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三寸之舌(二)
作者:一梦恍惚   穿越之偷天换日最新章节     
    ……
    厢房内,与杨云想象的不一样,本以为这是皇帝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来的地方,与最爱之人幽会的场所,这里必定别有洞天,弄得如嫦娥宫阙。
    进来后只瞥了两眼,屋内装饰极简,一股淡淡的香气沁人心脾,四壁挂满了书画,一只极考究雅致的古琴摆放在屋子的西角,几只凳子一张桌子,再有就是洁白朦胧的纱帐和睡床。
    看得出来,这位丽春楼的头牌以及让皇帝都深深迷恋的人,其实是个极简之人,并不奢华,也许到了一定境界的人,反而更崇尚简单与返璞归真。
    “公子从边境阳谷县远道而来这汴京,天子乃九五之尊,久居深宫,天下能见之者,非朝廷重臣干将,宫廷亲眷侍卫,普通之人又有几人能有幸一睹天颜?
    况且这里是丽春楼,风月场所,天子乃一国之君又怎么会来这种地方,公子何以断定刚才与贱婢一同下楼的男子便是当今皇上……?”
    杨云又哪能说自己是从后世穿越而来,从后世的史书上知道这皇帝与你李师师有故事,只得换个方式答道:“在下虽为一介秀才,蒙阳谷县县令厚爱恬为阳谷县师爷,受阳谷县县爷委托,特来这汴京告知边关之事。
    阳谷范县爷曾在朝廷做过御使,有面见过天子的,听县爷议论朝廷人物,有说过当今圣上样貌,在下记得一二。
    路途之中,又巧遇到宫中四品带刀侍卫刘琦刘将军奉旨秘巡边关,也听刘将军讲过天子的风采。
    刚才我见与小姐同下楼的那男子,气势非同一般,顷刻之间手下便能召来一批护卫,是以在下有个大胆的推测,那人是当今天子……。”
    李师师听他说遇到过刘琦,还知道皇帝身边的宫中四品带刀侍卫刘琦,看来这人多少还是有些可信的,一颗警戒的心便稍微放松下来:“
    原来公子是阳谷县师爷。凭两位大人的描述,便可断定来青楼的这男子便是当今皇上了,普天之下,怕是也只有公子敢这般匪夷所思。
    搁在旁人,即便是十有八九认定来青楼的某个人像皇帝,可也不敢轻易乱说,更不敢相信那真的是皇帝的。
    古往今来,天子逛青楼实属少见,像我们这种青楼之女,微贱的很,天子幸驾,这是几世也修不来的,当永感天子恩泽。
    哎,只是如此以来,我们原本的生活被打乱了,烦恼也就来了……。”
    显然,刚才的话起效了,杨云听她娓娓而谈,对天子来访,时而自豪又时而颇感伤感与烦恼,温柔中竟带着一丝眷念与犹疑不定来。
    看得出来,她对天子倒是有真情的,只是或许迫于身份的问题,对这一段关系却极为困惑与苦恼。
    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段缘。杨云忍不住道:“风尘出奇女,小姐切不可轻溅自己的身份。
    小姐当知隋末红拂夜奔的事吧,想那红拂原本也是一歌妓,却从不轻贱自己的身份,遇到真爱,大胆示爱,与还未成为大将军的李靖私奔,被后人传为一段佳话。
    小姐与那红拂是同类人,都是人间的奇女子。人生之事都是冥冥中安排好了的,当今皇上雅行高操,多才多情,非一般帝王能比,皇上能对小姐痴痴念念,小姐必定与宫中的嫔妃自有与众不同之处。
    小姐只扪心自问,自己到底爱不爱圣上,若是爱,便满心欢喜大胆地去爱就好了,至于别的就不必去多想,因为多想也无用,珍惜好眼前的每一次缘分就行了,至于是得是失,未来会是什么样子,那最好就交给天意得了。”
    李师师不料这人年纪轻轻,竟对人生看的如此通透,如此豁达,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一席话正点醒了自己整日患得患失矛盾重重的心。
    她微微笑道:“公子一席话,令小女子醍醐灌顶,小女子记下了,万分感谢。
    只是公子来这汴京,是为国家大事而来。青楼之中,只谈风月不谈其他,更不谈国事。
    小女子两岁时父亲坐牢身亡,母亲染病将小女子寄养在寺院,不久母亲也病亡,小女子在寺院中长到四岁,又被青楼妈妈买走,等到六七岁时学习各种礼节营生之术,十三岁时便出道接客。
    至如今阅人无数,要小女子发自肺腑而言,人其实是丑陋的,人世是不值得过多留恋与干涉的。
    多少达官显贵多少才子名士谈及的大事,所谓的经邦济世、造福天下,在小女子看来,太多的人其实都是打着好听的说词实则来争权夺利,谋取私利满足自己的欲望。
    小女子在寺院中长大,至今仍信佛,取名师师而非诗诗,便是因为红尘中人称佛门子弟为师的缘故。小女子一直深信,天下的人,祸福都是他们自己造业的业力所致,别人是拯救不了的。
    多少佳公子慷慨激昂,要考取功名,建功立业,以拯救天下苍生,造福一方百姓为使命,在小女子看来,不过是痴人迷梦,醉在了一场梦里。
    实不相瞒,天听之人来这丽春楼,小女子也只与他谈诗词歌赋谈乐器,从不谈及国家间的大事,也从不问天听之人朝廷上的事。
    公子说为国家大事而来,公子是边境县中师爷,其实多少也算得上官府中的人,这种朝廷的事情,公子怎么不去官府……?”
    杨云讪然一笑道:“实不相瞒师师小姐,来这汴京城前,刘琦将军曾告诉过在下,边境之事,来了这汴京当立即告知光禄大夫马植大人,然后再由马植大人面奏皇上,定会万无一失。
    在下一来到汴京城,就按照刘琦将军告知的地址马不停蹄地寻马大人,谁知上个月汴京大火烧了朱紫坊,马大人的府邸也烧了,大人搬于何处了,不得而知。
    这不寻马大人无果,只好在街上闲逛。杨某逛着逛着,在一个算卦摊前,看到一个衣着华贵之人带着带一个佣人在摊前算命。杨某被这人吸引,便一直跟着这人,哪曾想这人后来进了这怡云楼。
    这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杨某综合断定这人是当今皇上,本想上前跪奏边关之事,哪曾想只一犹豫间,皇上便离开了这怡云楼。
    杨某眼见皇上是与师师小姐一同下楼的,师师小姐与皇上甚熟,既然如此,那错过了直面面呈圣上的机会,那就只能劳求师师小姐了。
    寻马植大人无果,这里冥冥中能碰上师师小姐与皇上,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杨云只好趁热打铁,将前因后果、自己的想法娓娓道出来,其实就你李师师一句话的事情,金国皇帝驾崩的消息很快就能传到皇帝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