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取仕之道
作者:穷开心的小毛驴   风华烟雨录最新章节     
    “客官,你点的汤包来喽~”
    两名店小二捧着一笼笼热气腾腾的小笼汤包,整整齐齐的将它们摆放在餐桌上。
    原本正在喝着米粥的裴淮瞻稍稍抬起头,瞬间一双眼睛直了起来。
    “……四、五、六、七。我的七小姐,你一口气点了七笼汤包,是真怕我们饿着不成?”
    穆云昭摆了摆手,洋洋洒洒的说道:“放心啦,小钱而已。哎哎哎,淮瞻哥你别光顾着喝粥啊,快尝尝这家店里的汤包,听说味道不错。”说罢,从筷篓里取出一双筷子,夹了个汤包笑盈盈的送到裴淮瞻面前。
    “张嘴,啊——”
    裴淮瞻见她如此热情,自己也不好拂了她的面子。更何况美女当面,哪还顾得了其他。心猿意马间,他本能下意识的张开了嘴,任由穆云昭将汤包喂到他嘴里。
    李文绝默默地喝着碗中的豆浆,朝裴淮瞻露出了同情的目光。
    “啊!”
    伴随着裴淮瞻一声惨叫,惊的一笑楼里正在安心用膳的食客们纷纷将目光投了过来。只见裴淮瞻嘴里一边支支吾吾,含糊不清的说着什么,一边拼命的用手给自己嘴巴扇着风。
    “水,水!”
    穆云昭被他这副模样给吓了一跳,见他指了指一旁的茶壶,连忙端起茶壶给他倒了杯水。
    “水来了,水来了!”
    裴淮瞻也顾不得多说,劈手夺过那一杯水,仰头便是一饮而尽。未了他还觉不够,又提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猛地灌下。
    接连又灌了五六杯下肚,裴淮瞻的喉咙这才觉得舒服了些。他喘着气坐回了位置上,哀怨的看了眼一脸委屈的穆云昭,到嘴的责备之语也只好咽了回去。
    “哎呦这位公子,我们家汤包是刚出笼的,里面汤汁那可是滚烫滚烫的。公子即便要吃,也得先慢慢去品尝,可万万不能一口一个啊。”店小二慌忙上前给裴淮瞻连连赔不是,趁机打量裴淮瞻的脸色。
    裴淮瞻朝他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事。“无妨,怪我太猴急了。小二哥且先去忙吧。”
    见裴淮瞻并未责怪于他,小二这才松了口气。转身继续去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
    “淮瞻哥……你没事吧。”穆云昭怯生生的问道。
    裴淮瞻“嗯”的一声,苦笑道:“都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汤包亦是如此。你呀你,好端端的今天怎么变得这么热情了。”
    “我……我这不是……这不是看你一路上照顾我,我心里故意不去,想表示表示嘛。谁曾想好心办坏事了。”穆云昭嘟哝着小嘴,声音也越来越小。
    裴淮瞻不由莞尔。他这一路倒并未觉得有多麻烦,怎么云昭反倒自己心里过意不去起来。不过想想也是,云昭平日里心高气傲,难免有些小姐脾气。她能用自己的法子去偿还人情,也算是很不错啦。
    “一大早便听见淮瞻你吵吵嚷嚷的,莫非是火上房了?”说话间,唐清焰穿戴整齐,正从楼上走了下来。
    见她来了,李文绝立马将身子挪了挪,给她留了个座。唐清焰也不客气,莲步轻移,款款的在他身旁坐了下来。
    “火上房未曾。不过火入喉倒是真的。”李文绝笑着将米粥和包子移到唐清焰跟前,说道。
    “三叔……”裴淮瞻忙给李文绝递了个眼色,示意他给自己留点面子。
    李文绝心领神会,于是也就不再多说下去。
    唐清焰见此也不多问,只是淡淡一笑,端起李文绝早已给她盛好的一碗小米粥,斯斯文文的喝了起来。
    四人就这样各自用着早膳,顺便商讨接下来的行程。
    正在这时,李文绝身后的一张桌子处传来的谈话声,引起了四人的注意。
    “哎,审言兄你听说了吗,今日一早有人发现东临街尚武馆的馆主死在了青石巷里,现在一群人正赶去看热闹呢。”一名二十来岁的读书人吃着一根油条,对着他面前另一位读书人说道。
    那个叫“审言”的书生听了,奇道:“文闯死了?怎么死的?”
    “说来也好笑。也不知那文闯受了什么刺激,将自家车夫自行打发走后,自己独自一人步行回去。谁曾料昨日夜里大雨倾盆,他回去途中路过青石巷时忽然突发恶疾,然后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死了。”
    唐清焰手中的勺子顿了顿,略有些诧异的看了眼身侧的李文绝。而李文绝却面不改色的吃着汤包,似乎没听见身后二人的谈话似的。
    “这……未免太荒谬了吧。官府那边怎么说,难道就没人前去检查一番?”审言显然觉得这个定论下的太过武断。文闯好歹也是练家子,身子骨一向硬朗。说他突发恶疾而死,这话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书生强忍着笑,说道:“可不就是官府下的定论嘛。这一大早尸体便被人发现,衙门那里第一时间便派了仵作前来验尸。初步检查时,便已认定是突发恶疾,受惊而死。如今尸体被暂时送往衙门内再次检查。据说文家人对此并不买账,如今正领着一帮子人在衙门口等最终结果呢。”
    审言喝了口碗中的豆浆,同样也跟着笑了起来。“好歹在这广平县作威作福二十余年。到头来死的这么稀里糊涂,身边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可笑那文闯家中纳了十余房小妾,偏偏没一个给他生个儿子出来。文家这只香火算是断喽。”
    书生稍稍压低了声音,问道:“审言兄,你说文闯之死是否另有隐情在其中。比如……是那位蓑衣大侠所为。”
    “文思你莫要多想。若真是他所为,我倒是很想见识见识那位传说中的蓑衣大侠。若能与他结交一番,实乃……唔唔?”
    文思起身捂住他的嘴巴,朝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你一大早还没睡醒呢?蓑衣大侠之事咱们随便聊聊也就罢了,你还敢说什么要与他结交?如今官府正因安宁村凶案之事对他四下张贴告示,务必将其捉拿归案。你适才之言若是有心之人前去告发,你可吃不了兜着走!”
    李文绝这时眼中闪过一丝波澜。
    蓑衣大侠?莫非是昨日夜里的那位蓑衣人。
    审言将文思的手轻轻的移开,讪讪一笑:“这不是一时兴奋,脱口而出嘛。再说了,我且问你安宁村被杀的那三人该不该死?”
    “该。”文思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那就对了。”审言敛起笑容,正色道:“那三人仗着周县令为其撑腰,整日里狐假虎威,欺压乡民,惹得多少乡里百姓敢怒不敢言。即便是后来闹出人命,可结果呢?还不是不了了之。上头睁只眼闭只眼的让他们躲到了安定村住下,无非就是等事情被人淡忘了,再让他们回来。好在苍天有眼,那位蓑衣大侠挺身出手结果了他们三个,也算是为死去的乡民们报了仇。”
    审言说到这里,紧紧的握住了拳头,目光如炬,凛然道:“我等饱读诗书,习圣人之道。当展平生之所学,还世间公道于天下。此番你我进京,若能顺利投刺拜谒于长沙王幕下,他日掌权,愚兄势必让这天下再无不公!”
    “三叔,那个叫‘审言’的书生要去京城拜谒长沙王。长沙王是何等身份,你说他会这么容易见他嘛。”裴淮瞻听着那两人的一番对话,低声对李文绝说道。
    李文绝将碗里最后一勺米粥喝完,舔了舔嘴唇上遗留的米粒,摇了摇头。“北燕多次兴兵南下,占我国土。天下士子恨北燕久矣。楚玄如今主张朝廷北伐,收复失地,此举已得天下士子百姓之心。更何况楚玄在朝中权势通天,他投奔于楚玄门下也并无不妥。只是……天下有才学者何其之多,即便此人进了王府,想要出人头地只怕没那么容易。”
    穆云昭补充道:“我朝取仕,一则科举,二则便是投刺名帖以做晋升。此类人并不少见,远的如当年萧家第一代丞相逸真公,当年便是拜入时为太子的孝宗帝门下。近的嘛,就说那位叛逃于风吟谷的张浪。曾经也是抱我穆家的大腿,从而飞黄腾达。只不过这投刺名帖可不是随随便便便能如愿的,若无真才实学又或是不得上位者欢喜,任你舌灿莲花,口若悬河。你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吃个闭门羹罢了。”
    裴淮瞻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忽然身子挪到穆云昭跟前,坏坏一笑:“那云昭如果我将来想面见穆家家主,这拜帖上该如何去写呢?还请你不吝告知。”
    “你?”穆云昭意外的眨了眨眼,似乎想起了什么,脸上瞬间浮现几许红晕之色。她稍稍扭过头,轻啐道:“能如何帮你?自己凭本事呗。大哥他……家主他对你颇有成见,你自己心里好好琢磨琢磨怎么过他这一关吧。”
    裴淮瞻一副似懂非懂的模样,又朝李文绝问道:“三叔,你当初是怎么说服唐岛主将清焰姐嫁给你的。据我所知唐岛主对你……呃,并不是很待见嘛。其中巧,你能不能教教我。”
    此言一出,李文绝和唐清焰拿着筷子的手同时顿住了。
    夫妻二人对视了一眼,然后十分默契的轻咳了几声。
    “咳咳,淮瞻啊,这个问题你少问。”
    “为什么?”
    “别问为什么,小孩子问这么多干什么。”
    “难道是因为盼盼……”
    “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