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移情
作者:月安在   甄嬛还在谈恋爱,姐的目标当太后最新章节     
    皇上说着说着,话题就不由得牵扯到了今日发生的那件事。
    四阿哥所作所为,实在让皇上寒心,宫里嫔妃们一个个心如蛇蝎,也是让皇上厌恶。
    尤其是乌拉那拉氏,她对弘昉,皇上一直以为是真心爱子。
    于皇上而言,他在乌拉那拉氏身上看到了佟佳氏的影子。
    当年的佟佳氏没有孩子,皇上满月就被抱到了佟佳氏身边,说是亲母,也不差什么了。
    佟佳氏是个好额娘,将皇上视若亲子不说,平日里也是关爱有加,宽严得当,倾力培养。
    而且皇上觉得与太后相比,佟佳氏才是教子有方,甚至小的时候,皇上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太后,只以为佟佳氏是自己的亲生额娘。
    自己有个胜若亲母的养母,看到如今的乌拉那拉氏,皇上不是没有过怀疑,可看着乌拉那拉氏和弘昉亲近的样子,皇上还以为乌拉那拉氏真是个好额娘。
    甚至很是欣慰。
    岁月轮回,能在佟佳额娘去世多年后,在自己后宫嫔妃和孩子身上看到幼年的自己和佟佳额娘的影子,是多么令人感慨的事。
    子欲养而亲不待,皇上多么遗憾佟佳氏没能看着自己坐上这个位置,没成为太后之尊。
    生母乌雅氏日日惦念着老十四,认为皇上得位不正,可若是佟佳氏,想必只会为自己的儿子能继承大统而骄傲。
    对于乌拉那拉氏,皇上看她表现的实在是爱弘昉,才动了恻隐之心,否则,按皇上一开始的打算,也不会给乌拉那拉氏改玉牒的希望。
    但没想到!
    皇上竟然一直被蒙在鼓里,他怎么能忍受。
    这不仅是自己被个嫔妃耍的团团转,还是对佟佳额娘和自己母子之情的玷污。
    皇上心里一直憋着一股火。
    乌拉那拉氏三十大板下去,这辈子只能以残破之躯苟延残喘,在冷宫的日子不好过,有她受得,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想必也能好好反省。
    可纵使乌拉那拉受了刑,皇上心里还是不痛快。
    乌拉那拉氏千刀万剐也难平皇上心头之恨。
    在得知弘昉死讯的时候,都没有乌拉那拉氏慈母假面被戳穿时让皇上气愤。
    皇上在养心殿批折子都批的心头火起。
    苏培盛战战兢兢的伺候着,生怕自己在这时候触皇上霉头,成了个撒气筒。
    皇上在那犹豫半晌,突然就想来承乾宫看看。
    贤贵妃一向知情识趣,承乾宫又是额娘生前的宫殿,一到这来,满满的都是回忆。
    皇上一直没让人住进这承乾宫,也是觉得没人能与承乾宫相配。
    若住进来个蛇蝎心肠,满腹算计的女人,才是玷污了额娘的寝宫。
    进了屋子,皇上就看到弘曜那孩子。
    贤贵妃为下学的弘曜准备晚膳,其中温馨,皇上想起了佟佳氏。
    昔日,承乾宫也是有过如此的场景。
    为儿子洗手作羹汤的佟佳氏,等待着下学的四阿哥。
    佟佳氏在家时也是千宠万爱长大的,怎么会做菜,但为了儿子高兴,也愿意去尝试。
    乌雅氏为老十四唱过的歌谣,皇上其实也听过,从佟佳氏的口中。
    母子两个温馨的用膳,说着今日上书房的趣事。
    看着贤贵妃和弘曜,皇上就恍然看到自己和额娘。
    也是这般。
    额娘也是这般。
    时刻惦念着自己的额娘。
    皇上小时候也是个幸福的孩子,有个出身高贵,将自己视若亲子的额娘。
    不过,遗憾的是皇阿玛眼里却全是太子二哥,皇阿玛又儿子众多,父爱被分拨,到自己这里也没有多少了。
    看着弘曜,皇上就想弥补自己的遗憾。
    这个孩子,皇上有时就把他当做幼年的自己。
    她是贤贵妃的儿子,贤贵妃身上有着和佟佳氏相似的几个特质。
    温婉美丽,大方得体,端庄有礼,对自己的孩子也是极好的。
    虽比不上额娘当初,但能有几分风范,已是不易。
    弘曜就像皇上自己期盼的那样,生母疼爱。
    好像是佟佳氏是皇上亲生额娘的另一种可能。
    皇上本人就更愿意去满足自己的心理,幼年缺少父爱,就在弘曜身上去补全。
    教儿子读书,陪儿子练骑射,抽查功课,夸奖称赞。
    而且这个儿子还很争气,读书用功,习武出众。
    弘曜也对阿玛很是崇拜的样子。
    极大的满足了皇上的心理。
    就好像自己的优秀被先帝看到,太子,十七弟曾得到的自己也得到了一般。
    好像缺失的父爱被弥补。
    看着弘曜,皇上就在看另一种可能的自己,那个想象中的自己。
    不是被父亲斥责“喜怒不定”,被生母厌弃,一生不得生母乌雅氏喜爱的自己。
    而是佟佳氏的儿子,父亲的爱子,人人称赞的自己。
    尤其是贤贵妃治理后宫,颇有额娘当年风范。
    这么一看,皇上更是满意。
    每到承乾宫,皇上就有一种岁月静好之感。
    尤其是皇上曾寄予厚望的三阿哥觊觎皇位,四阿哥又残害手足。
    剩下的阿哥里,五阿哥体弱多病,这么多年一直养在圆明园。
    弘曦和弘晗还小。
    弘晴不用说了,纵使近几年情况好了不少,但有痴傻之症就不可能考虑他,
    弘晙倒是不错,文学上很有天赋,可惜身子弱了些,但身子弱也不是没法调理。
    但是每日里皇上听暗卫汇报,弘晙性情乖张,为人孤僻了些。
    平日里弘晙为人又太傲气,说话太毒,宗室里有不少子弟和他有过节。
    这些描述,皇上不由得想起自己那三哥,是很有些文人的清高自负在身上的。
    自己那三哥可也是很看不上自己这些弟弟。
    这性子可不适合当帝王。
    每日里的观察,还是弘曜最适合。
    性情平和,兄友弟恭,谦虚好学……
    很有自己当年的样子。
    皇上心里带上些纯粹的高兴,真是子肖父,虎父无犬子啊。
    不愧是自己倾注了心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