    “我们真是倒了血霉,当初怎么就想借钱给你们,现在成了无本生意。”
    “实在对不住,有钱一定还。”
    望着离开的壮汉,老汉也是连忙感谢。
    那女子本来想扶她爹起来,结果没有成功。她就焦急的看着周围,却因为脸皮薄,不敢请其他人帮助。
    倒在地上的老汉望向书生。
    “老爷,行行好,发发圣人慈悲,帮帮我吧!”
    由于天色渐晚,路上也没有多少人。书生知道,老汉在向自己寻求帮助。
    书生心里涌起圣人教诲和少年人的见义勇为的心性。
    他走到老汉面前,将没吃完的烧饼递给女子,然后背起老汉。
    “姑娘,你家在哪里?我背你爹回去。”
    “秀秀,快给恩人老爷指路。”
    老汉趴在书生背上,对女儿说。
    那个叫秀秀的女孩,走到书生面前带路。
    “恩人,刚刚让你见笑了。”
    “没事,是个人都有难处。”
    书生毫不在意那些事,因为他只是按圣人的教导,帮助弱小。
    “小老儿有一儿一女,儿子前年得了重病。家里借了不少钱给他看病,结果儿子还是去了。如今小老儿又伤了腿,那些欠的钱,也实在是还不上。”
    老汉趴在书生的背上,讲起他悲伤的往事,那个姑娘也听的直抹泪。
    很快,他们就到了老汉的家里。
    从怕个破旧的屋子里,走出了一位老妇,她有些奇怪的看着书生。
    “娘,是他背爹回来的。”
    “哎呀!真是辛苦你了。”
    老妇对书生说着,并和女儿一起将老汉从书生背上扶下来。
    书生接过姑娘手里的烧饼,准备要走。
    老妇急忙拉住书生,“你帮了我家的忙,我怎么能不请你吃一顿饭。”
    书生连连拒绝。
    但架不住老汉和老妇的劝说,也就这可好留下吃饭。
    “不知老爷贵姓?”
    老汉坐在椅子上,和书生拉话,想要缓解他的尴尬。
    “在下姓林名辰,字敬安。”
    “老汉叫薛都,那是小女薛秀。”
    他指了指坐在一边的薛秀。
    “今日要是没有林公子,老汉要想回家,也是要费一番力气的。”
    “不过举手之劳罢了,何必如此记挂在心。”
    厨房里,老妇拿出一包写了一个“欲”字的药包,然后倒进菜里。
    不多时,饭菜都准备好了。薛老汉忙招呼林辰与女儿一起吃饭。
    “难得炒了一道好菜,特地让给公子和秀秀尝尝,你可不许动。”
    被老妇人这么一说,老汉就明白了。
    “对对,家里贫穷,也拿不出什么好菜,还望公子不要嫌弃。”
    桌子上只有两道素菜,其中一盘卖相还好。可是林辰都没认出来是什么菜。
    “爹娘,你也吃。”
    秀秀很懂事的让爹娘也尝尝。
    “不用,爹娘看你们吃了,才开心。不用管我们。”
    薛老汉和妻子看着林辰和薛秀一起吃了那道菜,心里才安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