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灵机妙算
作者:兆每   重生:我的投机岁月最新章节     
    并非准确地说百万四千万就是他们的心理极限,但这确实是他们现有财力所能承受的极限无疑。
    闻听此言,王倩略感困惑。
    “这两者之意难道不尽相同么?”
    李青摇头,道:“非也。若按之前的竞价节奏,一旦众人陷入疯狂,他们很可能超出自身财力去喊价,待拍卖成功后再设法筹措款项。然而我却一口喊至百万四千万,料定他们手中顶多也就这么多,如此一来,他们自然会冷静思考是否还需跟进竞价。”
    听罢李青一番解析,王倩顿时豁然开朗,不禁对李青多了几分敬佩的目光。
    她心中暗忖,原来李青刚刚所报之价并不只是随口而出,其背后蕴含的难度实则惊人。首先,李青需对李大发与刘军这两位劲敌的实力洞若观火,知晓其真实底线所在,方能在关键时刻一举报价,既能确保自己不吃亏,又能杜绝对方翻盘加价的空间。
    要做到这般拿捏有度,意味着李青事先必已对大发置业与华邦地产两家修真势力进行了详尽的情报收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此之前,竟没有丝毫线索揭示出他们的真实对手是谁。
    王倩实在无法想象,李青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此外,李青还须对竞拍的时间节点有着精准的把握,于众人即将失控之际果断出击,一举抹去所有人的躁动情绪。
    可以说,李青刚才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其实蕴藏着深厚的修为底蕴以及对场面的绝对控制力。
    相比之下,那位自诩阅历丰富的主持人,虽意图凭借自身的修为调动起众人的热情,将最终成交价推至一个惊天动地的高度,却不曾想李青只一句决断的话语,便轻易将其耗费心力营造出的局面瞬间击溃……
    此刻的司仪,孤身一人立于台上,凝望着台下的人群,他已敏锐地察觉到气氛中微妙的变化,似乎预示着某种不利的局面。
    李青的竞价已持续近十个呼吸的时间,却仍未见有人应声举牌。
    甚至,司仪注意到李大发与刘军二人脸上的神情,皆流露出一丝颓丧,全然不似准备出价的模样,这让司仪内心焦急不已。
    原本在他预计中,今日这块修炼宝地,其拍卖价至少能达到一百五十万灵石,乃至更高的价位。如今虽已叫价至一百四十万灵石,可竞价停滞,眼见即将成交,这一切显然并不符合司仪心中的预期。
    于是,司仪连忙再次换上一幅热忱的面容,续道:
    “诸位道友应当早已洞悉此地所能蕴育的无尽灵机!区区一百多万灵石购得此宝地,即便静待数载,其价值翻番亦不在话下啊!”
    闻此言,李青不由得微微拧眉,目光冰冷地投向司仪。
    尽力提升成交价乃是司仪职责所在,自是正当之举。然而,司仪此刻的话语,已超出其应有的身份范畴,更似一位急于促成交易的商人之言。
    身为司仪,首要任务在于为各方提供公正公平的服务,其次才是设法促使成交价攀升。如今这位司仪这般行事,其举止未免显得太过急功近利,有失体面。
    司仪自身自然也清楚如此行为实有不妥,但目睹当前竞价尚未触及一百五十万灵石的心理预期,自己能否获得佣金已然岌岌可危,是以顾不得许多。
    “诸位思量一下,这片土地永恒不变,然而世事如云,经济形势……” 司仪望见众人并无反应,竟又强行续道。
    目睹此景,李青的目光愈发冷冽:“我说,一百四十万的报价,已是第几次重复了?”
    李青这句话平淡中透出威严,犹如一道寒冰封喉,瞬间打断了司仪进一步推销的企图,令其处境尴尬至极。
    要知道,在拍卖场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若连续三次询价无人加价,则视为成交。至于首次重复何时提出,第二次重复何时跟进,并无明确规定,一切全凭各人把握。而在竞争并不激烈的场合,通常会快速询价;但在竞价胶着之时,则需适当延长间隔。
    然而今日之事,李青已报出此价逾十息,司仪竟然还未提及“一百四十万第一次”的字样,如此做法实属罕见,难以令人信服。
    司仪闻言,只得尴尬地挤出笑容,朝台下的李青解释道:
    “哎呀,李宗主,您瞧这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我只是略微拉长了点时间罢了。”
    话音刚落,李青还未及回应,台下已有不悦之声传来,发声之人并非他人,正是李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