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赶鸭子上架
作者:2川   七零军婚这女同志太能干了得升职最新章节     
    向暖也没说的太细,就把一个框架大概的说了下。
    这个框架也就是在唐和平很狗的说要找个人当厂长的时候她才临时想的。
    好歹也是在现代混过二十多年并且有自主经营经验的人,组建一个小公司的框架还是没问题的
    唐和平听完后问程宝林:“你这边有什么要问或者要补充的吗?”
    程宝林想说什么的,但被唐和平直勾勾的看着,就莫名的心虚。
    最后摇头道:“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陶同志说得挺好的,我们会全力支持的。”
    副书记都带头了,其他人也纷纷表示全力支持。
    唐和平很满意,他冲向暖道:“这个事你尽快筹备,有什么需要只管说,七个大队长那边也可以喊过来统一开个会。”
    “好,我把具体细节整理成文件交给您过目。”向暖很配合的道。
    要是能单独出来做点事,自由不说,也不用天天跟这些人勾心斗角,也挺好的。
    最主要的是不用看到这个狗东西。
    “好,那就这样,散会。”唐和平说完率先走了。
    程宝林也跟着离开。
    小林看了向暖一眼,低着脑袋走了。
    周萍拍着向暖的胳膊:“好好干,给我们妇女争口气。”
    叶云芳也上前:“对,给我们妇女争口气。”
    等人都走了后向暖这才离开,回到办公室就开始奋笔疾书。
    农资社的货她完全不愁卖。
    这种山货,土特产在网上是很好卖的。
    而且还真的是纯天然无污染不打任何农药的绿色食品。
    向暖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将农资社的大概框架都给组建起来了。
    目前就她一个光杆司令。
    农资社得要人帮忙,初步决定从每个大队找一个人负责,前期无偿,后期有偿。
    等向暖把写好的计划交给唐和平的时候,唐和平看完后暗道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呢。
    这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
    他一个外行也不太懂,但看着应该能成,于是点头:“行,你放心去做。我们杏花公社今年能不能过个好年就靠你了。”
    向暖无语至极,大逆不道地质问:“你是书记我是书记?怎么这些活儿都我干了?那你干什么?当个吉祥物啊?”
    向暖之所以敢这么“大逆不道”,一来是因为大家都是年轻人,相处那么久唐和平什么性格她也大概清楚。
    不爱摆架子,也不喜欢拿身份说事,是个十足十的咸鱼。
    “能者多劳嘛。”唐和平道。
    “那你的工资怎么不多分点给能者呢?”向暖怼。
    唐和平:“……”
    “唐书记,你这样的状态让我对杏花公社的未来很是担忧啊。”向暖道:“您这样下去,大家伙儿都有样学样,那杏花公社还有未来吗?”
    唐和平坐好,态度端正地道:“……陶同志说的对,你说,有什么是需要我帮忙的。”
    “帮我把七个大队的大队长喊来,下午我要跟他们说说这个农资社的事,你要去镇场子,不然我一个小会计的话他们是不会听也不会配合的。”
    “行,你现在不是小会计了,你现在是茶厂的厂长,是我们公社的钱袋子。”
    向暖翻个白眼,转身走了。
    等人一走,唐和平挠挠头。
    这是被嫌弃了啊。
    也不是他不作为,怎么说呢,有些事他也不好抉择。
    唐和平立刻打电话通知七个大队的大队长下午来公社开会。
    向暖吃过午饭休息了会儿后就拿着上午写的计划修改起来。
    两点整,各个大队的人陆陆续续都来了。
    等人来的差不多后小林来喊向暖去参会。
    向暖拿着写好的计划就去了。
    她一进来,几个大队长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向暖冲陶三爷一笑,然后就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唐和平见人都来了就道:“今天把你们喊来,是有一件事要通知你们。”
    他用的是通知而不是商量。
    向暖不由的看了他一眼。
    唐和平继续道:“我们公社上午开会后一致决定再成立一个农资社,负责人是我们公社的陶向暖同志,现在有请陶向暖同志把具体事宜跟你们说说。”
    向暖也不怯场,清了下嗓子道:“这个农资社,是我这次去省城跑了好多地方后决定办的。”
    “办这个农资社的目的,就是为了带动我们杏花公社七个大队一起致富,让我们公社的所有社员都能早点过上好日子。”
    向暖把这个话说在前面,七个大队的大队长包括陶三爷顿时就来了兴趣。
    打那些假大空的官腔对这些底层人来说没什么用,想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切实的好处就行。
    其他都是扯淡。
    “具体要做什么?”陶三爷问。
    向暖带着笑意看着他道:“就是公社出面,向七个大队收购各种山货,比如晒干的蘑菇,木耳,以及春天漫山遍野的笋子,晒成的笋干,手工制品,这些都要。”
    “会由公社出面对接各市的供销社,卖的钱要除去成本,比如运输,车费等这些钱,剩下的钱公社跟大队三七分,大队七,公社三。”
    众人闻言心里顿时就活跃起来了。
    这些东西都不需要额外用田地来种,山里花点时间就能搞到的东西,对他们来说这完全是无本买卖啊。
    “怎么收?”一大队的大队长问:“这个不好定价啊。”
    向暖道:“这个公社会统一定价的。”
    向暖又道:“不过这个钱,公社暂时不能给你们,得等货物卖掉后才能分账。公社的财政情况你们也是了解的。”
    “成立这个农资社,目的就是为了让你们几个大队的日子好过,你们日子好过了,那公社的日子自然就也好过了。“
    “所以前期这个货物不能立马给你们结算。”向暖看着陶三爷:“好就好在农资社收的东西主要投入的都是人工,这些活儿老人小孩都能干,也不耽误咱们大队各自的活计,在金钱方面基本不需要太大的投入。”
    陶三爷点头:“陶会计说得有道理。陶会计,你能具体列举一个咱们农资社要收的货物清单吗,这样我们回去也能跟队员说清楚。”
    陶三爷用公事公办的口吻道。
    “清单我已经整理好了。”向暖一边说一边把清单递给七个大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