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西征计划
作者:嘟嘟嘟233   承明之治最新章节     
    十月,李承乾也把有关发兵西域的事情搬上桌面了。三省官员、六部尚书、中央都督府、火器司齐聚两仪殿,大家早就得到消息了,也都准备好了会议上自己可能用到的材料。
    李承乾也从后方来到前殿,落座后这场小朝会正式开始。
    “西域,也该提上日程了。首先,朕要说清楚针对西域的目标。第一,能打多远打多远,只要后勤还能撑得住,就不必客气。第二,西域的方针是进行汉化,纳入我华夏法理版图,这是重中之重。第三,西域代表着我东方天朝与西方的关键要道,而西域的发展少不了东西两侧这条商路。第四,西域投入将会是一个漫长、煎熬,乃至无底洞的情况。也因此,塞外、高句丽地区、羌塘、多弥、乃至我朝本土,也会受到影响。第五,朕不管有什么困难,西域纳入我华夏版图的方针,都决不允许动摇分毫。”
    李承乾看向苏定方:“大都督,谈一谈初步规划的作战方针吧。”
    苏定方点头,从位置上起身拿着方案来到中间:“征伐西域诸国方针,经过半年的商议与批捕缺漏,都督府提议西域远征军部署如下。骠骑都督薛仁贵、车骑都督薛万彻、卫军都督裴行俭各领羽林卫三个军,破阵军两个旅,总计需要兵力六万!根据初步预测,西域作战需要不断的补给兵源、后勤需求,大概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如果后勤拖累,可能会延长至两年乃至以上。”
    李承乾看向火器监贾宝志:“开花弹和散弹储备如何?”
    贾宝志:“回禀圣人,开花弹储备一万两千枚、散弹三万五千枚。”
    李承乾看向苏定方:“现下储备足够你们三支主力军团的二十轮百炮齐射,野战尽量用散弹。兵部,后勤规划如何?”
    刘仁轨:“回禀圣人,根据现下的方案来看。维持六万大军的后勤,如果有充足的驮马,那么后勤需求大概在三万人即可。”
    “你报个马匹的需求数量。”
    刘仁轨:“是,臣预估最少需要六万匹驮马,为三万大军供给后勤。乃至,随着大军的作战距离增加,后续组建另外一支后勤部队来轮流交替,确保前线军需充足,也是必然的。”
    “六万屯田军外加十二万匹马,大唐现役军团的马匹数量都不过六万五千匹,你倒是给朕出了一个头疼的问题。”
    刘仁轨唯有作戢:“陛下,远征作战本就苦在后勤补给上,后勤开销基本比前线作战开销还要巨大,往往都是呈现翻倍的情况,乃至越来越远,更是有可能翻几倍。而且,此次西域作战,无法以战养战,搞不好还要反倒接济哪些地方。因此,臣建议六万屯田军和十二万匹驮马,也是考虑到了这些。”
    李承乾摆了摆手:“朕知道了。”
    李承乾也是打过仗的,也有一个数,刘仁轨实话实说,李承乾也找不到刘仁轨不对的地方。难题就在这里,后勤!如果只有一支后勤队伍还好说,三万屯田兵和六万匹驮马,李承乾想想法子还能凑出来,这尼玛六万屯田兵和十二万匹驮马,你让李承乾怎么准备?
    别说古代根本养不起十万骑兵!大唐如今在役的所有骑兵也就三万四千两百人,包括了羽林卫、镇国军、御骑军所有骑兵部队,就这都已经快要达到大唐如今的临界点了。而战马数量直接翻倍,乃至战马吃的比骑兵将士们都精贵,要有盐配着,人饿着都不会饿着战马!
    前线六万多张嘴巴,后勤就是十八万张嘴巴,合在一起二十多万张嘴巴,而且还是按月、季度来吃饭的,乃至十二万匹马吃的相当于二十四万人吃的,总的就是三十六万张不劳动的嘴,都要靠朝廷来养着他们。李承乾不是傻子,他打过仗,也有一个概念,打塞外比起打西域,简单太多了,因为塞外没多远,就在长城外,乃至还能以战养战。
    右仆射韦思谦:“圣人,不若调动东边的东部镇国军、东南镇国军、南部镇国军三个军团的所属九千骑兵部队如何?”
    刘仁轨一愣,随即开口道:“圣人,臣支持右仆射的这个法子。九千骑兵部队,有一万八千匹马,而且执行后勤运输任务的作战能力更强。若是可以,把东北、北部、西北三支镇国军的骑兵部队也调动起来,给他们每人再配备两匹驮马,划分为两个后勤补给队,就是一万八千后勤人员和七万两千匹马了。”
    这一瞬间,原本三十万张嘴,变成了十六万两千张嘴,成本立马减半。加上前线的六万张嘴,也就不到二十三万张嘴,这个成本立马就能够接受了。
    裴行俭点头:“陛下,臣也支持这个法子,俗话说得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时此刻便是倾尽我大唐全国三十六万儿郎的时刻。剩下两个镇国军的骑兵部队,还可以进行替换,轮班制的保证后勤。”
    大唐现役正规军是三五万五千人,算上军官一众,也不过三十六万人,大概在三十六万上下波动。
    李承乾也点头了:“好吧,左右也就只有这个方案比较容易接受了。这样吧,传旨给北域王和新罗,看看能不能凑出这八万匹马,再不济跟西南诸国打打交道。”
    没错,李承乾想的不是从国内凑齐这些东西。他想的是,怎么从别人身上找够这么多的东西。无它,承明朝特色罢了。这几年,塞外被李承乾压制的太狠了,人口锐减自然包括着马匹数量剧减,人都活不下去了,马还能活?因此,塞外肯定是凑不出这七万多匹马的。
    中书省主事马周开口道:“陛下,臣有一句话,不值当讲不当讲。”
    李承乾点头:“说吧。”
    马周:“西域如今大半为西突厥所占,他们会缺马吗?乃至,凡是突厥人,还可以作为奴隶,以此收拢人心,把突厥人的财物补充军需,反哺当地原住民。届时,有了人心基础,还减小了后勤压力,两全其美不是吗?”
    马周此言一出,众人皆愣。
    薛万彻情不自禁的来了一句:“天才!一语惊醒梦中人呐。”
    李承乾点头:“确实,若非马周提醒,朕都忘却了西域还有一个西突厥了。也算他突厥倒霉,东突厥都没了,西突厥也顺手一起送下去让他们一家团圆吧。”
    突厥兴起时,土门可汗弟室点密西征,役属西域铁勒各部、葛逻禄、拔悉密等诸部。室点密先是联合波斯消灭了白匈奴,以后又同拜占庭结盟,进攻波斯。
    583年东西突厥分裂,西突厥射匮可汗广开疆土,东起今山西到西海诸国都在他的统治之下,汗庭建在龟兹北面的三弥山。弟统叶护可汗把汗庭迁到石国(今乌兹别克塔什干)北面的千泉,派吐屯驻西域各国,收敛征赋,控制丝绸之路,极盛势力范围东起敦煌,西尽里海,这是西突厥最强盛的时期。贞观初年,统叶护被伯父所杀,西突厥内部变乱迭起,贵族争立。651年,阿史那贺鲁自立为沙钵罗可汗,建牙帐在双河(今新疆博乐、温泉一带)和千泉,总领十姓部落,控制西域各国,进攻唐朝的庭州等地。
    直至657年,唐朝派苏定方等征讨西域,俘获贺鲁,西突厥灭亡。但部分西突厥部落因不服唐朝的管制,举族西迁,尔后他们和他们的后裔继续活跃于西亚的历史舞台上。
    如今只能说,突厥命不好,遇到了蛮夷收割机李承乾。而且,此时此刻的苏定方才五十岁!苏定方原本死于667年,换言之苏定方此时身子骨还硬朗,正值巅峰时期!还有薛仁贵、薛万彻、裴行俭助阵,不知西突厥该如何应对?
    李承乾点头:“难题基本上都解决了,此次多亏马周,不想咱们这么多人都把西域如今的情况给忘却了,没联想到游牧对我军而言就是以战养战的绝佳对象。吏部,给马周记一笔,大功。”
    马周:“谢陛下!”
    李崇真:“臣遵旨。”
    说白了,别人眼里游牧是噩梦,在唐军眼里,游牧那可是‘老朋友’了,唐军提款机和最佳韭菜,非游牧莫属!
    李承乾:“正好,到时候在西域也推行奴隶制度,壮大经济,加速西域的财富积累,为西域纳入华夏版图提一提速。”
    “圣人英明!!——————”
    至此,西征的大纲就这么定下来了。五万四千羽林卫外加六千破阵军作为主力,后勤直接把八方镇国军的所属骑兵部队调集起来,同时朝塞外和新罗以及西南诸国收取保护费,不要白不要嘛。只不过,没这么迫切了,可有可无,有了赚了,没有记在本子上,以后有机会连本带利自己去拿就完了。
    随着两仪殿朝会的顺利闭幕,中央各部也开始纷纷下场。这一刻,大唐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也开始动了起来。羽林卫作为出征部队,紧急集结,进入战备状态,日夜训练。而八方镇国军,也纷纷开始调动麾下骑兵部队,陆续朝着长安集结。
    大唐边境上这动静,一瞬间令西边诸国都不安宁了。大唐已经消停了差不多两年了,此时此刻,边境上一批一批的近万骑兵大规模的被调动,换你,你能睡的安稳吗?在西南诸国眼里,这可不是小动静,西北、西部、西南三个军区,九千骑兵,外加一万八千战马都被调动,你说,这种大动静,距离边境近一些,晚上睡觉都不安稳,能不急吗?
    就在这动静起来没多久,诸国纷纷第一时间派遣使臣,提前前往大唐,准备先试探大唐朝廷的口风,顺道准备明年的进贡和朝拜。有一就有二,认爹而已,没啥可耻的,何况这个爹比自己强这么多!
    这尼玛九千骑兵,万一突然飞龙骑脸突在自己脸上,那还不得秒跪?!只要确保大唐的目标不是自己,大唐想咋滴就咋滴,哪怕李承乾要自己的老婆都行!而这情况,联立上面大唐要跟诸国要东西的事情,就窜起来了。哪有这么多巧合?不过是安排的巧妙罢了。
    按照原本的历史,贞观十三年高昌国归顺西突厥,阻隔了大唐与西域丝绸商路的贸易,伤害到了大唐的根本利益。贞观十四年,大唐发兵西征,高昌国王麴文泰直接惊惧至死!
    而还有一个大家广为流传的故事,那就是玄奘西行。注意,这是历史上真正的玄奘西行。玄奘在贞观二年上书请求二凤答应他去西方求取经书,但二凤没有答应,禁止他无故出国。玄奘抵达凉州,被当时的凉州都督李大亮给拦住了,多亏了当地的高僧惠威法师的帮助,才偷偷送玄奘出去,抵达了瓜州。乃至,后续玄奘还偷渡玉门关。
    高昌王鞠文泰热情款待了玄奘,奉他为上宾,“自出宫迎法师入后院坐一重阁宝帐中,拜问甚厚”。信仰佛教的麴文泰,希望长期留住玄奘,但是玄奘一心向西求法,鞠文泰软硬兼施不得,最后和玄奘结为兄弟,“任师求法”,还和玄奘约定等到玄奘归来之时,希望在高昌国居住三年。临行时,鞠文泰给玄奘准备了往来可用二十年的旅行之资。“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及绢等五百匹……给马三十匹手力二十五人……又以绫绢五百匹果味两车。”然后派人护送玄奘西行,“遣殿中侍御史欢信送至叶护可汗衙。又作二十四封书。通屈支等二十四国。每一封书附大绫一匹为信。”然后大哭送玄奘西行数十里。
    没错,这才是玄奘西行的真实故事。压根没有二凤给玄奘通关文牒这种事情,因为那时候大唐压根没必要理会和看重一群蛮夷的东西。架不住自家有信仰佛教的娃娃,偏要跑去把人家恒河水出产的东西带回国内。
    玄奘的西行之路,花费了十七年之久。期间,西域诸国,包括西突厥都对玄奘的西行之路帮助颇多,唯独没有大唐。是的,就是这么离谱。后来嘛,玄奘回来的时候,已经是贞观十九年了,就是645年,放在现在来看就是承明五年才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