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朝廷政策
作者:赵清樾   清穿之娘娘她是东北滴最新章节     
    直郡王原本就是带兵打仗的好手,之前兄弟里头只有他一个人摸到了军权。所以他主战,胤禛一点也不奇怪。
    不过这回十四也一直请命,说要出征。
    这让胤禛有点犯难。
    若说有经验有胆识,自然是大哥直郡王更强一些。不过十四到底是自己亲弟弟,又一力促成自己登基,维护自己,近日又越来越靠谱了,他这个当亲哥哥的,怎么也得支持一下自家弟弟。
    没准十四就是有这个军事天赋呢。
    但是带兵打仗也不是过家家,不是今儿这个主帅不成了,就换一个那么儿戏的。所以这事他还要再斟酌一下。
    胤禛想要听听长宁的意见。
    长宁对带兵打仗之事当然不懂了,不过她知道历史上十四爷有一个“大将军王”的称号,想来就算是交给他也没什么问题。
    “你心里已经有了决断了,十四爷年纪不小了,若是真想建功立业,给他个机会也未尝不可。”
    军权这事自然还是自己信得过的兄弟拿在手里更好。
    直郡王原本和胤禛的关系就一般,而且在军中也有不小的威望,大千岁最开始就是军中的那帮人喊出来的。所以胤禛有所提防也是正常的。
    那就说定了由十四带兵出征。
    既然决定了,那接下来就是如何布置战线,提供内需。西北那边有年羹尧和怡亲王,东南这里,就交给了十四和长兴。
    打仗是最消耗钱财的,胤禛接着实行摊丁入亩的国策。
    接下来国内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增加税收,毕竟钱袋子越鼓,这打胜仗的几率就越高。
    长宁提出太过重农抑商,也不利于税收。
    先前宋代,明朝时期,其实商业贸易已经发展得非常繁荣了,甚至于明朝时期还出现了不少帮工,雇佣工,她记得当年学历史的时候,老师还特意强调过这是资本主义萌芽。
    只可惜后来并没有发展起来。
    胤禛也知道明朝时期的繁华景象,不然何以大清要入关,来占领这锦绣河山呢?
    不过若是一味太过推崇商业,对国家稳定而言也没有好处,商人的流动性实在太大了。
    长宁原本想着干脆推行现代用的户口本和身份证。可是谁知大清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户籍制度,户口簿也有,也分本地户籍和外地户籍,户籍证明等等。
    她原本也不是在政府机关工作的,管理人员这方面也提不出太好的主意,只能把这些难题交给户部的官员。
    只要解决了人员流动性,稳定性的问题,再大力发展商业,就不会有太多太困难的问题了。
    再有就是重现丝绸之路的盛景。
    这步要等到年羹尧彻底打服准噶尔,再将蒙古尽数收服,才能安安稳稳发展边境贸易。
    说到蒙古,长宁笑着说:“孟古青来信了,听闻你成功登基,高兴得不行,说要邀请我们到乌珠穆沁去,或者她亲自来京城道贺。”
    孟古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胤禛原本就想以她为跳板,在蒙古和西藏新疆那边安排驻军,彻底拉拢统一。
    “没多久就是木兰秋弥了,到时候正好可以见面。”
    二人又聊了一会,胤禛将她搂在怀里,发现入宫也不过才三个月,她这身上清瘦了不少,原本腰上的软肉都下去了,有些心疼:“怎么回事,最近又瘦了?可是这宫里哪个嫔妃惹麻烦了,让你烦心?”
    长宁哭笑不得:“谁敢给我惹麻烦?不过就是乍然入宫,刚开始有些忙不过来,又有点苦夏罢了。再有就是天天早起,有点吃不消。”
    先前在王府里,长宁也没有定下规矩让后院的女人们天天来晨昏定省,日日请安,不过就是逢十来一次罢了。
    但是现在在皇宫里,尤其还是胤禛刚刚登基,正是要立威,定规矩的时候,长宁只好天天早起。
    先前养得身上骨头发懒,现在早起这段时间就有点嫌累。
    听到长宁的解释,胤禛也是哭笑不得,无奈宠溺道:“你瞧瞧你,先前最爱睡懒觉,现在何必自讨苦吃?不如还是像以往一样,让她们逢十逢五来一次就罢了。再或者,你就踏踏实实睡,让她们在外面等着。”
    最后一句就是玩笑话了,长宁白了他一眼,顺手就拧了拧他腰间的肉:“胡说八道,你怎么不好好睡,让上朝的大臣们等着?”
    胤禛拉过她的手,打趣道:“这不是为了你好?谁敢嘲笑咱们皇后娘娘?”
    “唉,皇后娘娘年老色衰了。”
    听着长宁阴阳怪调的话,胤禛更乐了:“又作怪,我比你大了好几岁,你还叫年老色衰,那我成什么了?”
    长宁捂着嘴偷笑:“你是万岁啊,成了话本子里头写的得道高人了。”
    两个人又嘻笑了一会子,才相拥睡去。
    第二日一早,承乾宫就坐满了来请安的嫔妃。
    大家都是老相识了,这么多年府里也没新人,入了宫也没有新的嫔妃,就这么两个人,倒着背都能看出来有谁没到。
    “懋妃怎么还没到?难不成封了妃,还真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了?就连给皇后娘娘请安都如此不谨慎?”谦妃刘氏自认为算是除了皇后之外的第一人,也开始抖起威风来了。
    她原本在府里还总是立着老好人的人设,谁知一朝封妃,也不善良了,也不宽容了,更不符合封号的“谦”字了,成天耍着主子娘娘的派头。
    她自认为谨小慎微这么多年,都已经成了妃位娘娘还忍什么?
    这满宫里,除了皇后娘娘有宠有子有地位,其余的没一个人能比得上她的。
    大家都是汉军旗,家里头都没什么依靠,细算下来,她阿玛的官位在嫔妃里头还算是出类拔萃的。
    唯一能跟她一比的,就是封了妃的宋氏。
    宋氏比她多个女儿,但是大公主现如今玉牒上早就记了乌拉那拉氏为生母,细算下来,她也不算有个女儿。
    所以她肯定是皇后之下第一人了,那就有管教嫔妃的义务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