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玉珠后面想起来,她是不必这样小心的。毕竟姨母是疼惜她,表哥表姐也早已订下了好人家,她影响不了他们。
而且表哥表姐也对她很是爱护,怜惜她自幼失去双亲,待她如嫡亲妹妹。
想到这里,玉珠险些想落泪,她上一世双亲去的早,加上受灾后恍恍惚惚一段时间。再后来到了京城后,知道姨母在侯府尴尬的处境,性子也跟着怯弱了起来。
说得好听一些,便是娴静。说得难听一些,便是有些登不得大雅之堂。
好在姨母不嫌弃,只心疼她遭逢这样的大难。到京城后便是放在身边院子,日日拉着问好,给月钱体己,敲打她院子的奴仆。
就这样,自己跟在身边姨母长大,吃穿用度比着一般官家女子还好些。
长大后婚事也幸亏照拂,可以说姨母便是她的第二个生身母亲。
虽然待她终归比不上自己得亲生子女,但玉珠心中已然感激不尽了。
王嬷嬷见身后的玉珠没有吱声,也没有管,继续自顾自的念叨,心中却有些焦急起来。
玉珠自那日灾民闯进了赵宅,好像被吓到了,整日迷迷糊糊的,说话也少,好在还能每日照常吃些饭食。
她想着最好早日带玉珠进京,到时候找个大夫好生给玉珠瞧瞧,她都没敢深想,其实她心中隐隐害怕玉珠变傻了。
心里虽然焦急,面上却不表露半分,王嬷嬷小心的端起煮好的面糊,便转身向一旁的玉珠走去。
这是王嬷嬷在赵宅出事后第三天,回宅子里找到的吃食,一小袋子面粉。拿回来后马不停蹄的找地方偷偷蒸了馒头。
那时王嬷嬷和玉珠二人已经整整饿了两三天,只些树根草皮果腹。闻到馒头的香味,便犹如久旱逢甘霖,两人只感觉前所未有的满足。
玉珠当时虽然人还处于昏昏沉沉的状态,但是依着人类对食物渴望的本能,还是一个人吃了两个。
因着现在冰天雪地,馒头放两个月也不会坏,所以王嬷嬷多蒸了些。
在逃难路上,放点雪进锅里,等水开了,再将冻硬的馒头放进去,这就是她们二人每日的吃食。
这样的吃食也不多,王嬷嬷都先供着玉珠吃饱。
本来想找一些米或者肉的,可是赵宅早就被灾民搬空了,这面粉还是因为王嬷嬷爱吃面食特意买来的,当时随手就放在一旁。
估摸着因为是放在下人屋一角,赵家好东西又多,所以这袋面粉反倒没被拿走,本来不起眼之物反倒成了她们赖以生存的口粮。
想到这里,王嬷嬷轻叹一声,便放下碗准备自己也坐下喂玉珠。
“嬷嬷。”略带稚气的声音传来。
王嬷嬷刚刚一直在忙活和想事情,没注意玉珠,这时听到声音,才惊觉有些反常。
玉珠最近都迷迷糊糊的,声音也好似生病一般,弱弱的可怜极了。
可是现在这声音,却仿佛回到往日赵家还没出事时,她惊讶的抬头,对上了玉珠的眼睛。里面澄澈一片,不再似前些日子迷蒙的模样。
“娇娇。”王嬷嬷语气激动却又带着小心翼翼,生怕玉珠想起什么又不欢喜。
“嬷嬷,今日也是吃面糊吗?”玉珠音色清脆的问道。
“哎!”
王嬷嬷欢喜的应着,连忙端起放在一旁的面糊,小心的递给玉珠。
“娇娇,小心烫。”
可能因为睡饱了觉,玉珠平日白净的面容染上了胭脂一般,粉扑扑的,看着便是个在家中极为受宠的小娘子。看她小口小口喝着面糊,王嬷嬷终于放下心来,只要玉珠没事便好。
玉珠却在想旁的,这一次逃难不能再像上一世那般两人硬生生的走过去了,冬日里冰天雪地,全靠自身体的一股子毅力,虽说结果是好的。但是相应的,也把身子冻坏了。
可是如果不走过去,直接留在这边等开春吗?那二人这几个月的吃食怎么办?
玉珠低头想着事,口中的面糊没滋没味,但她饿得慌,所以看着也吃得极为香甜。
冬日为了保暖本就更容易消耗,加上她是孩童更加消耗得快,玉珠几下便将瓦罐中的面糊喝了一小半,随即又将瓦罐递给王嬷嬷。
王嬷嬷看着瓦罐中大半的食物,眼眶不觉间便热了起来,她计划着去京城路途遥远,而且她们的吃食本就不多,今岁本就是遭逢大灾,路上不知道还能不能买到米面之类的。
所以她就煮了一个馒头,本来按照玉珠平日的饭量,她一个人能吃大半的,可是现在却知道省着给她吃,懂事的让人心疼。
正准备将面糊递过去让玉珠多吃些,耳边却传来了推门的声音。
玉珠和王嬷嬷二人齐齐将头转了过去,有些紧张的看着那扇破门。
这是王嬷嬷昨日找到的借宿之地,山间里的一间破庙,里面四处漏风,一看就是早已经荒芜了。
但好歹有片瓦遮头,又能生火,王嬷嬷细致的将一些漏风的地方用东西堵住,比外头不知好上多少。
这样的大雪天气,如果晚上没找到住宿的地方,很有可能第二天人便冻死过去了。
所以这时二人都有些着急,如果来的是老弱妇孺还好些。就怕来的是一些歹人,到时不仅将她们赶出去,还抢她们的吃食,甚至见她们二人是妇孺还就地砍杀了。
王嬷嬷有些紧张的抓起一旁粗壮的木棍,这是她逃难路上每日都需要用到的,用以探测前面的路会不会有坑。
玉珠也焦急的看着旁边有没有趁手的物件。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的惊慌。
来不及多想,随着而来的,是一旁陈旧的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的声音。