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种地
作者:假乐   七零年代挣的钱,穿越回去照样花最新章节     
    过了一周,李知微和王继业就开始去县城卖东西。
    李知微口袋里的钱也一天天的多起来,细数一下,李知微手里已经有2万9千多块钱了。
    妥妥的万元户。
    不过这些钱对李知微来说还远远不够,她还想去北京买四合院,去上海买小洋楼,去深圳买地,去三亚买别墅……
    人嘛,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都实现了呢。
    李知微和王继业的买卖热火朝天,时间不知不觉的就到了4月中旬。
    到了种水稻的时节。
    李知微也不好天天不上工,偶尔也会去水稻田里插秧。
    她毕竟是下乡来建设农村的,不干活说不过去。而王继业就没这个顾虑了,见天的往县里跑,卖东西。
    对于李知微来说大米饭倒是常吃,但是这个插秧她是一点也不会。
    而且现在这个时候也没有靴子穿,更没有防水手套。
    插秧的时候就得光脚下水,徒手去插。手和脚一整天都泡在泥水里的,被泡的都是褶皱,而且一会下来身上就溅的一身的泥水。
    从前不懂诗中所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下乡这些时日可是完全体会到了诗中之意。
    李知微现在吃饭可是一点都不会浪费的。
    上阳村的水田并不多,种了一个星期也就差不多了。
    等种好了水稻,就开始种玉米、黄豆、土豆了。
    土地已经一陇一陇的翻好了,只需要刨坑,把种子扔进去,然后埋土就可以。
    这个活都是两人一组,一个人刨坑,一个人种。如果刨坑的那个累了,两人就换一换接着种。
    李知微自然和孙梅梅一组了,跟别人一组别说别人不乐意,她俩也很有压力的。
    得跟上别人的速度,那得多累啊。
    她俩一组正合适,合适一起磨洋工。
    最近天暖和了,村民都不窝在家里了,李知微和梁屿安为了避嫌很少见面了。
    等晚上下工吃过饭,天黑透的时候,梁屿安才敢悄悄的去见李知微一面。
    他俩的关系注定是不能公开了,每每想到这,梁屿安心里都感觉痛恨,痛恨那些把他变成这样身份的人。就这么下去,也不知道他和李知微两个人能不能有结果。
    就很惆怅。
    李知微心态倒是很好,因为她知道以后是什么情况。只是她是不能跟梁屿安明说,就只能多宽慰对方。
    ——————
    日子就这么平淡的过着,王继业频繁去县里的行为让不少上了岁数村民都觉得他不务正业。年轻的则都是羡慕他天天都可以骑着自行车出去溜达。
    流言自然也传到王家人的耳朵里。
    好在王家人都不是多事的人,对于不上工还吃饭的王继业并没有不满。
    至于老二媳妇她想多事她也没底气,人家王继业吃的喝的都是他老子挣的。
    但是大队长作为王继业的老子,他很有意见。
    想他勤勤恳恳一个人,大儿子、二儿子也都是能干的,怎么到了小儿子就跑偏了呢。
    于是等到某天晚上,吃过晚饭,大家都各自回了屋,主屋就剩下大队长夫妻和王继业的时候,大队长就开始教育起王继业来。
    大队长问他天天不好好干活出去都干啥,是不是跟村里的混子混一起去了。
    王继业不知道该不该说,就给他妈使了个眼色,让他妈上。
    大队长媳妇知道这事瞒不不了多久的,就凑到大队长跟前悄声说了王继业和李知微做买卖的事。
    大队长顿时脸都青了,被吓的。
    做生意这事可了不得,他媳妇咋不管管,咋就说的这么轻松。
    大队长媳妇就跟大队长秉烛夜谈了一宿,这才把人劝住了,让他以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天下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自此,王继业和李知微俩人又多了一个掩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