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辽州烟云
作者:邹虞恒   太祖实录最新章节     
    燕帝公孙闵投降了,在得到这个消息,割据辽州的公孙铭选择了登基。
    为了否定他哥哥的帝位,他直接宣布公孙闵不是皇帝,并将公孙闵贬为无德侯。
    即便如此,他还是要面对即将到来的魏国大军。
    “大人,如今燕国是挺不了多久了,我们还是要谋划一下后路啊!”
    在一座府邸里,虽然公孙铭登基了,但还是有明眼的人知道,燕国要完了,于是他们就开始密谋退路。
    “不能等魏军打过来,我们要先控制辽州,然后才有投降的资本。”
    “只要我们有功于魏军,那我们的富贵也就保住了。”
    “公孙铭那里不用在乎,他就是我们向魏军纳的投名状。”
    “我们该如何控制辽州,还是要细细商量。”
    “直接软禁公孙铭,借他的号令,间接控制辽州。”
    “不错,就这样办。”
    过了许久,从那个府邸出来了几名大臣。
    他们各自返回自己的府邸,其中有一个回到府邸后,就急忙赶往公孙铭的新皇宫。
    “臣骠骑将军章能求见陛下。”
    通过太监的传话,公孙铭让章能前往慧明殿觐见。
    “爱卿所来何事?”
    “臣举报丞相慕容宵、上将军宇文朗、期门将军贺傲、吏部侍郎元岚意图兵变,控制陛下,向魏军投降!”
    公孙铭眉头一皱,“此话当真?”
    “臣亲自参与谋划,千真万确。”
    “那你为什么要举报他们?”
    公孙铭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臣父乃是先帝肱骨之臣,臣亦随陛下据守辽州,可谓忠心耿耿。
    前几日,臣曾经说过辽州难守,他们便以为臣也有寻求富贵之心。
    再加上宇文朗乃是臣的至交好友,他为了让臣也能保住富贵,就大力向他们推荐臣加入密谋。
    在忠于陛下与至交好友之间,臣选择忠于陛下,所以臣向陛下举报。”
    这时,公孙铭才觉得能够相信章能。
    “章爱卿,你以为如何处理那些叛党?”
    “陛下,你用商议抵抗魏军的借口,骗他们入宫,然后一网打尽就可以。我知道,他们叛乱的计划要过几日,所以我们提前动手,他们完全反应不过来。”
    “好,就依爱卿所言,不过还要爱卿在皇宫一起捉拿叛党。”
    “臣万死不辞。”
    说到底,公孙铭还是不相信章能,他将章能留在皇宫,既是要他忙吗,也是要软禁他。
    皇宫的禁军是公孙铭的老军,对于公孙铭是绝对的忠诚。所以,只要他们进入皇宫,公孙铭就可以瓮中捉鳖。
    那些被举报的人,在不同时间接到公孙铭要他们商议国事的旨意。
    公孙铭就是要和他们打一个时间差,让他们分别单独进宫,防止他们互相见面商议。
    首先出发的是宇文朗,他在进入皇宫的大门,就被软禁了。
    后面的官员也在陆续进宫的时候,被全部软禁。
    公孙铭亲自审问他们,本来他们还在抵赖,当章能出现在他们面前时。
    “章狗,你背叛我们!”
    “宇文朗,是你害了我们。是你把内奸拉了进来。”
    “章能,我与你是至交好友,你如今出卖我,你于心何忍!”
    听到他们如此唾骂章能,公孙铭也就确认了章能举报的事实。
    “你们这些狗奴才,我不曾亏待你们!为什么要反叛我,你们这些白眼狼!”
    眼见已经无力回天了,慕容宵直接向公孙铭怒吼:“燕国完了,你还在拼死顽抗。我们可不想陪你死,你死自己就可以,别拉我们下水!”
    “对!如今谁不知道魏军难以抵挡,为了我们的家族,我们不可能陪你送死。”
    他们的反驳,让公孙铭怒上心头,“好一个为家族,我今天就处死你们全家,让你们好好为家族!”
    “暴君,你不得好死。”
    “你以为你能活吗?你全家也要步入我们的后尘。”
    公孙铭让禁军将他们拉下去,准备全家处斩。
    “章爱卿,你举报有功,朕现在任命你为大将军。”
    “陛下,杀他们全家,会不会引起动荡。”
    “乱世当用重典,他们谋逆,杀全家可以震慑那些宵小之辈。”
    禁军收缴了他们的官印,然后封锁了他们的府邸。
    正当百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的时候,公孙铭的诏书很快传达了出来。
    原来是谋反!
    从公孙铭的诏书里,百官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及谋反者,全家处斩的消息。
    这可得砍不少人头。
    官员们感慨着。
    禁军将那些谋逆者的家人,全部从府邸带了出来。然后把他们全部押往东市,准备砍头。
    百姓们在东市闹了起来。
    “砍这么多人,就不要在东市了,那些血和尸体,会妨碍我们做买卖的!”
    “对啊!人太多了,把东市都挤的没地方站人了。”
    “换个地方吧!”
    监斩官为了平息民愤,就向公孙铭建议到城外砍头。
    公孙铭同意了。
    于是,不感兴趣的继续在东市做买卖,感兴趣的跟在队伍后面,到城外去看砍人头。
    那些所谓的犯人被四个一排的列队好,在禁军围出的大圈里,就那么咔嚓将四个头砍下来。
    等头一落地,就有人提着头颅摆到不远处,尸体则另外搬到其他地方。
    先行处斩的,就是那四个谋划的大臣,也就是公孙铭诏书里的首恶。
    后面的犯人,有害怕的嚎哭,有愤怒的骂人,有恐惧的沉默。
    人头被砍的越来越多,排着队的犯人越来越少。
    鲜血已经将土地染红,甚至流到围观百姓的脚下,但没人在意。他们都沉浸在砍人头的乐趣里。
    最后一批犯人即将被砍头,是几个小童,他们已经哭不出来了,因为嚎哭了太久,嗓子都哑了。
    随着刽子手的大刀一挥,四颗稚嫩的人头落地。
    行刑结束。
    这次砍头,监斩官特地多叫了几个刽子手来,但依旧将刽子手累的不行。
    远处的人头堆和尸体堆是如此的瘆人,监斩官开始执行最后一道流程。
    将人头堆和尸体堆焚烧。
    随着火焰的起舞,人头和尸体在火油的帮助下,被点燃了。
    直到火焰熄灭,最后的百姓才意犹未尽的离去了。
    剩下的,只有残骸与一地的黑血,还在诉说一场惨绝人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